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莫然 《浙江化工》2006,37(2):38-39
尽管我国石化行业在许多领域及品种上与先进国家尚有差;距,然而硝基氯化苯却显现强势。2005年国内硝基氯化苯产能已经达到了46.5万t,比2004年提高了16.2%,是1990年国内总产能的近6倍,其生产装置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硝基氯化苯生产国和供应国,形成较强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2.
《医药化工》2006,(3):48-48
尽管我国石化行业在许多领域及品种上与先进国家尚有差距,然而硝基氯化幕却显现强势.2005年国内硝基氯化苯产能已经达到了46.5万t,比2004年提高了16.2%,是1990年国内总产能的近6倍,其生产装置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硝基氯化苯生产国和供应国,形成较强发展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硝基氯化苯是农药重要的中间体。截至2009年12月底,我国硝基氯化苯总生产能力达到58万吨,全年装置平均开工率为65.5%,产量为39万吨,与2008年相比略有增加。目前全球硝基氯化苯生产能力约为82万吨,而我国占70%左右,仅中石化  相似文献   

4.
《煤化工》2013,(2):3-3
截止2012年底,国内303家甲醇企业总产能达5149.1万t,同比增长10.2%;其中,新增产能566.5万t,扣除被淘汰产能89万t,全年净增产能477.5万t。2012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3129万t,同比增长18.6%;装置开工率达60.8%.同比提高4.3%;累计进口甲醇500.11万t,累计出口甲醇6.73万t,全年表观消费量3622万t,同比增长13.3%,甲醇自给率达86.2%。预计2013年甲醇总产能5600万t,总需求约4000万t,装置开工率预计达到61.5%。  相似文献   

5.
对硝基氯化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橡胶,染料,农药,医药等行业之中,目前我国对硝基氯化苯的消费结构为:橡胶加工助剂占35%,染料占21%,农药占11%,医药工业占10%,其它方面的消费占23%,目前我国约有对硝基氯化苯生产企业10多家,年产量在1000t以上的企业有10家,5000t/a以上的企业有6家,2万t/a以上规模的企业有2家,南京化工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产厂家,产量达到2.8万t/a左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8.3%,其次为安徽八一化工集团公司,产量2.32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24.1%。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乙醇胺生产现状与市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全球乙醇胺产能为136.7万t/a,总产量为121万t,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89%。产能分布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亚太地区,分别占全球总产能的51%、24%和16%。1999~2005年全球乙醇胺产能年均增长率约为5%。  相似文献   

7.
Notch咨询集团预计,全球炭黑需求量年均增长率为3.5%,2010年将达到1010万t。在连续几年的供过于求后,炭黑供需已接近平衡。2004年全球炭黑产能增加37.5万t/a,达到950万t/a,抵消了欧洲和澳大利亚几套装置停产的影响。2004年炭黑装置开工率比2003年低2%,约为86%。预计2005年有17.5万t/a新产能投产。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国丁/辛醇产能有了较大辐度的提升,2007年丁醇及辛醇产能分别为38.5万t/a和52.1万t/a,产量分别为37.36万t和57.18万t,装置开工率在90%以上,同比分别增长7.4%和16.4%,总产量同比增长12.8%。  相似文献   

9.
(1)氯化苯。目前,我国氯化苯的总生产能力约为32万吨/年,产量约为26万吨/年,约占全球氯化苯总生产能力的50%。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对、邻硝基氯化苯、2,4一二硝基氯化苯、二苯醚以及用作溶剂。用于合成农药和染料等。2003年我国氯化苯的消  相似文献   

10.
《医药化工》2007,(5):43-44
2006年我国氯化苯行业由于下游市场一直比较低迷,因此国内生产能力已经出现了相对过剩。2007年国内氯化苯产能变化不大,而下游主要产品硝基氯化苯需求将有所增加,氯化苯企业开工率将有较大增长,产量也将明显增加。但同时氯化苯另一主要消费行业2,4-二硝基氯化苯行业逐渐改用对硝基氯化苯工艺生产,将减少对氯化苯的消费量,因此2007年氯化苯市场喜忧并存。  相似文献   

11.
《天津化工》2007,21(2):62
据报道,由于缺乏新增产能,过去2年,全球双氧水装置的开工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Arkema公司近来已将其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双氧水装置从先前的2万t/a扩至9.3万t/a。此次Arkema公司的新增产能约占全球双氧水总产能的2.5%,将部分缓解当前双氧水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氯化苯行业在今年的国内产能变化不大,但下游主要产品硝基氯化苯的需求将有所增加,因此,氯化苯企业开工率将有较大增长,产量也将明显增加。但同时,氯化苯另一主要消费行业——2,4二硝行业逐渐改用对硝基氯化苯工艺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减少对氯化苯的消费量。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国石化行业在许多领域及品种上与先进国家尚有差距,然而硝基氯化苯却显现强势。2005年国内硝基氯化苯产能已经达到了46.5万吨,比2004年提高了16.2%,是1990年国内总产能的近6倍,其生产装置规模、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均居世界前列,已成为世界主要的硝基氯化苯生产国和供应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煤化工》2013,(2):3+7+11+18+29
<正>2012年甲醇市场回顾截止2012年底,国内303家甲醇企业总产能达5 149.1万t,同比增长10.2%;其中,新增产能566.5万t,扣除被淘汰产能89万t,全年净增产能477.5万t。2012年,我国甲醇产量达到3 129万t,同比增长18.6%;装置开工率达60.8%,同比提高4.3%;累计进口甲醇500.11万t,累计出口甲醇6.73万t,全年表观消费量3 622万t,同比增长13.3%,甲醇自给率达86.2%。预计2013年甲醇总产能5 600万t,总需求约4 000万t,装置开工率预计达到61.5%。  相似文献   

15.
<正>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测,2006年,全国聚乙烯产能将达722.5万吨,产量将达555.4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为77%;2007年,全国聚乙烯产能将达767.5万吨,产量将达623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为81%。而2005年,全国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中国氯碱行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产能理性增长,开工率有所下降,主导产品烧碱出口大幅增长,聚氯乙烯市场明显下行,行业效益较2021年有所下降。1 2022年行业经济运行分析1.1产能理性增长,开工率有所下降2022年,国内烧碱生产企业163家,总产能4 658万t,产能增长150万t/a,产量3 981万t,装置开工率85%。全年烧碱表观消费量3 657万t,同比下降2%。2022年,国内PVC生产企业71家,总产能2 810万t/a,产能净增长97万t/a(新增112万t/a,退出15万t/a),产量约为2 090万t,同比降低约1.3%,装置开工率约74%。全年PVC表观消费量约1 930万t,同比下降约2.6%。国内烧碱和聚氯乙烯产能变化趋势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7.
《医药化工》2006,(10):40-41
2005年我国纯苯产能为320万t/a,同比增长17.22;产量为306.11万t,同比增长19.7%;进口25.5万t,同比增长近5倍;出口1.6万t,为近年来最低;表观消费330万t,同比增长27.17%.由于我国纯苯下游产品产能和需求增长迅猛,多年来纯苯供需基本衡的局面被打破,纯苯生产不能满足下游需要,将制约下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山东化工》2011,(4):78-81
2004-2009年,全球聚苯乙烯装置的产能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2%,2009年其产能达到2153万t/a,2009—2014年,年均增长率为1.5%,2014—2019年又降为0.4%。受金融危机影响,聚苯乙烯装置的开工率由2007年的73%回落至2009年的67%。  相似文献   

19.
《化工时刊》2013,(10):52-52
截至2012年底,我国PTA产能已达到3000多万t,约占全球总产能的42%,比去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2012年,PTA产量达到2040万t,同比增长15.5%;进口537万t,同比减少17.8%;表观消费量2576万t,同比增长6.6%;自给率达到79%,同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偏低主要是因为部分新装置尚未达产达标及部分装置检修。  相似文献   

20.
《化工译丛》2005,(3):17-19
2004年全球乙烯新增产能213万t/a,较2003年(新增134万t/a)提高79万t/a。至2005年1月全球乙烯生产能力为1.129亿t/a,而2004年同期为1.108亿/t。从2000年以来,全球乙烯生产能力的增长逐年下降,2003年创近20年新低。2004年全球乙烯装置的开工率约929/6,较2001~2003年开工率(那时由于需求增长停滞,开工率不到90%)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