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编寄语     
<正>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国土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我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60余个本科专业,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2016年,学校又荣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新时期,学校将秉承"达观博物"的校训,践行"彰显  相似文献   

2.
主编寄语     
正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学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64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拥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主编寄语     
正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学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64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拥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相似文献   

4.
主编寄语     
正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学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64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拥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相似文献   

5.
主编寄语     
正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国土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我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60余个本科专业,2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2016年,学校又荣  相似文献   

6.
主编寄语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20,43(1):F0003-F0003
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学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64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拥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相似文献   

7.
主编寄语     
正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自然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学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64个本科专业,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拥有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相似文献   

8.
主编寄语     
正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国土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我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60余个本科专  相似文献   

9.
主编寄语     
正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国土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我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60余个本科专  相似文献   

10.
主编寄语     
<正>河北地质大学(原石家庄经济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现为国土资源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建校之初,我校即以地质和经济管理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为其办学特色,驰誉海内外。发展至今,学校已拥有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7大学科门类,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正式文件。结合理工科学校法学院系办学的实际情况,以及近年来法学专业屡屡被亮牌控制的形势,理工科高校法律人才的卓越化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法学学科应根植于本校的学科特色,发挥出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因此,特色培优路径研究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充分探讨目前国内理工科高校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与特色,优化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2.
大学文化特色具有组织使命、空间和时间三个向量,其要素包括学科文化、地域文化和校史文化.案例研究表明,我国大学文化特色建设方略可总结为"强化学科特色,融合地域文化,挖掘校史资源".所以学校在培育文化特色时,应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大力开发地方文化和校史资源,同时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特色发展战略,力争整合多种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3.
创业型大学对培育学科和创新型人才,体现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及为国家、社会建设注入动力与源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学校发展而发展的,走创业型大学之路的办学思路可以更好地促进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贯通。  相似文献   

14.
办学特色体现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竞争力。我校积极开展办学特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推进办学特色建设,着力于将办学特色建设由强化人才培养特色向建设学科特色和管理特色延伸,形成以学科特色为龙头、人才培养特色为落脚点、管理特色为支撑的办学特色体系。  相似文献   

15.
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以信息技术为特色,工科门类为主体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针对学校的学科特点,提出了立足于信息领域,紧紧围绕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交流学术的办学原则。  相似文献   

16.
内涵发展阶段,高职教育应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特色积淀与彰显为重点,回归教育本质,注重职业素质养成,重视高职文化与育人文化生成,凸显其文化影响力与吸引力。在对高职教育价值取向和理性追求解析基础上,系统审视内涵发展视域中高职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犹如办学的灵魂,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思路、办学特色等是办学理念的延伸和载体,共同构成办学主体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如何办好学校"的深层次理性思索。  相似文献   

17.
加强学科建设打造特色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水平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我校加快学科建设进程,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努力打造特色学科,促进教学和科研共同发展,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命线,是一所大学的优势所在,专业办学特色更是一个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会计本科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方面与时俱进,逐步形成了特有的教学风格,有效提高了本科教育质量。本文试图探索会计专业办学特色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特色是学校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教育创新的切入点。兰州一中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为文化建设特色、德育建设特色、教学特色建设、队伍特色建设、艺术体育特色建设、教育科研特色建设等几个方面。长期特色办学实践表明,学校特色是发展变化的,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需要不断开发和完善,特色办学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申彩芬  陈娜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16(6):103-106,114
特色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石家庄经济学院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所经、管、工、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面向国土资源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明确办学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办学特色,形成“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目前,学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采取措施,坚持特色,逐步形成以质量工程为抓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的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