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热线法测定了小麦、稻谷的导热系数。室温条件下,小麦水分在7.9%~20.4%的状态下,导热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142 0~0.162 7 W/(m.℃),并且与水分呈正线性相关;温度在5.96~33.33℃时,导热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133 6~0.160 5 W/(m.℃)。籼稻中优218水分在6.6%~20.1%时,导热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099 8~0.122 3 W/(m.℃);广东早籼在6.51~35.03℃时,导热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082 6~0.116 6 W/(m.℃)。不同品种粮食的导热系数不同,籼稻的导热系数大于粳稻的导热系数,但不同品种小麦的导热系数值变化范围不大。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稻谷、大豆、玉米为试验材料,对漏斗法测定休止角装置中的漏斗孔径和角度、籽粒跌落高度、底面圆盘直径和粗糙程度、以及谷物本身的水分、杂质含量、籽粒大小等因素对休止角的影响进行讨论。研究结果:4种粮食的休止角随着跌落高度和漏斗孔径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底盘直径和粗糙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漏斗内角度数的增加,小麦、大豆休止角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而稻谷、玉米的休止角呈微弱上升;4种粮食的休止角随着水分和杂质含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加。小麦、玉米、大豆的休止角随着颗粒增大而减少,而稻谷的休止角是随着样品颗粒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线法检测粮食的导热系数,在室温条件下,稻谷的导热系数值随物料的水分增加、温度上升而增加;当籼稻中优218在6.57%~20.08%水分范围内,导热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0998~0.1223W/m·℃;当广东早籼在6.51~35.03℃温度范围内,导热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0826~0.1166W/m·℃。稻谷品种不同,导热系数值不同;籼稻的导热系数大于粳稻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粮堆声传播的基本理论,采用声阻抗管传递函数法对小麦、精米、糙米、大豆、稻谷、玉米六种粮食进行吸声系数的测量.探讨了粮食的吸声频谱性质并分析了粮食吸声谱随粮层物理状态不同而出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储粮生物危害检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芳  程树峰  伍松陵 《中国粮油学报》2011,26(6):114-117,128
基于生物代谢的原理,采用CO2和湿度传感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储粮生物危害早期检测仪器。该仪器由样本采集、检测、结果显示及保存等部分组成,并带有人工智能判定系统。选用环境样本和两个被感染玉米样品对仪器进行了稳定性检验,CO2和湿度(n=8)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分别为1.01%~2.31%和1.39%~3.23%。采用本仪器与危害真菌孢子计数法,对不同水分的小麦、稻谷和玉米样品储藏真菌生长与CO2浓度、湿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中湿度变化主要与粮食的水分有关,其相关性分别为:小麦r2=0.997 98、稻谷r2=0.919 24、玉米r2=0.986 74;样品中CO2浓度的变化主要与真菌生长有关,其相关性分别为:小麦r2=0.968 36、稻谷r2=0.983 84、玉米r2=0.979 76。另外,以平房仓小麦储藏为例,进行了应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本仪器用于储粮真菌危害的早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粮食》2011,(2):50-51
(稻谷 小麦 玉米 大豆)(接上期)三、玉米1.玉米储藏特点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玉米在我国主要产区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  相似文献   

7.
(稻谷 小麦 玉米 大豆)(接上期)三、玉米1.玉米储藏特点玉米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玉米在我国主要产区北方,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处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日晒干燥,  相似文献   

8.
主要粮食品种储藏期间霉菌活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研究了稻谷、玉米和小麦在25℃,相对湿度分别为75%、85%和95%储藏,以及在高于安全水分2%的相似水活度条件下储藏期间霉菌的活动特性.结果表明,小麦最易出现霉菌生长活动,稻谷的抗霉菌生长作用最强,玉米介于小麦和稻谷之间;其中85%相对湿度下储藏至28 d,小麦的微生物活性值升高了475 u,分别是稻谷和玉米同期升高值的5.6和3.5倍.储粮中霉菌活动特性的不同表现与各粮种的吸湿性能及粮粒外皮(颖壳或种皮)的霉菌可生长性差异有关,但将相同霉菌活动强度的储粮样品作相关品质指标的检测,发现小麦的黏度、发芽率变化不明显,而玉米和稻谷的脂肪酸值和发芽率则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储藏品质较稳定但易滋长霉菌的小麦应该重点关注霉菌活动的状况,仅仅监测品质指标变化难以准确判断储藏的安全性和粮食相关的食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小麦品种之间抗虫性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小麦水分对其抗虫性的影响,研究了28℃温度下,6个抗虫性存在差异的小麦品种,在其水分分别为11.5%、12.5%、13.5%条件下,对玉米象抗虫性的差异。试验结果为:玉米象在相同水分、不同品种小麦中,其子代成虫出现数量、害虫发育历期以及玉米象的敏感系数SI值存在显著差异;对于同一小麦品种,其水分变化显著影响子代成虫出现数量、害虫发育历期以及小麦对玉米象的敏感系数,如小麦水分增加1%,其对玉米象的敏感系数增加了1.14~1.77倍。结果表明:同样水分的不同小麦品种对玉米象的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但当小麦水分以11.5%、12.5%、13.5%变化后,水分的增加使小麦的抗虫性明显降低,小麦水分其对其害虫抗性的影响远大于小麦品种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提取稻谷、小麦、大豆、玉米、马铃薯和甘薯等6种主要粮食水溶性蛋白,分析它们的组成特点及其在体外与胆酸盐结合的能力.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小麦次之,马铃薯最低;稻谷、大豆和小麦的水溶性蛋白种类多,而甘薯的种类最少.各样品的水溶性蛋白对胆酸钠、脱氧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都具有吸附作用.在相同蛋白质质量的情况下,小麦水溶性蛋白吸附胆酸盐的能力最强,极显著性地大于其他5种粮食;稻谷和玉米之间、玉米和大豆之间的水溶性蛋白吸附胆酸盐的能力无显著性差异,而马铃薯、甘薯的水溶性蛋白吸附胆酸盐的能力则显著性低于其他样品.这些粮食水溶性蛋白吸附胆酸盐能力的差异主要与蛋白种类数和组成有关,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水溶性蛋白对胆酸盐的结合能力可能比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水溶性蛋白要强.  相似文献   

11.
Insect infestations are a major threat to the quality of stored grain. One method of insect control is to apply diatomaceous earth (DE), a non-chemical, inert dust that is composed of the ossified remains of diatoms. Diatomaceous Earth kills insects via abrasion and desiccation when the insect is exposed to a sufficient quantity of DE from contact on the grain surface. Therefore, good dust adhesion is desirable to ensure that the DE will come in contact with insects in sufficient quantity to provide the insect control expected. This study considered the adhesion ratio of three types of DE, Celite, Dryacide, and Diafil, on wheat and corn kernels. All three types of DE adhered better to wheat than to corn, and to higher moisture grain than lower moisture grain, and moisture content affected the adhesion on corn more than wheat. Dryacide had the lowest adhesion of the three DE tested at each condition. Dryacide's adhe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at least one other DE in each test and was lower than both other DE for 12% moisture corn and 15% moisture wheat. Celite had the highest adhesion measured in each trial except for 15% moisture corn but was on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Diafil for 12% moisture wheat. Additionally, higher surface roughness correlated with higher adhesion percentages, indicating that rougher diatomaceous earth formulations will be better at adhering to grain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2.
谷物安全水分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用的水分吸着等温线模型对测定的14个小麦品种、15个稻谷品种、10个玉米品种及5个大米品种的平衡水分含量(EMC)/平衡相对湿度(ERH)数据进行拟合,Modified-Chung-Pfost(MCPE)被判定为最佳解吸等温线模型。以M=-1/C3×ln[-(t+C2)C×1ln(r.h.)/C1]形式表达的平均解吸等温线MCPE方程参数C1、C2及C3对小麦分别是635.479、57.093及0.221,对稻谷分别是502.485、45.276及0.186,对玉米分别是389.939、18.792及0.231,对大米分别是492.539、39.846及0.176。根据RH 70%是霉菌生长的界限,推导10、15、20、25、30、35℃条件下各品种的平均解吸值,对小麦分别是14.84%、14.51%、14.21%、13.93%、13.66%及13.41%;对稻谷分别是14.83%、14.49%、14.17%、13.88%、13.61%及13.35%;对玉米分别是15.74%、15.05%、14.45%、13.93%、13.46%及13.04%;对大米分别是15.88%、15.49%、15.13%、14.80%、14.50%及14.21%。这些数据对谷物安全水分标准制定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方湿稻谷含水率往往高达24%~35%,如果干燥不及时则会造成霉变或发芽等损失,如果干燥不当则易产生爆腰而造成碾米时的碎米率增大.谷粒的特殊结构使稻谷成为一种较难干燥的谷物.文章介绍了一种配有电脑自动水份测定仪的低温循环式烘干机这种低温循环烘干机对湿稻谷的平均干燥速率为0.8%~0.9%/h,每吨湿稻谷的烘干成本为50元左右,收购稻农的湿谷进行集中烘干可以获取30元/t的利润;与场地晾晒稻谷相比,集中烘干稻谷可以获取442元/t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大豆堆压缩密度与体变模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LHT-1型粮食回弹模量仪测定不同含水率不同围压的大豆堆的压缩密度与体变模量。测定结果表明:未受压缩的大豆堆密度随着含水率(8.58%~16.52%w.b.)的增大而减小(718~680 kg/m3),呈线性关系;不同含水率大豆堆的压缩密度随着围压(0~124 k Pa)的增大而增大,趋向各自的最大值,这些最大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774~914 kg/m3);大豆堆的体变模量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依据测定的数据,建立了以含水率与围压作为自变量压缩密度作为函数的预测模型,建立了以含水率与围压作为自变量体变模量作为函数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的压缩密度、体变模量与实验测定值几乎一致(平均误差分别为5.2%和5.4%)。  相似文献   

15.
谷物湿热平衡新模型及热力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谷物平衡水分与相对湿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关系模型,并利用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静态平衡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该方程适合描述小麦、玉米、水稻、大米的等温线,可直接求解出谷物的平衡水分。另外,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预测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安全储藏水分,并对谷物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吸着等热值随着平衡水分值的减小而增加,解吸等热值增加更为显著;解吸和吸附过程中吸着等热值均高于水汽化潜热;平衡水分大于25%后,吸着等热值趋于稳定,与汽化潜热值接近;根据分析所得数据,拟合了小麦、稻谷、玉米解吸与吸附过程的吸着等热曲线回归方程,为以能量化的观念实施粮仓作业管理,实现高效、合理、节能储粮提供了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6.
霉变是导致粮食储藏过程中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的重要因素,若能早期预测粮食是否会发生霉变,提前采取处置措施,对保障粮食储藏安全,降低粮食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并通过网格搜索优化参数,分别建立了稻谷和小麦霉变的预测分类模型,以判定在给定水分、温度和储藏时间的条件下是否会发生霉变。实验结果表示,稻谷平均准确率可达96%以上,小麦平均准确率可达92%以上。同时本研究采取不同规模的小样本训练建模,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训练结果表明,基于SVM的模型准确率高且表现稳定,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相似文献   

17.
采用我国储粮通风方程CAE拟合测定的小麦、稻谷及玉米平衡水分数据,并绘制这些粮食种类平衡绝对湿度曲线图和平衡相对湿度曲线图,阐明采用平衡绝对湿度图进行通风条件判断较为直观、准确。将参数已知的小麦、稻谷及玉米CAE方程编写成为软件,输入粮食含水率和温度,则可以快速查定粮堆的平衡绝对湿度和露点温度,用作机械通风条件判断。  相似文献   

18.
Increasing energy costs have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calculation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 grain bulk in order to be able to optimize drying facilities. Therefore values for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diffusivity of grain and especially shelled corn were determined. The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for single kernels as well as for grain and corn in bulk. Thermal conductivity and diffusivity were found to be mainly dependent on moisture content.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r diffusivity,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