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陈冰 《医疗保健器具》2009,16(10):60-60
目的加强儿科多重耐药菌病儿的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对儿科收治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儿进行病原学检查,对属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儿进行干预,建立预防和控制措施,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建立监督和处罚制度。把零宽容理念应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中。结果通过对属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儿进行干预,加强消毒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了患者及医疗安全。结论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制度,提高基本感染控制措施的执行力,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儿科治疗中心患者多重耐药菌防控方法。方法:通过加强感染患者标本病原学监测和强化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有效防控感染。回顾性分析我院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405例的临床资料,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405例中,检出感染多重耐药菌34例,检出率8.4%,经治疗和预防与控制,痊愈出院33例。结论:对患儿实施严密监测及采取科学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对于预防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红丽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1987-1989
目的探讨新颁布的综合防控干预措施对儿科病房多重耐药茵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病房2011年1至6月收治的46例多重耐药茵感染患儿进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建立监督和处罚制度,把“零宽容”理念应用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防控措施设为观察组;将2010年8至12月份儿科病房多重耐药茵感染的53例患儿实施常规管理的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t=5.672,P〈0.01),降低了交叉感染率(校正x2=4.427,P〈0.05)。结论实施综合防控干预措施可明显减低交叉感染.缩短住院时间,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发生和医院感染暴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褚璇 《智慧健康》2022,(9):75-77
目的 探讨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及防控效果。方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016年12月重新修订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管理制度,归纳总结现行防控措施,评价制度修订前、后我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评价防控效果。结果 管理制度修订后,我院2017~2019年度医院感染患者数分别为202例、197例和16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占比依次为8.91%、8.12%和6.26%,均较制度修订前明显降低。结论 通过修订医院感染防控相关工作制度,采取多手段加强对防控管理,我院近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院内传播、保障患者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MDRO)医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建立监测系统,进行MDRO感染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例,研究管理对策,实施过程干预。结果:临床科室送检标本1200人次,1906例次,微生物实验室检测报告阳性菌株173例,多重耐药菌63株,63株耐药菌标本源自10个科室29例患者。结论: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及监测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防止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日前,卫生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并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医疗机构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妇科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防止引起院内感染爆发。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3月妇科住院7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多经过手术治疗及侵入性操作,机体免疫力下降,抗感染能力差。病原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介导的大肠埃希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根据本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制度及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和接触隔离,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管理,7例患者均达到解除隔离标准,未造成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的建立及管理,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方法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筛选检验数据,对符合多重耐药菌筛查条件的数据进行处理,经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控。结果通过多重耐药菌监控系统的管理,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结论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能有效提高多重耐药菌的监控水平,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中开展防控策略的具体方法以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诊的多重耐药感染患者资料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出现原因,制定预防以及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措施,利用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提高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手卫生,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医疗废物等进行规范处置等防控策略。结论:通过开展有效的防控策略,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获得了理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规范有序,保障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某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的临床分布及特征,为制定医院感染管理防控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10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住院患者,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使用的表型确认试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结果 10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检出例数最多,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发生耐药率均在10%以上。结论 建立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循证感控,可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加强细节管理,有效对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交叉感染进行预防与控制.方法 加强医务人员预防控制教育与技能培训;建立耐药菌报告及反馈制度;实施有效的隔离、清洁和消毒措施;加强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的预防控制干预;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结果 2010年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患者为238例,感染率为21.0%,2011年为182例,感染率为17.3%;由于医务人员提高了对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的认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多药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重点科室交叉感染率明显降低,未出现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结论 加强在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中的细节管理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管理措施落实效果,防止多重耐药菌扩散,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以某院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982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健全管理组织,落实危急值管理,多部门协同管理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对干预措施落实前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措施落实后,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架构,落实多重耐药菌报告制度,加强手卫生管理,强化诊疗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等一系列干预措施,提高了医护人员感控意识,使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和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提高了医疗质量,促进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ICU收治的49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整理。结果45例患者好转后转科,4例患者自动出院。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卫生消毒,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等多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多药耐药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预防和控制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分析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对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认识不足、相关知识缺乏、手卫生依从性低和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等,是影响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原因.结论 必须加强医院感染意识,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基层医院发生多药耐药菌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信息化监测模式在提高医院多重耐药菌防控水平的作用。 方法 基于医院基础信息系统构建多重耐药菌信息监测管理系统,获取医院多重耐药菌相关数据资料,同时落实集束化干预措施,并比较干预前后多重耐药菌防控指标。 结果 医院在实施信息化监测管理后,接触隔离医嘱开具及时率从57.87%上升到9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820,P<0.001);多重耐药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执行率均比信息化监测管理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由0.31%下降到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76,P<0.001)。 结论 实施信息化监测模式能够提高全院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的多重耐药菌防控水平以及精准化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张莹  荣嵘  刘平 《中国卫生产业》2014,(2):178+180-178,180
目的探讨实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在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中的成效。方法通过比较实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前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变化,评价防控措施的效果。结果我院2013年1—6月份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低于2012年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水平(c2=18.48,P〈0.05)。结论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一系列防控措施可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落实对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的效果。方法 2012年,在全院范围内加强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的落实,并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与全年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两者间的关联。结果通过监测与追踪,医院多重耐药菌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持续好转;下半年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0.29%,119/41 579)较上半年(0.49%,186/38 252)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5,P0.01)。结论持续多重耐药菌监测与追踪有助于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并能有效减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控制中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医院ICU收治的7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患者827例作为干预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干预组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各项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和患者病情转归。结果干预组827例患者发生感染75例,感染率为9.07%,发生例次感染9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1.25%。对照组758例患者发生感染96例,感染率为12.66%,发生例次感染116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5.30%。两组患者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14,5.689;P=0.023,0.018);干预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4.23%(35/827)低于对照组的8.71%(66/7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5,P0.001);干预后各项防控措施:戴手套、穿隔离衣、物品专用、转科告知的依从性,医生、护士及护工的知晓率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MDRO感染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MDRO感染患者治疗的转归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对预防和控制ICU中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循环法在提高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医院2017年3月-2017年8月多药耐药菌感染病例预防控制措施执行情况,2017年9月-2018年2月运用PDCA循环法干预多药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对比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执行率。结果 PDCA循环法实施前后,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执行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总执行率从69.76%提高至86.36%。结论 PDCA循环法应用后,完善制度、梳理流程、规范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医院住院患者多药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执行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