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董成  刘禹  孙刚  王侠  郑爽  沈梦萨 《砖瓦》2024,(2):162-164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主要锻炼学生识图和画图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三维想象力较差且前期没有专业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困难,尤其是阴影透视部分的学习更是难上加难。为此,充分利用SU建模软件制作优质的教学资源库,将其应用于教学,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学习的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课程以应用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从二维、三维空间作为教学切入点,提出提高《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课程教学成果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高职建筑设计类专业《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课程以应用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从应用性角度提出提高《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课程教学成果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成角透视就是景物纵深与视中线成一定角度的透视,书法是抽象艺术,尤其是楷书,但却是实用艺术。教师用成角透视原理方法理论指导学生楷书结字,那么就意味楷书结字的抽象性可以通过美术绘画的形象性来赏析,用美术视角来进行教学,既丰富了美术、书法教学,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和书法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主要论述课程考核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对建筑学专业《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课程考核进行改革,提出一种以过程性考核、综合能力考核、试卷考核三合一的课程考核方法,以此来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从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推动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6.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制图基础与空间感的形成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结合该课程的教学过程,总结了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经验,并指出当下该课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改进当下的教学手段,探索适合专业培养方案的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教学实践论证,在阴影透视课程教学中,PCSPP组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枯燥繁琐的问题,而与单一多媒体手段相比,PCSPP组合方式更能整合优势,互补缺点。  相似文献   

8.
季敏 《山西建筑》2004,30(20):138-140
就高职《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教材的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的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设置等进行了介绍,结合改革后教材的特点,对实践性教学和教学进程做了安排。  相似文献   

9.
尽管科学技术以及专业发展迅速,但对于建筑制图与阴影透视这门课程来说,教材以及教学方式长期停滞不前。由于该课程面向的是极富创造力的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类的学生,故而对于图学思维以及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学中应用了网络教学平台,课堂教学中采用图学思维训练方法,由观察出发,学会观察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体验促进丰富的表象储备,通过构建达到创造性的想象和设计。从而为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绘制圆锥画面透视阴影是十分困难和复杂的。本文提出用切平面法作圆锥画面透视阴影,此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何杰  孙跃杰 《山西建筑》2014,(27):264-265
针对建筑建模课的教学、上机辅导和考核过程出现的"重复讲""难上手""易拷贝"等不便控制的特点,借用屏幕录像软件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以期能够减少讲课和辅导的重复次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效减轻任课老师的工作量,并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12.
建筑环境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以建筑环境控制课程为例,介绍了该课程在课程设置、团队建设、设计实践等方面的改革,总结了该课程教学改革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此次教学改革将建筑环境控制课程从纯理论课程改为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龚振文 《山西建筑》2013,(31):245-246
通过对农科院校建筑艺术公选课教学内容的介绍,提出了建筑艺术教学改革的方法,实践证明,采用建筑工程案例式教学,并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改革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建筑构造与制图课程通过教学内容系统化设计,项目载体真实化实施,论坛动画自主化学习,达到个人独立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考评相结合的目标。项目化教学改革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识图与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雅琴 《山西建筑》2010,36(19):215-216
针对刚刚学习机械制图的中职学生的消极甚至厌学现象,探讨了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的教学方法,具体阐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教学法的优点以及怎样做到精讲多练,以期提高教学效率,深化制图教学。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校建筑专业培养目标,针对当前教学现状的不足,分析探讨建筑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提出采取建筑制图和计算机辅助制图两门课程交叉教学新模式,以加强学生工程化、整体性实践技能的培养,并探索研究课程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以及对教师要求等方面的改革新举措。实践证明,新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他们绘图能力。  相似文献   

17.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袁继峰 《山西建筑》2007,33(27):223-224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建筑人才,从课程设计的选题、时间安排、强化规范和提高图纸质量等方面进行教学探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建筑与结构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学生形成自主的建筑观,笔者所在建筑系开设现代建筑认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建筑、分析建筑、理解建筑。本文以托莱多美术馆玻璃展示馆的认知教学为例,对整个授课过程的教学引导和互动部分、以及学生作业成果进行评述,并从感官建筑要素、建筑直接影响要素、建筑间接影响要素反思建筑认知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建筑画课程在建筑设计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建筑画课程的教学做了的总结与研究,按照建筑画教学的三个阶段进行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初始阶段注重课程理论与艺术实践创作规律相结合的培养;中级阶段注重在训练中变被动临摹为主动创意临摹;提高阶段注重教学观念从重技术向重创新意识培养转变,以此促进创新意识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提升建筑画教与学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致力于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研究,针对传统教学中单一强调图纸的工具性,对将制图课程设定为一般知识性课程的方式进行了反思。通过设定"格物"、"致知"、"图呈"的研究单元,分阶段、分层次地探讨制图活动本身蕴涵的设计思维,发掘制图课程的训练潜力。研究证明,建筑制图课程不应仅仅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而应紧密结合相关制图方式方法的分析与理解,拓展为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建筑设计活动的思考性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