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利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宁河地区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样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地下水化学组成的4个主因子,通过对这4个因子分析研究可知:该地区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含水介质中易溶盐分组成和补给水高碳酸含量的影响;地下水中NH4+、NO3-和NO2-的广泛检出反映了化肥和农药的广泛施用、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污染等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市区地热资源丰富,采用地球化学方法研究郑州市区地下热水的形成、热储特征、补径排特征。研究表明:地热水化学成份主要来源于围岩;水平方向上,自地下水补给区到径流区,水化学类型及其成份由简单到复杂,矿化度由低到高;垂向上随着取水层埋深增加,矿化度增加,总硬度、矿泉水界限指标Sr2+含量减小。其次,郑州市西南低山丘陵区的降水为郑州市区地热田中热水的主要补给源;中深层地下水平均年龄为23.6a,深层地下水平均年龄为32.6a,超深层地下水平均年龄为43.2a,说明郑州地热水更新周期长。研究成果可为郑州地热水的开发利用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勇 《中州建设》2008,(10):60-60
郑州市城市市政排水管网中大量存在着雨污合流现象.导致污水厂进水量不稳,处理后水质差,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影响城市水环境的保护,影响郑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就业和居住是个人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两个核心内生变量,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研究职住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对于分析城市空间演变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实证角度以郑州市中心城区为例,借助百度地图,利用百度地图热力图和百度地图POI数据,通过大数据方法分析郑州市中心城区就业和居住空间布局关系,证实了郑州市存在职住不平衡现象,进而探讨造成职住分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阳山金矿区的水化学特征,对区内的地表水、地下水进行系统取样,通过水化学类型的对比分析,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法、阿廖金分类法、离子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分析等方法,对区内的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初步揭示区内水样中各阴阳离子之间的相关性、TDS值与各离子之间的相关性.区内地下水属HCO3-Ca、HCO3-SO4-Ca-Mg、HCO3-SO4-Mg-Ca型为主的低矿化度水化学类型.  相似文献   

6.
杜文武  眭淼 《中国园林》2023,39(12):14-20
人类活动超载、土地破坏性利用在自然保护地毗邻区普遍存在,是自然保护地栖息地丧失与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因素,对全球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中国自然保护地毗邻区人口众多,保护发展“兼用”属性明显,治理成本高,管控难度大。且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具有溢出性、复杂性、动态性等特征,对其影响评估、作用机理和管控策略等研究成为众多学者近年来关注的重要议题。为厘清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采用叙述性文献综述法,从洞势、明律、释理和施策4个方面,系统梳理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领域的国际进展。研究洞察了自然保护地及其毗邻区人类活动影响研究的价值和趋势;明晰了环境监测实验、数理模型模拟和社会科学研究3种揭示人类活动影响规律的基本研究范式;阐释了人类活动影响的机理、效应和机制3类核心研究议题;揭示了人类活动影响管控的空间和程序2条根本途径,并对其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影响研究应将关注视野拓展至毗邻区乃至自然保护地网络,加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研究和地域性实践,协同空间途径和程序途径,发展动态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3):463-466
本文对河南省区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类型进行了分区,并浅析了其成因。河南省浅层地下水主要的水化学类型为矿化度≤0.5的重碳酸盐型为主的淡水和矿化度0.5~1.0重碳酸盐型为主的淡水两种,合计分布面积为147 202km2,占全省面积的88.85%。总硬度小于200mg/L居多,全区地下水以腐蚀性弱为主。基岩山区及山前岗地、地下水强径流带等地区分布低矿化度的重碳酸盐型水,远离山区及地下水径流迟缓地带分布高矿化度重碳酸盐—硫酸盐型水,人类活动强烈的城市区氯化物、硫酸盐型水的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4)
采用PLEIK评价模型对川东南岩溶区进行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首先分别做出各评价指标的分区图,然后进行叠加计算,得出研究区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分区图。用评价分区图对各分区进行分析,研究其分布特征规律,为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及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黄水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因素出发,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和可获得资料,确定了北方滨海地区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MTICH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以黄水河流域为例,进行了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和编图,为当地今后制订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土地利用及城市规划等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该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类似地区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咸阳城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大量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 ,揭示了咸阳城区高氟地下水呈带状分布的规律和水化学特征 ,并从岩土条件、地貌、水文地球化学、气候及地质构造等方面分析了高氟地下水的形成因素。认为本区高氟地下水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岩土、气候、地貌条件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是咸阳城区地下水中氟离子背景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而隐伏断裂构造形成的深层高氟地下温水运移通道 ,则是本区高氟地下水带状分布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因素出发,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地下水脆弱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根据研究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和可获得资料,选取影响地下水脆弱性的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土壤包气带、地形、包气带介质和水力传导系数7个参数作为评价因子,建立太原市盆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RASTIC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依据标准对其所含的7个参数进行评分,并具体阐述了评分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在获得了DRASTIC模型的7个指标在研究区的评分图之后,利用GIS平台空间分析技术将7张评分图叠加,同时对7个指标按照各自的权重取其加权和,这样便得到了太原市盆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图,结果表明汾河沿岸和吴家堡工业区地下水脆弱性指数较高,在盆地两侧的黄土台塬区,地下水脆弱性评分为低或极低,评价模型能合理的反映太原市盆地区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的高低。研究结果可以为太原市土地利用规划、地下水水资源保护规划、地下水水质监测等提供参考,也可以提高公众关于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2.
云南鹤庆西山岩溶地下水同位素及水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同位素和水化学分析的方法对鹤庆西山地区岩溶地下水循环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区内水文地质边界条件,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岩溶水系统。利用氢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建立地表水与地下水的δD-δ18O关系曲线,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体的相互关系,并结合水化学分析方法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地层岩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与地下水联系紧密,大气降水通过鹤庆西山地区地表岩溶洼地等补给地下水,区内地下水化学组分以Ca2+、Mg2+和HCO-3为主,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Ca·Mg,少数水样水化学类型为HCO3-Ca,与岩溶水系统划分及地层岩性分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李强 《矿产勘查》2019,(8):1872-1882
通过对巴彦乌拉铀矿床含矿含水层水化学样品和氢氧同位素样品测试结果的分析得知,目的层段地下水分为Na HCO_3型水(高矿化度)和Na_2SO_4型水。两水型对应的自然环境为油田水环境和地表水环境,水化学特征和H-O同位素特征显示目的层段地下水为混合水,是深部油田水和地表溶滤水的混合。H-O同位素还显示目的层段地下水经历了水—岩作用,地下水的高矿化度主要由此产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油田水所处的源区地层处于半封闭半开启状态,还原作用不彻底,有地表溶滤水的渗入,水交替迟缓。在差异隆升作用的影响下,被活化了的马尼特坳陷盆缘断裂和盆中深大断裂成为油田水上涌至目的层段的通道,油田水携带的CH_4、H_2S等还原剂一方面造成了目的层段的后生蚀变现象,另一方面与地表渗入的溶滤水中的碳酸铀酰反应,将碳酸铀酰中的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从水中沉淀析出堆积成矿。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是黄河岸边的缺水城市,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对郑州市的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调查研究,并以系统分析和优化技术为指导,提出了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本地区水资源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是充分利用黄河水资源,科学调蓄地下水资源,并做到“蓄好天上水,用好地表水,保护好地下水”,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联合调度和科学调配,开源节流,保证郑州市的水资源供求平衡和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太行山前平原农业用水是地下水消耗的主体,研究农业活动对区域地下水的影响对促进地下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太行山前平原用水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有效灌溉面积,满足作物需水的有效降水量,以及主要耗水型作物小麦、玉米和蔬菜种植面积作为反映农业活动对地下水影响的指标要素,运用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和MapGIS技术进行影响程度的评价并进行等级划分,最终根据农业活动对地下水影响程度将太行山前平原分为影响制约区、影响较大区、影响一般区和影响较小区四种类型区。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河水主要离子及锶的水文地球化学组成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库区水质演化地球化学行为,对保护库区水质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以三峡大坝坝下第一条支流——茅坪河河水为研究对象,对河水进行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河水化学组成以Ca2+、Mg2+、Na+、K+和HCO3-、SO42-、Cl-为主。通过聚类分析、相关系数矩阵和piper三线图分析发现主要离子中,Ca2+、Mg2+主要来源于白云岩风化,Si2+与Na+、K+来源于钠长石和钾长石的风化,Cl-来源于硅酸盐造岩矿物的风化,Sr2+主要来源于白云岩和云英闪长岩中SrCO3和SrSO4风化。通过对重金属污染调查发现,Cu、Fe、Mn、Ni、Ag这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较重,工厂排放废水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为最大程度缓解工程实施对当地地下水环境的破坏,文章在综合分析普光气田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现场水质监测工作,选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区域地下水质量现状。结果表明: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工程对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地下水水质良好。在此基础上,探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地下水环境影响因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研究区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化学环境对湛江组黏土结构强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水化学环境对湛江组黏土结构强度的影响,收集湛江地区地下水水文地质资料,并通过钻孔取水进行化学分析,分析该区地下水的化学环境与影响因素;利用离心过滤法提取土中水溶液,调查土中溶液的化学成分与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选择溶解法去除土中胶结物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对比分析去除胶结物质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表明:湛江地区的地下水与湛江组黏土中水溶液的化学构成与比例含量基本一致,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表现出偏酸性与富含铁离子的特征,水中大量的铁为土颗粒的联结提供了胶结物质,酸性环境促使游离氧化铁产生胶结效果进而提高土的结构强度。最后,提出了考虑地下水环境影响的湛江组黏土结构强度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湛江组黏土较强的结构性源于开放式的絮凝结构加上颗粒间的强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夏文莹  杜雁  王玏 《风景园林》2021,28(6):100-106
研究城市历史形态与自然环境在演进中的作用关系是认知城市、保护历史风貌和地域性建设的重要基础。以武汉汉正街区为例,基于文献与场地研究,选取边界、街巷、商业中心、水利基础设施作为历史形态的四要素,按时间发展视角分析其与水环境的演变过程和耦合关系。研究发现:汉正街区历史形态和水环境经历了高度耦合—较高耦合—较高耦合—中度耦合—较低耦合的过程,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作用机制,对城市历史形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市景观特征的保护要重视发现形态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和内在秩序。  相似文献   

20.
石昱祯 《山西建筑》2010,36(2):146-148
通过研究区的泉点、地表水的水化学组成、氢氧同位素分析,结合水文地质条件,阐述了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特征,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HCO3.Cl-Ca.Na为主,大气降水为该区各水体主要补给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