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需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及方法,或者依据工程建设的需求,将多种技术有效结合,以使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顺利进行,从而有效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进而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人员,应对城市地下管廊的各类施工技术有明确的掌握,了解各项技术的优势以及劣势,并将不同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进行合理的运用,有效提升工程质量.从3方面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关键技术,包括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和设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关键技术分析、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实施极大程度促进了城市文明建设,美化城市环境。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阐述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包括模板搭设、混凝土施工、模板拆除等方面,促进了城市地下管廊应用技术进一步推广,为类似管廊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推进BIM技术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南宁市作为试点城市之一,积极响应住房城乡建设部号召,就南宁市地下综合管廊全生命周期BIM信息化管理展开联合研究与应用。集成BIM技术、GIS技术和IOT技术联合研发了南宁市地下综合管廊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南宁市管廊工程的信息化规划、参数化设计、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和智慧化运维的目标,大大提高了该市管廊工程的管理效率,缩减了工程成本的开支,并为以后BIM前沿科技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本文针对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特性,从规划、设计、施工、运维4个阶段基于BIM技术探讨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的应用,同时充分体现了BIM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5.
董迎健 《市政技术》2020,(6):234-236
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明确应用绿色施工技术重要意义,探讨综合管廊循环水喷淋养护系统、综合管廊组合式支架、综合管廊墙孔洞橡皮塞封堵技术、定型化盘扣式脚手架、组合式支护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环境保护控制措施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同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中应用绿色施工技术,符合当前工程建设绿色施工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能够实现环境保护理念与实际施工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6.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已经颁布实施近4年,结合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高质量建设的要求,应及时总结工程经验,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规定。  相似文献   

7.
《市政技术》2017,(6):133-136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埋设于地下供各种公共管线敷设的隧道或沟道,能够有效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美化城市。结合温州市七都岛电力综合管廊工程介绍了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与传统管线布置的优势在于后期的检修维护与管理,这对地下管廊后期运维的要求比较高。GIS技术作为运维管理平台的核心技术,对城市地下管廊运营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以南宁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平台为例,论述了管廊的GIS建模、GIS数据库参数确立,并详述了基于GIS技术的管廊运维平台搭建,展现了管廊的GIS技术综合应用,为GIS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地下综合管廊领域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2015年8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在继续做好试点工程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全面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2015年5月发布的《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能有效指导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但在实际建设工程中依然有大量的具体问题需要思考,如综合管廊所在道路下管位横断面的布置方式;综合管廊与轨道协同建设的可能性;如何充分发挥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作用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解析,旨在为综合管廊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7,(Z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对于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集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规划建设已刻不容缓。文章在"城市双修"的背景下,从规划层面探讨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编制的重点内容,以及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过程中需要协调的相关关系,制定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着力为今后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编制提供科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结合近10年来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用实践与研究,本文总结了钢筋混凝土与钢制两种不同材质的综合管廊的结构形式及其适用性,并对明挖现浇法、明挖预制装配法、暗挖法等3种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常规施工技术及其难点进行了比较。基于新型施工装备,进一步分析了双模掘进机预制拼装、移动护盾机预制拼装、U型盾构预制拼装等国内已研制成功的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新型施工技术。最后,从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角度,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方面存在的重点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要求,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全面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9年多来,全国进行了一系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探索。从全国36个大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和中央国家机关三里河9号院地下综合管廊示范工程的规划、建设、运维情况看,管廊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管廊规划、建设审批法规不健全,目前完工及在建管廊都无法办理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相似文献   

13.
唐兰 《城乡建设》2023,(14):72-77
<正>在推进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运行维护过程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探讨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修订研究工作中,以建设经济、适用、集约、高效的综合管廊为主要指导思想,优化完善综合管廊的规划编制方法、规划技术路线和重点规划内容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造技术存在多样性,尤其是基于绿色建造理念的综合管廊结构设计、施工方面。阐述可应用于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的适用性分析以及具有代表性综合管廊工程概况,给出了国内综合管廊建设的技术指标记录,同时对综合管廊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综合管廊能够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效率,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传统的明挖法满足不了在复杂的环境下的施工要求。随着盾构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该技术在综合管廊的建设中也日趋普遍。结合广州某综合管廊的工程实例,从盾构法应对复杂地质的技术难点、地面沉降的控制等方面阐述了盾构法在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指导各地进一步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并于近日印发。《导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7.
地下综合管廊是现代城市运转的"生命线",其工程建设除应满足平时使用功能外,尚需适度考虑战时的防护要求。当前我国关于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建设的相关规范标准尚未出台,相关技术与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总结了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建设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从基本要求、建筑布局、结构防护和平战转换4个方面,介绍了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建设的设计要点,提出"满足平时使用为基础,兼顾战时防护为目标,增加造价最小为前提"的防护设计原则。该研究结果可为地下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综合管廊断面型式选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综合管廊的断面型式是影响管廊造价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工程实例,从技术和造价方面分析综合管廊断面型式,提出综合管廊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管廊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全面推广,国家也推出多个城市作为综合管廊建设的试点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防水施工是综合管廊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平潭综合实验区滨湖路工程,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施工的原则、要点和成品保护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指导各地进一步提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编制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并于近日印发。《导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编制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