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芩兰口服液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Th1/Th2、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C3),Th1/Th2相关因子:白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NF-γ),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第一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临床症状(发热、咳嗽、湿啰音、气促、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06%vs 79.37%,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IgA、IgG、IgM、C3、IL-2、INF-γ、FVC、PEF、FEV1水平均上升,IL-4、IL-10、CR...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短波加川芎嗪雾化吸入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超短波加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组(超短波组)34例和单纯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组(吸入疗法组)34例,疗程为2周。另选本院无吸烟史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于入院第1天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进行症状体征评分,记录无症状天数、β2受体激动剂吸入量,测定肺功能指标,包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3组均抽取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4和IFN-γ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患者血清IL-4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下降,FEV1、FEV1%、PEF升高,血清IL-4水平、IL-4/IFN-γ比值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超短波组上述各指标变化更明显,与吸入疗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IFN-γ水平虽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加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哮喘IL-4合成,从而抑制TH2细胞亚群优势反应和调节免疫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h17、Th9 细胞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7 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3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将哮喘患者分为间歇与轻度持续组20 例,中度持续组25 例和重度持续组22 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完成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值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PBMC 中CD3+ CD8- IL-17+ 、CD3+ CD8- IL-9+细胞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哮喘患者Th17、Th9 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中重度哮喘患者Th17 及Th9 细胞水平显著高于间歇与轻度哮喘组(P<0.05),而间歇与轻度哮喘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 及Th9 细胞的表达均与FeNO 值正相关(r 值依次为0.501、0.438;P<0.05),与ACT 评分、肺功能FEV1、FEV1/ FVC 及PEF 负相关(r 值依次为-0.441、-0.362;-0.307、-0.377;-0.419、-0.411;-0.428、-0.24;P<0.05),同时Th17 与Th9 细胞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率正相关(r 值为0.443,P<0.05)。结论:Th17、Th9 细胞在哮喘患者中高表达,具有协同致炎作用,且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提示Th17 及Th9 细胞对哮喘患者病情评估有潜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病毒性肺炎患儿应用炎琥宁的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辅助性T淋巴细胞(Helper Tlymphocytes,Th)1/Th2及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就诊于我科的97例病毒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8例患儿口服磷酸奥司他韦颗粒30-75 mg bid进行治疗,观察组49例患儿联合静脉滴注炎琥宁注射液10 mg?kg-1 qd进行治疗.治疗5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采用分析式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h1/Th2、Th17/Treg等细胞免疫相关指标;采用肺功能测试仪检测最高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TNF-α、hs-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CD4+/CD8+、Th1/Th2均高于对照组,Th17/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PEF、FVC、FEV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能够减轻病毒性肺炎患儿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呼吸功能,且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我院自拟定喘化痰方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39).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粉吸入剂Bid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我院自拟定喘化痰方进行治疗,治疗2 w后,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价患者哮喘控制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气粗息涌,胸膈烦闷,呛咳频繁)以及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结果:治疗2 w后,观察组ACT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气粗息涌、胸膈烦闷、呛咳频繁等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FVC、PEF、FEV1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定喘化痰方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优良,有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服苏黄止咳胶囊.两组连续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潮气量(Tidal volume,VT)、呼气流速峰值(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白介素(Interleukin,IL)-2、IL-10、IL-1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显著,并改善肺功能,调节Th1/Th2细胞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IL-10、CRP、IgE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另选取5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测定受试者肺功能及血清IL-10、CRP、IgE水平,分析不同临床时期、不同病情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10水平及FEV1、PEF明显降低,血清CRP、Ig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血清IL-10水平及FEV1、PEF均明显小于临床缓解期组,而血清CRP、Ig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轻度、中度、重度支气管哮喘组血清IL-10、CRP、IgE和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IL-10水平及FEV1、PEF逐渐降低,而血清CRP、IgE水平逐渐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0与FEV1、PEF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血清CRP、IgE与FEV1、PEF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且血清IL-10与CRP、IgE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0.05),血清CRP与IgE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期气道炎症加重,血清CRP、IgE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各指标水平与患儿病情与转归关系密切,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病情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哮喘宁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通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儿科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间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59)与对照组(n=57).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初始一次给予2 mL,给药间隔时间为6-8 h;病情稳定后剂量减半,次数变更为1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哮喘宁颗粒(年龄≤5岁,5 g加水冲服;5-10岁,10 g加水冲服;10-14岁,20 g加水冲服;每日早晚两次).于治疗前、治疗2 m后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患儿血清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血清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评估患儿的哮喘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VC、FEV1高于对照组,PEF变异率低于对照组,IL-4、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哮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宁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Th17/Treg在中性粒细胞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支气管中性粒细胞哮喘患者50例,记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例,记为对照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急性期及对照组Th17细胞、Treg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2、IL-21、IL-17、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计算Th17/Treg.比较两组患者Treg细胞、Th17细胞、Th17/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急性期Treg细胞、Th17细胞、Th17/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评估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ACQ),分析中性粒细胞哮喘患者ACQ评分与Treg细胞、Th17细胞、Th17/Treg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h17细胞、Th17/Treg、IL-22、IL-21、IL-1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reg细胞、IL-10、TGF-β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期Th17细胞、Th17/Treg、IL-22、IL-21、IL-17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期Treg细胞、IL-10、TGF-β1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P<0.05).支气管哮喘患者ACQ评分与Th17细胞、Th17/Treg呈正相关(P<0.05),与Treg细胞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健康人群、中性粒细胞哮喘急性期及缓解期中Treg细胞、Th17细胞、Th17/Treg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存在差异,可作为中性粒细胞哮喘诊断、病情判断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细胞趋化因子受体5(cell chemokine receptor 5,CCR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对免疫Th17、Treg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组(n=72)、重度支气管哮喘组(n=48),选取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CR5、eotaxin含量,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外周血Th17/Treg等T细胞亚群分布。同时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FEV_1)及FEV_1/FVC比值(FEV_1/FVC%)。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CCR5、eotaxin水平与Th17/Treg比值的关系。结果重度及轻中度哮喘组患者血清CCR5、eotaxin、IL-6及IL-17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重度哮喘组患者高于轻中度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及轻中度哮喘组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reg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哮喘组上述指标和轻中度哮喘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及轻中度哮喘患者肺功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哮喘患者CCR5及eotaxin水平与Th17细胞百分比及Th17/Treg比值呈明显正相关性,而与Treg细胞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随着哮喘严重程度增加,患者肺功能下降,且CCR5水平及eotaxin水平增加,促进Th17细胞百分比增加,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Th17/Treg比值失衡,免疫功能紊乱,哮喘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索拉菲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5例患者行索拉菲尼联合TACE治疗,纳入观察组,47例患者行单一TACE治疗,纳入对照组。于治疗12周后评价患者客观有效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远期疗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AFP、VEGF水平,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ORR及DCR分别为25.53%和63.82%,观察组患者为40.00%及78.18%,观察组DCR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患者2年累计生存率及中位PF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VEGF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皮疹、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索拉菲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显著提高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降低血清AFP及VEGF水平,较单一TACE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单采血小板来源外泌体提取和鉴定的常见影响因素,为后续开展单采血小板来源外泌体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超速离心法分离提取单采血小板来源外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Western Blotting验证提取产物;利用BCA试剂盒测定外泌体总蛋白浓度。结果 5天组外泌体蛋白浓度(1822.2±11. 4μg/mL)明显高于1天组(775. 7±11. 5μg/mL),P <0.001;未冻存组蛋白浓度(1822.2±11.4μg/mL)明显高于不含DMSO冻存组(1153.6±2.6μg/mL)和含5%DMSO冻存组(1403.4±6.1μg/mL),P<0. 001。结论单采血小板来源外泌体含量随标本保存时间延长逐渐增加;冻存处理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外泌体提取产量和影响其形态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科住院并手术的胃癌患者,共1023例符合纳入标准。根据ROC曲线确定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及评分标准对F-PLT进行评分,分为F-PLT 0分、1分、2分三组;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FIB、PLT、F-PLT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是否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的关系。并用Cox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 FIB与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性别、病理类型无显著差异(t=-0.687、0.344,P=0.495、0.734);(2)PLT与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t=-0.372、0.358,P=0.711、0. 721);(3) F-PLT评分与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X^2=2.078、0. 445,P=0.085、0. 274);(4) F-PLT 2分4年生存率显着低于F-PLT 0-1分的患者(P <0.05)。结论血浆FIB、PLT水平对诊断胃癌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s-CRP、IL-6、IL-18、TNF-α和TGF-β1在Ig A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1月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g A肾病患者71例,根据病理Lee氏分级的结果将Ig A肾病组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Ⅰ级+Ⅱ级)32例,中度组(Ⅲ级)17例,重度组(Ⅳ级+Ⅴ级)22例;同时选取35例健康对照。检测各组血清Scr、Urea、CysC和尿UTP水平及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IL-18、TNF-α和TGF-β1水平,并比较各炎症因子与Scr、Urea、CysC和尿UTP的相关性。结果 Ig A肾病患者各组血清hs-CRP、IL-6、IL-18、TNF-α和TGF-β1水平逐渐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疾病进展,重度组各炎症因子水平与轻度组和中度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炎症因子与Scr、Urea、CysC和尿UTP呈正相关(P<0.05)。结论炎症介质可以监测肾损伤程度,炎症损伤与Ig A肾病进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L)对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MC)表达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为TPL应用于狼疮肾炎的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MMC随机分为空白组、IFN-γ刺激组、TPL干预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检测各组中IP-10 m RNA相对表达量;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P-10分泌量;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JAK/STA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JAK1、JAK2、STAT1及其磷酸化蛋白p-JAK1、p-JAK2、p-STAT1,以及IFN-γ受体(IFN-γRβ)和JAK/STAT1信号通路负反馈调节蛋白SOCS1的表达情况。结果 1)MMC经不同质量浓度(2、4、8、10 ng/ml)TPL预处理2 h后再加入IFN-γ共同作用24 h,IP-10 m RNA相对表达量与刺激组相比分别下降45.35%、65.40%、89.76%和94.72%(P均<0.01);IP-10蛋白分泌量分别下降了5.21%(P=0.531)、54.70%(P<0.01)、87.17%(P<0.01)和92.45%(P<0.01)。2)MMC经TPL预处理40 min后再加入IFN-γ共同作用20 min,JAK1、JAK2、STAT1蛋白磷酸化水平与刺激组相比明显降低(PJAK1<0.01、PJAK2<0.01和PSTAT1<0.05)。3)MMC经IFN-γ刺激后,IFN-γRβ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经TPL干预后,IFN-γRβ蛋白表达水平与刺激组相比明显减少(P<0.01)。4)IFN-γ刺激MMC后,SOCS1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小幅升高(P<0.05);而经TPL刺激后,SOCS1蛋白表达与刺激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 TPL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1信号通路,从而下调IFN-γ诱导的MMC表达IP-10;抑制IP-10表达,减轻或阻止炎症反应,有望成为TPL治疗狼疮肾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145(microRNA-145,miR-145)、miR-29与miR-217检测在膀胱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经穿刺或术中病理切片确诊的膀胱癌患者80例,同期收取80例膀胱炎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PCR,RT-PCR)仪对血清miR-145、miR-29与miR-217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癌患者血清miR-145、miR-29和miR-217表达水平(检测结果经负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显著低于膀胱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P<0.05),而膀胱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血清miR-145、miR-29和miR-21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45、miR-29与miR-217表达水平与膀胱癌淋巴结转移及TNM分级呈线性关联(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45、miR-29和miR-217在区分膀胱癌与膀胱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1.3%/82.9%、82.7%/89.7%和77.2%/83.3%;而联合三者后在区分膀胱癌与膀胱炎患者和健康对照的灵敏度显著提高,达到91.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后,血清低miR-145、低miR-29和低miR-217是膀胱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低miR-145、低miR-29和低miR-217水平对膀胱癌的诊断以及在评估膀胱癌患者发生肿瘤远处转移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长期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性贫血、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CRF患者95例,依据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透析时间>4个月,n=55)、对照组(透析时间在2~4个月,n=40),比较两组透析前、透析结束时肾功能[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UA)、血肌酐(Cr)、肾损伤分子1(KIM-1)]、肾性贫血相关指标[铁调素、铁蛋白(S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红蛋白(Hb)]、营养状态[总蛋白(TP)、白蛋白(Alb)、钙磷含量]、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两组透析后血清β2-MG、UA、Cr及尿液中KIM-1水平均下降,观察组透析后各指标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两组肾性贫血、营养状态指标基本改善,但观察组透析后铁调素、EPO、Alb不升反降,且观察组铁调素、SF、EPO、Hb、TP、Alb、钙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而磷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透析后观察组血清IL-6、hs-CRP、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较好改善CRF患者肾功能,纠正其肾性贫血、营养不良状态,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但长期透析治疗可能加重肾性贫血及不良营养状态,应规范透析治疗方案,在透析期间加以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中PD-1、TPS与Ferritin水平联合检测在非小胞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共收治7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组),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此期间在我院行健康体检正常人群(n=70)作为对照人群(正常组)。比较上述二组受试者血清PD-1、TPS与Ferritin水平,并对单独或联合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D-1、TPS与Ferritin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②非小细胞肺癌组患者组内进行比较,该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D-1、TPS与Ferritin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③PD-1、TPS与Ferritin均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有关,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④与单独检测比较,联合检测PD-1、TPS与Ferritin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最高(P <0.05),且此时ROC曲线面积最大。结论联合检测PD-1、TPS与Ferritin能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准确度与灵敏度,并增强其诊断特异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对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全身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纤支镜肺泡灌洗联合振动排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检查记录治疗前后血气指标、肺功能情况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71.11%( P <0.05)。观察组PaO2 和SaO2 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 水平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FEV1、FEF和DLC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HMGB- 1和sTREM- 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BAL联合振动排痰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状态及肺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艾滋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艾滋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至2017年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艾滋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合格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回顾性分析病原菌的分离情况,采用Whonet 5.6软件对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共检验1239例艾滋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合格痰液及肺泡灌洗液标本,去除同一患者的重复培养结果后,共培养阳性135例(痰液93例,肺泡灌洗液42例),阳性率10.89%。包括细菌121例(89.6%),酵母菌11例(8.1%)和双相真菌3例(2.2%)。其中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31例(22.9%),非结核分支杆菌16例(11.85%),革兰氏阴性菌58例(43.0%),革兰式阳性菌16例(11.9%)。革兰氏阴性菌中排名前五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11例),大肠埃希氏菌(10例),肺炎克雷伯菌(8例),鲍曼不动杆菌(7例),阴沟肠杆菌(6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但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是100%和62.5%,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4.4%。然而,7例鲍曼不动杆菌全部为泛耐药菌株,除对多粘菌素B敏感外,对所有抗菌药耐药。真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敏感。结论艾滋病合并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并且耐药现象明显,尤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应当引起极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