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针对当前主流规划设计手段缺乏有效“认知”和“延续”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技术方法,导致传统村落的空间肌理在更新改造过程中迅速消亡或变异的问题,本文尝试将参数化技术引入村落空间肌理分析:首先将传统村落空间肌理分解成道路、地块和建筑三大类要素;其次,为不同要素构建了能够表征对象特征的参数集,即将肌理特征解析成若干个可度量的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不同要素的参数化重构方法,以获得与原始村落相似的空间肌理。本研究从定量化的视角解析并反演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的特征,旨在为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全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基于当前传统村落数量急剧萎缩、村落空间特色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中迅速消逝,而传统城乡规划设计手段又缺乏对乡村空间特色的识别与分析的能力等问题,引入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参数化解析方法,构建了村落各类要素的参数集,并针对参数集中的每一个参数,提出从村落现状空间形态中提取该参数值的算法规则,从而取得能够充分、精确的描述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重构方案。  相似文献   

3.
将参数化技术引入古村落空间形态研究,通过衢州10个样本村落的参数提取,得到表征每个村落各个空间形态特征的参数值,定量化地总结出村落空间特征,以此作为规划设计的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4.
田艾柠  李凌 《城市建筑》2023,(2):138-140
传统村落作为区域内重要的文化和历史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村落的形成、发展和传承。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联合村为例,建立量化研究模型,对传统村落参数进行空间解析。以联合村空间结构的可视化表达和自组织发展规律,依据科学性数据分析对未来村落空间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研究、理性开发与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村落的原有肌理特征,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当下乡村振兴战略为时代背景,分析乡村现存的若干社会问题,探讨了浙、赣、皖等乡村的更新策略,并深入现场调研,了解当地乡村的营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七次现场踏勘,笔者对江西平地源村落的现状、村落的民居建筑形式、总体布局、景观环境,以及其独特的公共空间形貌和社会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乡村的现状问题和村落资源。通过了解乡村公共空间的变迁与公共空间的演变,解析了公共空间承载村落本土特征的内在逻辑。根据现状肌理建立私有性空间和集体性空间的概念,重构村落的公共空间,激活村落活力,改善村落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的边缘区域存在着数量庞大 的市郊村落,其外部空间本是村落公共活动 的物质载体。如今在快速城镇化的大潮下, 市郊村落受到城市扩张等外部力量的侵蚀而 衰败,外部空间面临重构的需求迫切。通过 提取外部空间的村落位置、平面形态和竖向 形态三个核心变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模 型对村落外部空间进行特征分类;进而展开 外部空间的两次转译与设计表达:一方面, 结合空间组构解析对空间变量的属性进行 量化描述;另一方面,通过参数化建模软件 实现空间语汇的转译与建造体系的引入,生 成可视化的建造形态。研究选取福州市厚美 村八处具有代表性的外部空间进行更新实 践,结果表明:通过外部空间的两次转译,能够将空间特征规律通过信息加工输出,得到竖向层次、结构密度和相对数量三个影响因子,进 而形成一系列符合场地空间属性的要素语汇以供设计者和使用者双向选择,最终提出可视化、 易操作的建造目标,借助小尺度、渐进式的“点式切入”更新方式提升村落人居环境品质,以期 为“在地城镇化”背景下市郊村落的外部空间的更新优化提供有益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托建筑系学生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以浙西南某村落的规划设计为例,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参数化规划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村落宏观空间肌理的保护与延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结构是村落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作为村落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村落的空间形态.文章以血缘型传统村落光村为例,把家族结构与村落空间形态两个系统要素进行关联性分析,探究家族结构与村落形态在空间维度的耦合与时间维度的变迁关系,揭示家族结构对村落的内部结构网络以及村落空间肌理演变的影响,希望为主姓家族传统村落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一种新的解析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漫长的宗族制度以及相应的宗族结构体系深刻影响着中国传统聚落构成及内部肌理。依据聚落的社会学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姓独大的单姓村钓源古村和多姓主大的主姓村燕坊古村进行宗族结构对比,然后基于"社会—空间"视角,从村落整体肌理、组团肌理、院落肌理三方面对村落肌理进行研究,对比探讨两古村宗族结构与村落肌理的对应关系及其差异性,以期为村落保护研究提供最根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华中建筑》2021,39(7)
现有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多为类型研究,且以定性研究居多。该文利用空间句法为理论基础,运用Depthmap软件对大贺庄村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通过对其整合度、控制值、深度值、选择值进行量化解析,首先从整体结构方面来解析大贺庄村的空间结构特征,其次将古村和新村范围内公共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大贺庄村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公共空间的拓扑中心由古村转移到新村内,传统空间肌理在一定程度上遭到损坏,同时本地传统风貌特色由于新村建设也遭到破坏,但古村内公共空间结构仍然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段炼  俞晨驹 《建筑与文化》2016,(12):207-208
随着新时期对于农村建设的发展,浙江地区的村庄格局变化尤为巨大,村庄的空间格局往往变得混乱,村庄的空间失去了应有的特征。文章试图通过对浙南乐清黄檀硐古村落的空间布局进行探究及分析,揭示其因外部环境,历史变革,人文因素等影响下所形成的空间特征,为村庄建设过程中保持地域性和连续性提供借鉴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怡 《建筑与文化》2016,(3):204-205
城市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对江南传统水乡村落的更新改造产生了严重的冲击,越来越多富有特色的村落在现代化发展中失去它们的历史底蕴与建筑地域文化。本文以文昌村村庄整治规划设计为例,在对该村落历史文化深度挖掘的基础上,利用高铁站“三个圈层”理论确定其功能结构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从自然格局、空间形态、建筑特色等方面探讨保护并重塑村落特色空间的设计手法,为村落改造项目如何合理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莱芜市卧铺村传统村落个案研究,分析了该村落的特色和保护现状,指出了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卧铺村当前保护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从保护制度、保护重点、社会经济、整治措施、特色发展等多个方面探析新形势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对解决大多数传统村落保护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位于北京十三陵景区的长陵村和景陵村为例,剖析陵邑村落空间生长机理和发展脉络,揭示村落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现实困境,并提出陵邑村落的遗产活化与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蕴含独特的乡土景观遗产,具有独特的保护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快,传统村落及乡土景观却日渐消失、衰败,在新农村建设及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和传承。本文以顾家台村为例,探明乡土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类别,分析传统村落现状问题,明确乡土景观的发展和保护策略,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与传统村落的发展规划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村落中民居类型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的状况复杂,缓解文物保护与居住使用之间的矛盾,居住者自觉意识的提高等,均需要有大量深入的工作。本文以黄田村古建筑群做为研究对象,基于古民居建筑的历史特色与保护困境,探究民居类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导则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7.
宁夏古村落经过上百年的演变,已经形成独具一格的空间布局,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新时代,对村庄进行规划时,应吸取传统布局方式的优点。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同时,保留当地建筑文化特色,形成古今结合的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任彬彬  谢超 《建筑与文化》2016,(11):160-161
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自然及历史人文景观,其中蕴藏的生态智慧正是传统村落价值的体现,是村落文化价值认同的根基,也是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下去的内在驱动力。以河北省井陉于家石头村为例,分析研究冀南山区传统村落的生态智慧及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陶泉乡三个特色村落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村落特色营造,借助乡村意象研究,从村民、游客、委会、规划设计人员四种主体视角出发提取乡村意象要素,并通过乡村意象要素复合分析,挖掘传统村落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塑造的内容。基于不同视角认知的差异性特征,对各要素进行复合分析,从而对传统村落规划设计思路和实践方法起到指导和借鉴意义,也为类似村庄在规划设计方法上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