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羊河灌区作为石羊河流域内较缺水的自流灌区,从2007年开始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全面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在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总结经验,分析一些影响协会规范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问题,以供今后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规范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2.
西营灌区是凉州区第一个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试点的灌区,自2004年建立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以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简要回顾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取得的一些成效,指出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和解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彬  陈永军 《治淮》2008,(6):44-44
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水库灌区是全国大型灌区。自2002年起,雪野灌区将灌区节水改造与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相结合,在全灌区范围内逐步推广“灌区+用水户协会+农民”的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新模式。目前共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5个,遍及5个乡镇、100个村。  相似文献   

4.
漳河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绩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漳河灌区55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及其范围内201户和10个村、组,19个非农民用水户协会范围内的村组及其范围内49户用水户.40个与农民用水户协会相关的管理单位的调查,对漳河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绩效进行了评价.总的来说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立取得了许多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全国第一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就诞生在湖北省漳河灌区。 漳河灌区是全国十大灌区之一,设计灌溉面积17.3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5.53万hm^2,属湖北省灌区之首。1995年6月16日,漳河灌区三干渠洪庙支渠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全国率先组建成立。11年来,漳河灌区已先后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67个,覆盖灌溉面积4.2万hm^2,涉及252个村46746户农户。漳河灌区自组建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以来,在末级渠系建设管理中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小型水利面临的组织者、建设者、管理者缺位问题,化解了灌区城镇生活与农业用水难题,体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深受灌区政府、水管单位和用水户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随着灌区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灌区大都采取了“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用水户”这一“参与式”的灌溉管理模式,将灌区部分工程交与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用水户协会按照协会章程,建立独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灌溉用水制度等各项运行管理制度,实行水务公开,财务收支公开,接受广大用水户的监督。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立,在工程维护、配水送水、多种经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推进了灌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但是由于用水户协会是一个新生事物,大部分灌区缺少这方面的管理经验,用水户协会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如何发挥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在大中型灌区探索一种以乡镇为单位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监事会、以支渠水文边界为单元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灌区村委会成立分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新模式,并阐述了当前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要消除的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8.
农民用水户协会(WUA)是参与式灌溉管理中一种先进灌溉管理模式.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毛不拉灌区与麻地壕灌区进行农民用水户协会改革,主要目的是通过在灌区末级渠系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立一套符合市场机制的供水和用水管理制度,让用水户参与灌区末级渠系的管理,推动灌区专管机构的体制改革,使灌区的渠道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使灌区能够经济自立,确保灌区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对托克托县的项目实施情况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在灌区灌溉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在近些年的实际运行中发现还存在经费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专职工作人员、运作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运作困难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助力灌区现代化建设,文章探讨通过以下途经解决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和监督,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农民用水户协会硬件建设现代化水平;专职专业,提高管理服务水平;规范化运行,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现代化;健全监督机制,促进农民用水户协会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民用水协会是近些年来在农村兴起的一种非营利性群众用水合作组织,其产生使得广大用水户能切身参与到灌溉管理事业中来,并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效益。但是当下的农民用水协会在实际运行及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陕西关中五大灌区的七个农民用水协会开展实地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民用水协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进程,铁山灌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文章对灌区的主要作法进行了探讨,对建立农民用水协会所取得的成效作了说明,对发展农民用水协会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加快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的四大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在灌溉农业地区推行的一种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实现用水户在灌溉管理上的充分参与。结合西电灌区涧沟川支渠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管理实践,总结了"协会"管理的成功经验与成效。  相似文献   

13.
黄镇坪 《中国水利》2014,(11):60-61
<正>为了加强灌区管理,充分体现农户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宁夏唐徕渠灌区在政府的引导下成立了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民参与灌溉管理改革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协会在农业用水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宁夏的灌区逐步走向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一、唐徕渠灌域农民用水户协会基本情况2004年,宁夏水利厅唐徕渠管理处在灌域内的青铜峡市瞿靖镇渔粮村和平罗县姚伏镇开展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试点工作。2005年,按照宁夏引黄  相似文献   

14.
1995年12月19日,湖南省第一个大型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铁山灌区长塘农民用水户协会正式成立。以此为基础,湖南省开始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特别是1998年以来,按照水利部"两改一提高"要  相似文献   

15.
用水管理体制是灌区管理工作的核心,农民用水协会是灌区用水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兴措施。以石津灌区为例,分析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研究了它的发展过程、运行机制和实施效果,讨论了用水协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总结了石津灌区用水协会的管理经验,对实现灌区末级管理的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均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北省漳河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其运行模式、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运行制约因素,提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有效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中军 《治淮》2009,(4):46-47
一、前言 目前,我国已有30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组建了2万多个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的农村人口有6000多万,管理的灌溉面积达到660多万公顷。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对增强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密切供用水双方关系、改善田间工程管理、改进田间灌排服务水平、促进节约用水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各地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水平不一,有的协会运作不规范,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加强和引导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建设是当前灌区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辛建军 《陕西水利》2009,(6):147-148
本文通过对段家峡水库灌区原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及对斗渠改制中农民用水协会与斗渠拍卖、管理两种方式的比较,论证了选择农民用水协会的理由.并以灌区两个用水协会的创建与运行为试点,提出了组建协会意义和运作效果.实践证明,在灌区推广用水户参与方式管理,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是符合灌区发展要求一种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玛河灌区农业水价承受力,对水价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推行农民用水户协会,乡(镇)水管站改革,加强末级渠系改造,要逐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使灌区发展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20.
组建用水户协会是灌区管理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用水户协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管理责任主体明确,自我管理,良性运行,有利于激发用水户的积极性,调动用水户的主人翁责任感,变"政府要我干"为"自己的事自己干",有利于用水户参与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有利于推动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有利于推进农村供水管理体制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有效措施.但用水户协会作为我国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在我国尚处于从起步到完善的阶段,其组建及运行中也不同程度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河北省石滓灌区是全省较早开展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试点,在用水户协会建设及运行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笔者现结合工作实践,对协会组建和协会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谈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