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Android平台是当今最热门的移动终端平台,但其平台开放性特点使得Android恶意软件数量众多,成为移动安全的重灾区。文中针对Android平台的恶意应用的行为进行检测分析,研究基于动态监控的异常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应用行为动态监控的检测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恶意软件,标注出其恶意行为。适用于Android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防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就Android恶意软件的安装和触发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Android平台中的恶意行为,制定了Android恶意代码检测方案。结合Android平台的特点,分析了现有的恶意软件检测行为,并指出了现有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iOS的安全架构和应用程序的分发模式,分析了iOS平台上恶意应用程序对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构成的威胁,讨论了iOS上恶意应用少于Android系统恶意应用的原因,总结了已出现的iOS恶意应用的攻击方法,并对未来的缓解和对抗策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Android系统以极高占有率制霸智能手机市场,但由于其开放性,使得针对Android平台的恶意代码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导致隐私数据泄露、程序越权操作、电池耗尽攻击、恶意进程交互等手机安全事件频繁涌现。近期,公安机关接连接到若干通过安卓平台远程控制木马从而实施诈骗的案件,诈骗者依靠伪基站设备发送钓鱼网址,给用户手机植入Android木马,从而实施诈骗。因此,对恶意代码进行分析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Android平台的特点和一线公安机关办理的恶意窃取隐私案件中的相关apk,重点进行apk反编译分析和动态调试,为公安机关打击移动网络下的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Android系统的开发人员已经在平台设计中引入了安全机制,包括系统平台层和应用层的安全机制。Android系统强制所有应用程序都使用双层(即内核层和应用层)安全模型。文章介绍Android安全模型的内核层和应用层,分析Android系统如何使用Linux内核运行基于权限的安全模型,给出Manifest权限,并从系统安全的角度,论证Manifest权限对Android应用程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罗亚玲  黎文伟  苏欣 《电信科学》2016,32(8):136-145
Android恶意应用数量的不断增加不仅严重危害Android市场安全,同时也为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工作带来挑战。设计了一种基于HTTP流量的Android恶意应用行为生成与特征自动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自动方式执行恶意应用,采集所生成的网络流量。然后从所生成的网络流量中提取基于HTTP的行为特征。最后将得到的网络行为特征用于恶意应用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Android恶意应用行为特征,并可以准确地识别Android恶意应用。  相似文献   

7.
分析Android恶意程序行为特征,研究基于静态行为特征的Android程序恶意性检测方法及其实现方案,根据程序的静态行为特征来判断程序是否具有恶意性。针对Kirin方案做了2个方面的改进,一方面增加了对API的检测,细化了检测粒度,另一方面量化了不同静态行为特征的恶意性指数,通过计算程序的恶意性指数来分析程序的安全等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Android程序的恶意性程度。  相似文献   

8.
Android系统手机由于其本身的开源性、程序开发门槛低、对恶意行为的检测缺乏等原因,导致了大量恶意程序的出现,给用户安全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因此针对Android系统恶意程序检验方法的研究很有必要。文章利用一个典型恶意程序样本abc.apk,通过apktool、dex2jar等静态检验方法进行研究,搜索查找检验结果中的恶意特征代码、申请的权限等恶意信息,为动态检验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多种安全机制,包括程序沙盒、文件访问控制、Root权限控制、应用权限管理、程序数字签名等。同时,从应用程序内嵌恶意代码、入侵Android系统漏洞、利用Root权限恶意操作三个方面分析了Android系统的常见安全威胁,提出了相应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前面向Android系统的攻击越来越多,因此,分析与检测Android恶意应用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从恶意应用类型,国内外主流检测技术等方面分析了Android恶意应用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并基于当前的检测技术,提出仅将良性样本作为训练集来实现对未知Android应用进行异常检测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最后,本文分析了Android应用异常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及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应用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提出了一种基于程序分析的Android应用程序检测方法,用于检测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恶意行为。通过预处理剔除不存在恶意行为的应用程序。对通过预处理阶段的应用程序,模拟执行应用程序中的字节码指令,构建出函数的摘要信息,最终在构建的函数摘要上使污点传播算法,检测应用程序中的恶意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出Android应用程序的恶意行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The Android platform is the most popular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Android users, a lot of security issues have occurred. In order to detect the malicious behaviors for the installed Android App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Android malware detecting scheme by integrating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methods. We use Androguard and DroidBox to extract the features, and then remove the irrelevant features. Then we employ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to classify the Android malware and benignware. From the result of our proposed scheme, the proposed integrated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scheme with SVM can effectively detect the Android malware.  相似文献   

13.
安卓是基于Linux内核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安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安卓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安全审计策略是整个安全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必要对安卓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安全审计系统进行评估.文章在深入分析了安卓移动智能终端日志系统以及Linux日志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安全评估标准,提出了安卓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安全审计的评估方法,并设计评估实例来验证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中,Android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又因其他的开源,基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很容易成为攻击者的首选目标。随着对Android恶意软件的快速增长,Android手机用户迫切需要保护自己手机安全的解决方案。为此,对多款Android恶意软件进行静态分析,得出Android恶意软件中存在危险API列表、危险系统调用列表和权限列表,并将这些列表合并,组成Android应用的混合特征集。应用混合特征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支持向量机(SVM),建立Android恶意软件的静态检测模型。利用此模型实现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检测Android应用中恶意软件,且不用运行软件,检测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通过动态监控及静态分析等手段对Android系统智能终端软件进行行为分析,以判断软件是否有恶意吸取话费、恶意订购业务、窃取用户手机隐私、控制手机发送垃圾短信、传播不良信息等恶意行为,并结合实例剖析静态反汇编分析、动态行为监控原理及方法。最后初步设计了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安全防护体系模型,以促进移动互联网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夏彬  邱峰 《电信科学》2016,32(10):36-41
近几年来,Android手机木马病毒发展迅速,Android手机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基于Android的木马检测引擎的研究与实现变得日益迫切。为此,提出了一套特征码提取检测算法(FCPA),FCPA通过调用Android系统库函数获取恶意文件的源路径,利用源路径找到相应文件并对文件进行散列处理,获取文件特征信息,生成一个唯一标识该木马病毒的特征值,然后构建特征码库。同时,设计并实现了木马检测引擎,其利用特征码提取算法快速扫描并检测出手机应用程序中的恶意程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木马检测引擎能够有效检测恶意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Advances in both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improved the way users do business online. Android, an open-source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is becoming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cyber criminals to exploit due to its predefined permission model. Without classification, the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permits installation of mobile applications of all kinds, including Trojans, thus making its trustworthiness into quest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ecurity system called collaborative policy-based security scheme (CSS) that permits users to customize the access permissions of Android applications during runtime. The proposed CSS security scheme validates the trustworthiness of each application before being install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CSS successfully detects all malicious applications with a run-time overhead of 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