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狼疮性肾炎诊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几乎所有的SLE患者在病程中均可出现肾脏受累,而肾功能衰竭则是导致SLE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将近年来LN的诊治研究新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论狼疮性肾炎的全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ro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隆疾病。我国SLE患病率高于西方国家,约为7例/1万人。而美国、新加坡等地华裔人群患病率亦高。上海市普查结果发现,SLE占女,隆总数的0.11%。狠疮性肾炎(LupusNephritisLN)是SL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内脏损害.约67/SLE患者有LN的临床表现,若作肾活检。几乎均有肾损害。LN确诊后,约有20%的患者于10年内发展至肾衰,可见其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加强狼疮,吐肾炎的全科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诊断标准及病情活动性判断SLE的诊…  相似文献   

3.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并且比较严重的并发症,40%-80%SLE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临床表现.根据有关肾活检的报告统计,SLE患者的肾脏受累率几乎为100%.LN作为最常见的继发性肾炎,由其导致的终末期肾衰则是SLE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因此LN的治疗效果严重关乎SLE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多脏器。根据肾脏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病理和电镜检查,发现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可出现肾脏受累。因此,狼疮性肾炎(LN)是SLE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也是决定SLE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SLE预后的关键因素。目前LN的治疗仍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基础。近年来,尽管LN的治疗明显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常规治疗无效或反应不佳,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目前LN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挑战。该文就难治性LN治疗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会杰  陈莉  施丽  周英姿 《吉林医学》2010,31(19):3179-318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LN)是SLE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为SLE的主要死亡原因,至少50%以上的SLE患者临床上有肾脏受累的证据。传统的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近年来应用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如霉酚酸酯(MbfF)、来氟米特(LEF)等药物,均使LN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也带来了多种不良反应,降低了LN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导致药物疗效下降。因此,对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变得日益重要。现将我院接受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的217例LN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病变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方法对53例LN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61例无肾炎病变的SLE患者对照。结果LN患者占同期住院患者的46.5%。与无肾炎病变的SIE患者作对照,其发病年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两组性别和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室指标对比显示。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在LN组有较高的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发病年龄小,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aCL和ANCA阳性是SLE易并发肾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的关系,为研究SLE的免疫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为SLE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5例SLE患者(狼疮性肾炎组和不伴狼疮性肾炎组)和正常对照组20例外周血中Th1和Th2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分泌情况。结果:(1)狼疮性肾炎(LN)患者Th1及Th1/Th2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2)不伴有LN的SLE患者Th1较对照组降低(P〈0.05)。(3)LN患者Th1及Th1/Th2比值较不伴有LN的SLE患者明显升高(P〈0.01)。结论:伴有LN的SLE患者Th1细胞功能亢进,具有Th1优势。不伴有LN的SLE是一种Th2细胞相对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SLE‐LN)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离情况,为感染患者提供诊治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4年该院诊断为SLE与SLE‐LN的住院患者380例,其中SLE‐LN患者96例。用常规方法进行细菌接种、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SPSS19.0和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与药敏分析。结果SLE和SLE‐LN患者尿路感染者分别占25.0%和27.1%,血流感染者分别占8.1%和10.4%,皮肤组织感染者分别占12.0%和8.3%。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SLE患者中占25.53%,SLE‐LN患者中占30.21%,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3.42%和14.54%。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在SLE患者中占11.58%,SLE‐LN患者中占11.46%。69.79%的SLE患者、66.67%的SLE‐LN患者尿液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高于常规尿培养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率(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于66%,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89.6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3.09%)。SLE‐LN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均高于SLE患者。结论SLE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较高,临床可选用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治疗SLE患者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典型的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瘸,最常见肾脏损害足引起狼疮性肾炎(1upus nephritiS,LN)。LN足儿童期常址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儿童期肾功能小个的原因之一。儿奄忠狼疮性肾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仃l火兄妹同患狼疮性肾炎,国内义献鲜仃报道。我院收治1例外篇心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多系统受累和血清中出现自身抗体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LN)是SLE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首要原因.目前西医治疗LN仍是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基本用药,但毒副作用明显,且停药后易反复.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L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LN)是SLE最常见的肾损害,目前感染、肾功衰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死因,除了肾功能衰竭与疾病活动相关外,其他皆与免疫抑制剂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的大剂量、长期应用有密切关系。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肾炎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联合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LN患者89例)和9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免疫荧光法来测定ANA。采用散射比浊法来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在304例SLE患者中,ANA阳性率为94.38%,与健康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与非LN组的ANA核型都是以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为主,这2种核型在LN组中占85.40%,在非LN组中占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增高,而补体水平均降低,与健康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核抗体、免疫球蛋白和补体联合检测在LN的临床诊断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环磷酰胺与霉酚酸酯治疗狼疮肾炎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蓉  李向培 《安徽医学》2010,31(6):704-70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以全身免疫异常而致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疾病。病理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迄今为止,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其发病依赖于环境、性激素以及遗传因素的综合作用。SLE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肾脏是SLE最常见的受累器官,又称为狼疮肾炎(1upusnephritis,LN)。如不加干预治疗多数患者最终进入肾衰竭状态,是影响SLE远期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相似文献   

15.
马疫锥虫dsDNA诱导小鼠狼疮样肾脏损害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常见的内脏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大量临床研究表明,抗dsDNA抗体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十分密切,抗dsDNA抗体滴度高者,肾脏损害较重且预后较差。目前,对dsDNA和dsDNA抗体如何参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马疫锥虫的细胞核与动基体中存在不含有任何组蛋白的纯dsDNA,  相似文献   

16.
来氟米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是最常累及的脏器之一,狼疮性肾炎(LN)是SLE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许多临床研究发现,联合免疫抑制治疗LN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激素治疗,由于环磷酰胺冲击疗法不良反应大,霉酚酯价格昂贵,不适合于大多数患者,来氟米特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较好的安全性,且价格适中,本文观察来氟米特治疗20例LN患者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matosus,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脏器.SLE引起的肾脏病变称为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LN是SLE的重要临床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临床表现为多系统损害,肾脏受损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危害也最大,狼疮性肾炎(LN)发生率与SLE病程长短有关,SLE患者如不在早期死于肾外疾患,绝大多数最终都会发生LN。传统治疗LN的药物是激素,但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用细胞毒药物治疗为主,特别是用环磷酰胺(CTX)作间歇冲击治疗较单纯用激素者疗效好得多^[2]。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成功地为22例LN患者完成了8~13个疗程的CTX冲击治疗并使病情得到缓解。现将我们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业已证实,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常累及的病变,同时SLE的预后与肾脏受累和并发感染的程度密切相关。LN患者常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大量丢失蛋白及肾功能恶化,加之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其感染率明显增高。现笔者对近年来收治的LN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5LE)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内脏损害,约50%-9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LN的临床表现,肾活检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LN易并发感染,病情变化及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反应除与LN的病理类型有关外,与感染密切相关。感染是引起病情复发、加重,导致治疗失败和死亡重要原因,而下呼吸道是LN患者发生感染的最常见部位。因此,做好LN并发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