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公共服务设施是城镇整体生活水平与社会文明程度的代表,同时也是城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居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载体,快速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公众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基本公共服务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研究成为焦点,但这些研究多集中于东、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区域,而相对于布局松散、规模偏小的内蒙古草原城镇少有涉猎。本文以内蒙古草原城镇为研究对象,探索均等化视角下内蒙古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适宜性规划布局,为草原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官卫华 《城市规划》2015,(12):80-90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体制约束,在城市公共设施体系日臻完善的同时,我国农村地区公共设施建设仍不成体系、缺乏建设标准。本文以南京为例,深八分析城乡公共设施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并采用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方法,引入政策导向、规划干预、社会公平、交通可达等因素进行空间拓扑分析后,建立起适合南京大都市地区的农村聚落体系。然后,适应农村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按照"城乡统筹、社会公平、运行高效、兼容配置"的原则,构建起南京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分级分类配建体系,并从设施集中布局、空间复合利用、公共利益保障、配建标准优化等方面明确相应的配置要求。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转型,居民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现代化的趋向引起了对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关注。本文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作为研究方向,界定了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及均等化的内涵,提出了基于公平与效率相互协调的均等化空间布局原则,指出解决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一方面要构建基于农村发展水平以及农民实际需求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农村人口密度、公共设施服务半径等要素的考虑,将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乡村规划中,调整与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最后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为例进行实践研究,希望能够对未来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起到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娱乐、商业金融等各类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其设置的目的是满足居民就医、上学、运动、娱乐和休闲等基本需求.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是实现居民对城市高品质和生活高质量诉求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的一项重大事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与布局需要充分考虑布局的公平性与使用的便利...  相似文献   

5.
崔敏  蒋伟 《规划师》2011,27(11):18-23
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相对滞后、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应从公平性和效率性两个角度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进行适宜性评价,以此指导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实践,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研究评述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李阿萌  张京祥 《规划师》2011,27(11):5-11
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是基本公共服务的载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布局是从空间规划与建设角度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既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方面,较少关注公共服务在空间层面的落实,且尚未将基本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系统的整合.今后应进一...  相似文献   

7.
医疗设施是重要的城市公共服务 设施,合理公平布局能够缓解中心区人口集 中化趋势和交通压力等问题。研究利用GIS 网络分析法对昆明中心城区现状医疗设施空 间分布进行研究,得出设施重叠率为400%, 覆盖率为88%,结合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的分布 情况,建立医疗设施与居住空间的量化联系, 发现其布局公平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数量 不足、分布不均、优质设施过于集中。本文利 用空间句法局部集成度分析昆明道路现状, 提出改善医疗设施布局的建议:依托高集成 度路网布局医疗设施,分级建设医疗设施, 推广远程基础医疗模式,加强公共设施导 向开发(SOD)模式在城市空间拓展的引导 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公共设施角度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体现,它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外,更多的受到人类各种活动的影响.本文以城市内部人居环境为研究尺度,从人的行为特点和需求出发,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等公共设施因子作为评价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因素,在将人们的日常生活分为基本生活圈和城市生活圈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内部人居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以南京市为例,定量评价城市内部人居环境适宜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满足情况,发现城市内部人居环境分布具有明显的圈层分异的特点,不同层次人群需求的满足情况有所差异,并提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孝汾平介灵区域为实证,研究表明:乡村聚落平均规模偏小,中小等级聚落偏多,聚落规模分异程度较大;乡村聚落人口主要向工业化和城镇化重点发展区流动,人口变动表现出较强的地形和中心城区指向。基于乡村聚落人口空间动态特征,从分类引导、分区调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三个方面提出乡村建设规划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从空间尺度分析的角度入手,追溯我国住区公共设施规划演变,并审视邻里中心模式的内涵:邻里中心是邻里交往、公共生活的中心,而非单纯的公共设施集中布局的用地,其规划不仅仅要关注公共设施功能配置,也要加强对规模尺度及空间布局的重视。以珠海市邻里中心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为例,提出调整住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的思路和建议:体系上,简化分级,以在邻里住区单元强化生活中心为主,构建层级体系为辅;尺度上,以400~500m半径的步行尺度而非设施尺度构建邻里住区单元;功能上,形成公益性设施和经营性设施并重的功能组成;空间上,以组织公共生活为原则构建公共设施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1.
街道和社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单元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街道和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服务补缺”和“治理协同”的视角,揭示当前基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管理中的短板与问题,探索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与基层公共服务单元相耦合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路径和实施政策机制,提出通过建设街道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构建“20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和“10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弥补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短板,优化城市基空间组织结构,促进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城镇化转向注重质量发展背景下,传统公服设施配置思路已难以适应居民多元化需求,尤其在用地紧张的老城区,公服设施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以广州越秀老城区为例,基于公服设施POI数据和步行轨迹大数据解析老城区现有公服设施存在问题,同时结合对越秀区梅花街道86位居民的访谈调研,以不同人群活动特征为出发点,通过测度设施布局与人群活动轨迹特征,提出有别于新区的老城公服设施优化策略。研究表明:现有相关设施配置标准更多是解决“有”与“无”的问题,而忽视设施实际设施使用效果;老城区设施规划应区别新区集中式设施服务中心,结合不同人群生活需求和出行特征,以点状分散、路径串联的模式优化设施布局,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老城区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3.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need to improve accessibility of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for urban residents in Nigeria,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accessibility of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for urban residents in newly constructed public housing in Ogun State, Southwest Nigeria. The study was based on household surveys an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452 respondents in nine public housing estates constructed between 2003 and 2010 in urban centers in the study area using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and observation schedule. It was observed that although the majority of households in the housing estates have good access to human waste disposal system, accessibility to refuse bins, treated water, electricity, and public transport services as well as educational, shopping, recreational, healthcare, drainage, and other vital facilities is poor. One instructive finding of this study is that more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production of dwelling units than accessibility to basic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for residents in public housing schem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housing and living standard of residents, policy action is required to compel public housing developers to provide basic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in housing schemes in Nigerian cities.  相似文献   

14.
从传统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一凡 《城市规划》2019,43(5):17-22
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提出是我国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时期的客观要求。从认识层面加深对社区生活圈的理解,是推进相关规划实践的重要前提。研究提出,社区生活圈是日常活动的空间范畴,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应面向生活空间而非抽象的功能地块。社区生活圈是配套服务的共享单元,社区生活圈的规划需要兼顾公共服务设施的可及性和可达性。社区生活圈也是邻里感知的社区领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在改善硬件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应关注营造和谐包容的社区感。社区生活圈的提出是城市规划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新时代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的重要转型。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上海2035”总体规划,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载体,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上海市新一轮单元规划要求向上承接总体规划,向下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调整,重点统筹协调生态空间、公益性设施和文化风貌等底线型内容,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选取上海市黄浦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采用步行指数方法,试图揭示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可步行性和合理性,以及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布局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新一轮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可步行性较高的街坊主要分布在老西门街道和半淞园路街道;单元规划居住用地空间布局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格局具有高度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编制与优化布局提供参考,并可为其他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以及国家层面积极推动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推动了政府财力支持下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快速发展进程,为改善农村地区总体上严重落后的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契机。然而时代的发展,也同样推动了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演变。为此,主要从基本概念、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内容及功能类型、层级体系等方面进行归纳并剖析主要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从村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层面结合案例进行探讨,提出了选址优先考虑覆盖性的基础上还应充分考虑市场化导向,以及设施建设布局方面的适当集中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的变迁,计划经济时代建设的老社区,其公共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设施的配置也面临落地困难的窘境。在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时代背景下,探讨设施建设困境的矛盾根源,针对老社区的人口结构变迁和现有城市资源的特点,提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思路和因地制宜的落地实施策略与管理机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