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及在其引导下压迫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5例动脉穿刺术后穿刺部位发现肿块,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假性动脉瘤,随后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结果35例假性动脉瘤中31例在超声引导下压迫20~60min,修复成功;4例压迫40min,仍可见分流,放弃治疗。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是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诊断准确实用的方法;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安全高效,是治疗方法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查创伤性肢体假性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高频线阵探头对16例(17个)肢体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检查,并与血管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6例17个肢体假性动脉瘤首先经超声检查诊断,所有病例假性动脉瘤体内均有红蓝相间的“来和去”特征性彩色血流图像,6例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与超声诊断完全相符。诊断符合率为100%。11例手术切除,其中10例与超声检查结果相符,其中一例合并桡动脉漏超声未能检出。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创伤性肢体假性动脉瘤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2例经皮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触及搏动性肿块的患者采用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声像图进行总结分析,在超声引导下压迫及注射治疗。结果本组22例假性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临床符合率100%(22/22),18例经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后瘤腔闭合,3例经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治愈率95%(21/22),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医源性假性动脉瘤首选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假性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并比较超声诊断与手术及CTA结果。结果:12例均行超声检查且经CTA证实,超声诊断准确率为100%,其中外科手术治疗4例,保守加压治疗6例,超声引导下注入抗凝剂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于病变段血管旁见一搏动性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周边为薄厚不均的血肿,彩色多普勒超声囊性部分内可见红蓝相间的涡流血流信号,其旁可见一破口与相邻动脉相通,频谱多普勒于动脉破口处测及双期双向血流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假性动脉瘤的诊断具有特征性,且准确率高、无创伤性,是假性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压迫修复股动脉穿刺术后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股动脉穿刺术后假性动脉瘤24例。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监测下,利用探头行持续加压修复。结果:23例假性动脉瘤一次性压迫修复成功,治愈率9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下加压治疗股动脉穿刺术后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安全的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假性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动脉造影/手术证实的四肢假性动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31例在受损动脉旁探及搏动性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囊壁无正常动脉壁的3层结构。囊腔内可见五色镶嵌或红、蓝各半血流信号。囊腔通过破口与受损动脉相通,在破口处探及高速“双向双期”血流频谱。压迫病变近端动脉时囊瘤变小、彩色血流信号减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准确、简便、无创,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断及监测疗效的价值。方法: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7例,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后30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7例,所有患者都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超声监控下,探头垂直加压压迫假性动脉瘤通道或破口直至内无血流通过。压迫失败后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24h、1个月后复查超声。结果:37例中有27例一次性压迫2h后假性动脉瘤瘤腔闭合;6例一次压迫2h后超声显示瘤腔明显变小,动脉与瘤腔仍有少许血流相通,再次压迫2h后瘤腔闭合;4例压迫2次失败后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其中3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例经验不足失败。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准确、简便、无创。且可在超声引导下行安全无创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诊断医源性损伤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动脉穿刺术后出现的假性动脉瘤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均达100%.结论:彩色超声对医源性损伤性假性动脉瘤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假性动脉瘤主要由外伤、动脉硬化或医源性等因素所致,随着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及时、正确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临床工作大有帮助。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彩超)对2008年3月-2010年12月间由医源性因素引起的28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表现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在我院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的2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临床表现:25例患者中出现搏动性腹部包块18例,5例存在消化道不适症状,2例因剧烈腹部疼痛就诊;2)病理分类:本组25例腹主动脉瘤患者中真性动脉瘤12例,假性动脉瘤5例,夹层动脉瘤8例;3)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在12例真性动脉瘤患者中瘤壁附有血栓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准确地诊断腹主动脉瘤,而且还被用于临床病例的动态观察,具有价格低廉、准确和重复性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超声指导加压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宇彤  孙瑛  朱永胜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5):518-519,F0004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下加压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42(男28,女14)例,年龄33~78(56±7)岁。根据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以股动脉和假性动脉瘤之间的交通口为中心,沿动脉长轴方向持续手法加压至假性动脉瘤内血流消失,间断放松。结果 95.2%患者(40/42)加压治疗10~30(19±5)min后,假性动脉瘤闭合,分别在2d、3w后复查,均未见复发。早期1例加压20min后,瘤腔部分闭合,但交通口仍有分流,放弃治疗;另1例加压17min后闭合,2d后复查瘤腔内血凝块部分溶解,交通口又见窄束分流,再次加压8min后闭塞,后多次复查未见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指导加压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随着对老年和病情较重病人进行的复杂的有创检查及介入治疗数量的增多,股动脉导管插入术的局部并发症,如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和动脉闭塞已较常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有助于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的诊断。治疗方法通常选择外科手术,但现在大多数的假性动脉瘤和不少动静脉瘘可以通过超声引导下的压迫方法进行治疗。虽然随访观察直到动脉瘤自然闭塞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手段,然而致命的假性动脉瘤破裂、抗凝治疗及病人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三维Hyaline成像对子宫假性动脉瘤(UAP)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3月—2021年5月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三维Hyaline玉影成像诊断UAP患者7例,其中1例经MRI证实,6例经MRI及子宫动脉造影证实,观察瘤体的大小及形态,获得瘤腔立体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14.
假性动脉瘤多发于四肢动脉干,常因刺伤,枪弹穿透伤所致。本病发病率极低,现将我们近10年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经CT、DSA及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收集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因股动脉穿刺引发的假性动脉瘤19例及因针灸、按摩引发的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尺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共计35例,均为医原性。我们对这35例病例加以分析与探讨。使用仪器:惠普2DM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2M H z,彩色频率5M H z,患者均采用平卧位检查。35例假性动脉瘤中经股动脉穿刺发生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9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43岁~75岁,平均年龄60岁。因针灸、按摩发生的胫后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及尺动脉假性动脉瘤8例,共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31岁~54岁,平均年龄43岁。假性动脉瘤超声…  相似文献   

16.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假性动脉瘤主要由外伤、动脉硬化或医源性等因素所致。可发生于股动脉、动脉、腹主动脉、颈总动脉、肝动脉等。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增大的搏动肿块。本文总结了 10例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表现 ,旨在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病的临床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假性动脉瘤患者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4~ 6 2岁 ,平均 30岁。其中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4例 ,动脉、尺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降主动脉及肠系膜动脉假性动脉瘤各 1例。 4例患者有外伤史、2例有股动脉造影史 ,其余 4例无明确病因。 10例患者有 6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治老年患者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超声诊断42例老年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首先在超声引导下压迫假性动脉瘤直至瘤腔内无血流;压迫失败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封堵方法治疗。结果超声引导下压迫方法成功率为23.8%(10/42),超声引导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封堵方法成功率为100%(32/32)。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瘤腔内注射凝血酶封堵方法治疗假性动脉瘤具有操作省时简便、临床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患者痛苦少等优点,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股动脉穿刺术是介入治疗的最基本的技术,随着介入治疗的普及,出现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这其中最常见的是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大多数患者可通过临床分析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另外少部分患者较难明确诊断,易误诊为单纯性血肿,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本研究收集我院近3年因股动脉穿刺出现腹股沟区肿块患者28例,综合彩超及超声造影检查技术,试提高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9.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治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IFPSA)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介入性诊断治疗的并发症之一。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介入术后IFPSA的发生呈增多趋势。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诊治IFPSA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6例患者因行股动脉穿刺于术后2~5 d发生6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下通过瘤腔内注射凝血酶进行治疗,治疗后即刻超声复查,并定期随访.结果:4例患者4处假性动脉瘤一次性注射凝血酶300~500 U后瘤腔即刻闭合,随访10~90 d,假性动脉瘤无复发.2例患者2处假性动脉瘤瘤体较大,第1次注射后于第3 d复发,行第2次注射后,假性动脉瘤无复发.其中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肢体栓塞临床表现,经观察后肢体栓塞临床表现消失,未特殊处理.6例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等并发症.结论: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一种创伤小、有效、安全的方法,但操作时需注意瘤体的大小及凝血酶的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