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最近研究表明,使用大剂量正规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仍有50%的患者会出现血管、眼神经及肾脏的并发症。而作者在利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过程中发现患者合并的糖尿病症状消失,这是否提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呢?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既往做过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其中合并糖尿病4例。4例患者基础疾病分别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均为环磷酰胺/全身照射,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均采用环孢菌素A+短程氨甲喋呤,移植前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进行血糖控制。结果与结论:4例患者均造血恢复,移植物证据检测为供者植入,在移植后4-6个月患者血糖均恢复了正常(脱离降糖药物及胰岛素治疗),1例患者1年后死于白血病复发,其余3例患者随访至今血糖稳定。  相似文献   

2.
背景: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白血病为难治白血病,临床疗效差,缓解率低,生存期短,因此探索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极为重要。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1例,先后予2个疗程地西他滨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观察临床疗效、地西他滨的毒副作用及移植相关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经2个疗程地西他滨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并发感染,该患者再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获得无病生存213 d,移植过程中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肺部感染。结果提示地西他滨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白血病获得良好效果,毒副作用及相关并发症可控制,为临床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背景:HLA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目的:评价HLA相合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2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HLA相合同胞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预处理方案为BU+CY方案或CY+TBI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采用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短程甲氨蝶呤。 结果:最短随访2个月,最长随访80个月。患者均获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 L-1的时间为10~18 d,血小板≥20× 109 L-1的时间为10~37 d。主要并发症:感染败血症12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带状疱疹病毒感染3例,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0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1例,出血性膀胱炎4例。至随访结束,17例无病生存,8例死亡。提示HLA相合同胞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的主要方法,但经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仍面临着复发的风险,髓肉瘤为一种罕见的髓外复发方式,且临床疗效差,因此了解髓肉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十分必要。 目的:分析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髓肉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心膈角髓肉瘤患者1例,先后予手术切除肿块、化疗、放疗等联合方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和生存情况。 结果与结论:患者在2个疗程的化疗过程中出现了败血症、真菌性肺炎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之后接受了纵隔放疗,髓肉瘤未再复发。无病生存25个月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髓肉瘤罕见且临床表现多变,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确诊。可采用手术、化疗、放疗、二次移植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方法,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背景: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以治愈Ph+白血病有效方法,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种高度特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在Ph+白血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联合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2例Ph+白血病的疗效并文献复习。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5 d和18 d;发生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7例,Ⅲ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局限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7例,广泛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无白血病存活率为67%,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5%。行HLA匹配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者的总体存活率为75.0%。平均无病生存8.5个月(7-17个月),BCR/ABL转阴时间2-5个月。亲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白血病,具有降低移植前白血病细胞负荷,抑制残留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供者完全嵌合状态的转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外有报道显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率及总生存期相当,但两种疗法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及治疗费用方面的差异报道较少。 目的:回顾性分析同胞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 方法:入选2004-07/2010-10在南京鼓楼医院血液科行同胞HLA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例及行免疫抑制疗法的16例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每3个月定期进行随访。 结果与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在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脱离输血时间,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及治疗后12个月完全缓解率均优于免疫抑制疗法组,但治疗后12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与免疫抑制疗法组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6%与81.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及功能健康状况均提示良好,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背景: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重、病死率高,需快速恢复造血功能,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一线治疗方案,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首选,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替代治疗方案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21年7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8例,接受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16例。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预处理方案为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方案。同胞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素联合短程甲氨蝶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此基础上增加吗替麦考酚酯。结果与结论:①2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有2例患者预处理期间死于严重感染,其余22例均达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2.5(10-18)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4.5(10-26)d;②22例植入成功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8例(36%),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累计发生4例(18%),Ⅲ/Ⅳ度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③18例患者存活,6例患者死亡,5年预计总生存率为74%;④结果表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同胞全合供者作为首选,无同胞全相合供者时可选择单倍体相合供者作为替代。  相似文献   

8.
背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率下降与移植物被排斥及白血病复发密切相关,常规骨髓细胞学检查、染色体检查、流式细胞学检查等均不能敏感特异地监测嵌合率。 目的:验证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异性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X、Y 性染色体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序列特异性bcr/abl融合基因,以骨髓细胞学检查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3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共复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查7次。4次骨髓细胞学检查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查均完全相符,另外3次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完全缓解,而荧光原位杂交检查能检测到少量异常信号,证实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法较骨髓细胞学具有显著优越性,能动态敏感、特异地检测嵌合率。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细胞移植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6.021  相似文献   

9.
背景:感染肝炎病毒的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存在拉米夫定等核苷类似物的耐药、药物持续时间、丙型肝炎病毒的靶向治疗等问题。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肝炎病毒再激活的预防措施。方法:河南省人民医院2005-01/2008-07收治的5例感染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的白血病患者,均经锁骨下静脉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回输的单个核细胞数量为(8.6~19.3)×108/kg,CD34+细胞数量为(5.1~15.4)×106/kg。例1于初次诱导缓解化疗时开始应用拉米夫定,7个月后加用恩替卡韦,3个月后乙型肝炎病毒DNA降至1.02×103U/mL,此间白血病复发,再次缓解后进行移植。例2于诊断明确后给予格列卫+拉米夫定,2个月后乙型肝炎病毒DNA降至1.0×103U/mL进行移植。例3于诱导缓解化疗开始应用拉米夫定,10周后乙型肝炎病毒DNA降至1.0×103U/mL,巩固化疗结束后移植。例4于CR1期移植,干细胞输入前1d给予拉米夫定。例5于CR1期移植。检测5例患者的病毒复制及肝功能状态。结果与结论:5例患者均完成9个月随访,全部获造血功能重建,均未发生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均未出现病毒复制增加或肝功能损害。例1在移植后单用恩替卡韦6个月后停药,例2于移植后8个月停用拉米夫定,例3、例4于移植后6个月停药,移植后4例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均持续小于1.0×103U/mL。例5丙型肝炎病毒RNA持续1.0×103U/mL。拉米夫定可以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在拉米夫定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恩替卡韦可以实现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0.
背景: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与膜性肾病发病关系密切。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断移植物抗宿主病。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膜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 结果与结论:患者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白蛋白血症等肾病综合征特征,同时眼干、口干等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表现加重。肾脏病理诊断为膜性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他克莫司及雷公藤等治疗4个月后尿蛋白转阴,临床症状改善。随访3年病情无反复,生活质量好。提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肾脏损害是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一种特殊表现,加强免疫抑制治疗后转归良好,肾脏病理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膜性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肾活检;免疫抑制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6.022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PLGA纳米颗粒提高CD16-MUC1双特异性抗体的抗肿瘤功能及稳定性。方法利用原核生物表达的方法制备CD16-MUC1双特异性抗体,并利用可降解材料PLGA纳米颗粒偶联,然后利用NK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实验来检测其功能。结果成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D16-MUC1双特异性抗体,并经PLGA纳米颗粒偶联得到稳定性和功能均更优的双特异性抗体。结论经纳米颗粒偶联后的CD16-MUC1可提高其抗肿瘤功能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实体瘤治疗后继发白血病也称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reatment-related leukemia),随着对于癌症患者治疗关注度提高,化疗药物的剂量、种类以及联合用药都在不断变化。癌症患者的生存率也有所提高。随之TRL群体也在逐渐增多。我院自2018年至2019年相继发现2例确诊实体瘤继发白血病患者,由于不同原因未能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及遗传学等相关检查,但根据患者病例资料及外周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学分析初步诊断为TRL。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的脑控轮椅(brain-controlled wheelchair,BCW)能够为无法通过四肢操控轮椅运动的严重肢体残疾或运动障碍患者提供辅助,满足日常移动或出行需要。本文以兼顾系统性价比和准确率为研究目的,采用便携脑电放大器,搭建一个基于Matlab环境的BCW系统,并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首先搭建一个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的BCW系统,系统主要包括脑电刺激、采集与处理,以及轮椅控制两大部分,用户无需长期训练即可通过脑电控制轮椅的运动状态。然后招募3名健康受试者进行系统分类准确率验证实验和预设路径控制验证实验。其中,分类准确率验证实验要求受试者按照语音提示指令,注视对应刺激闪烁块以得到分类结果;预设路径控制验证实验要求受试者完成3个轮椅既定路线控制任务。实验后填写问卷调查衡量本系统的控制难度、受试者舒适度和疲劳程度。结果比较提示指令与分类结果得到系统分类准确率为97%±1%。路径控制实验中受试者均能控制轮椅按照预设路径运动到目的地,且获得用时、实际路径长度、命令个数、时间优化率、路径优化率等指标。结论本文搭建的基于Matlab环境的SSVEP-BCW系统分类准确率较高,控制效果和控制舒适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HBV 前基因组RNA(pgRNA)在HBV相关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0例慢性乙型肝炎、54例乙肝肝硬化和44例HBsAg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样本,进行HBsAg、HBeAg、HBV DNA和HBV pgRNA检测。结果 血清HBV pgRNA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中的中位数分别为7.08、5.16 和4.08 log copies/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43, P <0.001)。在HBeAg阳性患者中,HBV pgRNA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中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64, P <0.001);且血清HBV pgRNA水平与血清HBV DNA、HBsAg水平及HBeAg滴度呈正相关。而在HBeAg阴性患者中,血清HBV pgRNA水平与血清HBV DNA、HBsAg水平及HBeAg滴度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HBV pgRNA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逐渐降低,且与HBV DNA、HBsAg水平及HBeAg滴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PCI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MPO和L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唐山市第五医院和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救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并发抑郁症将其分为PCI术后抑郁组和PCI术后非抑郁组。检测124例受试者血清BDNF、MPO和LP水平。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并探讨血清BDNF、MPO和LP在PCI术后抑郁患者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结果 PCI术后非抑郁组患者血清BDNF、LP水平和受教育时间均高于PCI术后抑郁组患者,血清MPO水平低于PCI术后抑郁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BDNF <5.63ng/mL、LP <9. 83μg/L和受教育时间<9.22年为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抑郁症的危险因素。PCI术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LP水平与HAMD评分均呈负相关。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BDNF、LP水平高于治疗无效组患者,血清MPO水平低于治疗无效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NF和BDNF+MPO+LP评估PCI术后抑郁患者疗效的价值较高。结论 BDNF、MPO、LP和受教育时间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并发抑郁症密切相关。检测血清BDNF、MPO和LP水平有助于了解PCI术后并发抑郁症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液中性粒细胞胶原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rinary 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u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及尿白介素18(IL-18)联合检测在评价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治疗效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50,CRRT标准治疗),检测患者入院后0、12、24、48h时尿液uNGAL、sCys-C和IL-18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及病死率。结果不同时间点,观察组和对照组根据不同的临床分期RISK(Ⅰ期)、INJURY(Ⅱ期)、FAILURE(Ⅲ期)比较可得,患者12、24、48 h内uNGAL、sCys-C和IL-18水平显著低于Oh(P <0.05)。相同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12、24、48 h内uNGAL、sCys-C和IL-18水平显著降低(P <0.05)。通过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尿液uNGAL、sCys-C和IL-18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erson相关系数为正值,P<0.05。3项生物学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联合检测、uNGAL、sCys-C和IL-18。并联试验灵敏度为92.0%,串联试验特异性(采用)为95.0%,显著高于各单项生物学标志物检测(P <0.05)。结论 CRRT标准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尿液中uNGAL、sCys-C和IL-18水平;尿液uNGAL、sCys-C和IL-18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Beckman AU5800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 C)所用试剂盒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参考卫健委发布的WS/T 492- 2016、WS/T 408- 2012及WS/T 402- 2012行业标准,选用异常和正常两个水平的质控品验证sdLDL- C试剂盒的测量精密度,选取尽量接近临床高值的样本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样本验证sdLDL- C试剂盒的线性范围,选取本院正常体检人群进行参考区间验证。结果 2个水平质控品的实验室内变异系数( CV )分别为4.84%和4.79%,符合试剂盒宣称的不精密度。对线性范围实验未发现离群点,一次多项式 Y =0.491 X -0.383为最适多项式。生物参考区间验证无离群点,实验结果显示所有数据均落在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范围内。结论该sdLDL- C试剂盒检测的精密度符合厂商宣称值,sdLDL- C浓度在0.103~2.038mmol/L范围内为线性范围,厂家提供的生物参考区间可被本实验室直接引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蛋白质磷酸化是通过激酶催化特定位点把磷酸基转移到底物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的过程,是研究蛋白质活力及功能的重要机制。目前已鉴定的数千个磷酸化位点大多缺失激酶信息,为此本研究提出基于PU-learning的磷酸激酶预测算法,通过迭代标记磷酸位点,可以准确预测催化磷酸肽的磷酸激酶。方法首先该算法以PU-learning为框架,利用最大熵方差对不同种类的磷酸激酶自动筛选最佳阈值,从而提取每条磷酸肽上潜在的磷酸化位点,然后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磷酸化位点对应的激酶,最后通过五折交叉验证该算法在Phospho.ELM数据库上的预测性能,并与现有算法对比。结果该算法的交叉验证特异性和灵敏度比现有最好算法在单个数据集上最高提高4%及10%,其预测Phospho.ELM中数据准确度达到79.52%。结论基于PU-learning的磷酸激酶预测算法显著优于现有算法,且可以准确预测Phospho.ELM数据库中未知激酶信息的磷酸肽,在磷酸化实验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对癫痫患儿血清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分别服用上述四种药物的癫痫患儿和成人癫痫患者各180例,并随机选取性别年龄匹配的儿童和成人健康对照,测定其血药谷浓度时的血清钠水平。结果服用卡马西平的患儿,其血药浓度谷水平时的血清钠浓度均显著低于小儿对照组、服用苯巴比妥的小儿癫痫组和服用卡马西平的成人癫痫组(P <0. 05)。服用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钠的小儿癫痫患者,其血药浓度谷水平时的血清钠浓度与小儿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用卡马西平的患儿,其血药浓度谷水平时的血清钠阳性率(低于生物参考区间下限)均显著高于表面健康对照组和其他药物组和成年癫痫患者(P>0.05)。当血清钠离子浓度截断值为132.1 mmol/L时,对小儿癫痫的高血清卡马西平具有较好的诊断效率(灵敏度为83. 70%,特异性为87.6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服用卡马西平的小儿癫痫患者,在用药期间,除应监控血药浓度外还应密切关注血清钠的变化趋势,以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免疫功能变化及意义。方法按照肺部影像学检查将67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分为大叶性肺炎组及支气管肺炎组,另择同期于我院门诊查体的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试者免疫水平。结果肺炎组患儿免疫球蛋白IgG、IgM及补体C_3、C_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大叶性肺炎组IgG、IgM、C_3水平显著高于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炎患儿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 <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 <0.05);肺炎组患儿白介素-2(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大叶性肺炎患儿降低或升高幅度显著大于支气管肺炎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在MPP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临床上可根据相关免疫指标水平进行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