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某小学发生一起乙型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学校防控流感经验。方法对此次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部分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015年12月30日-2016年1月6日该班累计报告18例流感样病例,全部为学生,班级罹患率为45%。100%病例发生发热、咳嗽,50%病例发生咽痛。采集患者咽拭子10份,分离到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9株,阳性率为90%。结论确定此次流感暴发疫情为乙型(victoria)流感暴发。因此加强学校晨午检、缺勤制度,及早发现隔离病例,消毒和取消集体活动等是防控流感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颖 《中国校医》2021,35(8):589-592
目的 对一起校园内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从而明确诊断,有效防控流感疫情。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核实搜索病例,分析疫情特征;采集咽拭子标本,运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63例,罹患率为1.53%。63例病例分布于10个班级,其中1(9)班病例数最多14例,有明显的聚集性。采集11例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病毒核酸检测显示,8份样本乙型B-Victoria流感病毒阳性,2份样本甲型H3流感病毒阳性,1份阴性。结论 本次疫情暴发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提高学生防病意识,加大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力度,可有效控制流感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某职业学院一起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有效防控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北京市某职业学院流感暴发疫情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发热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应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结果 2015年12月25-29日期间,该学校共报告发热病例25例,均为一个班级学生,罹患率为52.08%。该起疫情持续5 d。现场采集13份现症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经检测均为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7例成功分离到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阳性。结论此次疫情为乙型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均为可能的传播途径。流调人员采取以隔离传染源为核心的综合措施,未见续发病例,有效地抑制了该病的传播和扩散,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蔡甸区一起乙型流感聚集性疫情的调查分析,了解流感发病趋势,总结学校防控流感经验。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武汉市某中学流感样病例(ILI)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病例呼吸道标本,采用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17年10月19~24日期间,通过病例搜索共发现9例ILI,均为X班学生,班级罹患率为21.43%。采集病例咽拭子9份,其中7份检出乙型流感病毒(B-Yamagata系),阳性率为77.78%。结论确定此为一起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聚集性疫情。开展晨检、消毒、病例隔离、追踪及落实返课程序是防止疫情扩散的有效措施。接种流感疫苗尤为重要,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与四价流感疫苗上市或成为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流感病毒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及传播迅速,在集体单位或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流行,具有极强的危害性。为有效防控学校流感暴发疫情,本研究总结天津市滨海新区某小学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发现、调查、分析和处置,了解流感暴发原因和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为科学防控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版)》,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滨海新区某小学2017-11-15以后发现的流感样病例进行调查与处理,采集现症发热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暴发累计病例人数为68例,教师无发病,罹患率为3.82%。病例分布在6个年级29个班,罹患率最高为6年级2班19.44%,占总发病人数的10.29%,发病有班级聚集性。男女比例为1.27∶1,年龄集中在7~9岁组。临床表现以发热(100.00%)、咳嗽(88.24%)和咽喉肿痛(80.88%)症状者居多。共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10份,送检做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2份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各项措施落实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自2017-12-14后无续发病例。结论未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和学校防控流感措施不到位是引起流感病毒暴发的原因。学校加强晨检、隔离患者、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做好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涟水县一起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06年2月23日至3月1日淮安市涟水县清华中学发生了一起流感暴发疫情,共报告病例37例,发病班级罹患率为4.46%。病例年龄在13~17岁,男女病例性别比为6.4∶1。用RT-PCR法从5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检出B型流感病毒核酸,病毒分离检出2株B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结论该次疫情为B型流感暴发。今后应加强学校流感防治,流行季节要做好流感疫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小学1起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的原因和特点,总结学校流感防控经验。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该起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2017年12月14~18日,该学校共报告25例流感样病例,均为学生,无住院及重症病例,学生罹患率为2.36%(25/1 059)。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班级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10份,分离到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6株,阳性率为60.00%。结论此为1起由乙型Yamagata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普洱市L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及所采取防治措施的效果,为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流感样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利用SPSS 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Real-Time PCR核酸检测、 MDCK细胞分离。结果该起暴发疫情历时9天,累计发病101例,实验室确诊18例,罹患率为26.79%;整个疫情发病时间呈单峰分布,具有班级聚集性;不同性别间和不同班级间罹患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的20份咽拭子标本中Real-Time PCR核酸检测阳性率为90.00%,MDCK细胞分离阳性率为65.00%。结论此次事件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卫生行政部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是控制学校疫情的核心,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敏感性和报告及时性、及时隔离管理病人是预防和控制学校流感疫情暴发和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起混合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暴发原因,为学校流感防控探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采集病例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全校累计发病133例,罹患率6.83%,其中学生132例、教师1例,疫情波及6个年级31个班级,病例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具有聚集性。采集10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5份检出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2份检出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阳性。结论 这是1起由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学校流感暴发疫情。学校未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病例未及时发现、隔离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是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2016年3月8日发生在济南市市中区某小学1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核实诊断,明确病因,及时采取隔离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防止学校再发生类似事件。方法进行个案调查、关键学生访谈,对病例所在教室环境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疫情历时17d,发病39例,32例病例出现在首发病例所在班级及与其相邻的两个班级,占全部病例的82.05%。实验室检测32份咽拭子标本,20份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认本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结论此次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是首例患者发病后未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所致。  相似文献   

11.
徐小冬  李瑞  蒋希宏 《中国校医》2014,(11):848-850
目的通过分析1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的发现和处置情况,总结防控经验,为控制学校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这次甲型H1N1流感暴发学校的所有病例进行调查,并对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2013年12月27至2014年1月26日,该校共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24例,罹患率为2.37%。病例全部为学生,病例主要集中在二年级。病例均为轻症表现,未出现大规模暴发。采集8例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5份标本新甲1型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结论此次为一起甲型H1N1流感爆发疫情,及早报告疫情、落实隔离、通风、接种流感疫苗等综合防控措施是控制甲流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一起混合型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广州市一起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采取防控措施的效果,为控制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况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季节性流感暴发的流行特征;运用RT-PCR方法检测采集咽拭子的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发病呈现2个高峰,发病时间(29 d)超过一个潜伏期全距(7 d);男生罹患率高于女生,中学部学生罹患率高于小学部,中学部出现聚集性病例班级比例高于小学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采集16份现症学生咽拭子标本,4份呈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25.0%),其中B型流感病毒3份,A(H3)型流感病毒1份.结论 本事件为由B型和A(H3)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疫情未被及时发现,病例隔离等防控措施落实不及时、不彻底为主要原因;严格落实晨检、隔离等措施是控制疫情的关键;接种疫苗是日常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厦门市湖里区某中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特征,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病例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历时10d,累计确诊32例均为学生(实验室确诊8例、临床诊断24例),罹患率1.7%(32/1 864),性别比2.2∶1;年龄16~18岁,分布在高一至高三的14个班级;各年级发病率比较:高一年段罹患率高于高二和高三;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咽痛(78.1%)、咳嗽(65.6%)、头晕头痛(59.4%)和全身酸痛(40.6%)等。病例经对症治疗后病情控制,病程大多4~6d,无危重症。采集12份病人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8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阳性66.7%。结论本次事件为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应做好学校传染病报告,增强报告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加强病人管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顺昌县某中学一起甲型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甲型流感暴发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8年版),采用其中的"流感样病例调查一览表"和"流感重症和死亡病例个案调查表"对流感样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9年1月4—17日,某中学共发病40人,罹患率为7.05%;男女比例为1.35∶1;采集的10例病例咽拭子标本,7份标本甲型H3N2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份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甲型流感传播速度快,尤其在人口密集场所。学校是流感暴发防控的重点场所,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对控制疫情的强度起关键作用,今后要加强学校和基层医务人员对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了解江门市某中学暴发的一起B型流感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学校B型流感疫情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流感个案调查表对流感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咽拭子标本中的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疫情自2月20日至4月7日,历时48 d,有452名学生发病,罹患率为11.15%.采集2份现症病人咽拭子全部检测出B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6 ~ 17岁年龄组罹患率较高,男、女生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情具有明显的班级和宿舍聚集性.病毒分离培养为B型流感病毒.结论 此次疫情为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暴发疫情.应加强学校流感监测工作和疫情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一起学校流行性感冒(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学校传染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对温州市平阳县某乡镇小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症状、体征、发病过程和流行病学史等,并采集部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检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结果某乡镇小学1 407名学生和教职员工中,流感疑似病例75例,罹患率为5.33%。发病时间为12月6—28日,集中在12月10—14日,共发病65例,占病例总数的86.67%;平均潜伏期为4 d。学生73例,罹患率为5.49%;教职员工2例,罹患率为2.60%;学生与教职工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涉及5个年级10个班级,病例主要集中在2个班级,三(3)班28例,罹患率为46.67%;二(2)班22例,罹患率为40.00%。采集11份病例咽拭子标本,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7份,阳性率为63.64%。结论这是一起学校乙型流感暴发疫情,可能与温州市2017年冬季流感的广泛流行有关,病例未被及时发现和隔离,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和密切接触可能是疫情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王福春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627-1628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县2008—2009年中小学校乙型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以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型流感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 ,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核实,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8—2009年靖西县7个乡镇9所中小学校发生流感暴发流行,发病491例,发病主要以学校学生为主,占81.47%(400/491),学生中又以小学生发病居多,占60.90%(299/491),初中生、学龄前儿童和散居儿童发病也较多,成年人发病较少。52份咽拭子标本中有40份检出乙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该区流感暴发流行为乙型流感病毒所致,加强学校学生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为主的防控措施对于控制疫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天津环城某区一起小学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学校流感发病规律,为制定学校流感暴发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流感样病例暴发处置指南2012版》,2017年12月4日区CDC开始对该学校流感疫情进行调查,采集10份患者样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结果本次流感暴发共发现病例83例,总罹患率4.33%,男女罹患率分别为4.44%和4.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0,P>0.05)。病例分布于一二三年级的11个班,三年级2班罹患率最高为37.78%,一年级5班罹患率最低为2.17%,各班级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70,P<0.05)。一年级罹患率最高为25.56%,二年级罹患率最低为2.56%,各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0,P<0.05)。采集10名发病学生的咽拭子标本,4份为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3名病例中仅1人接种流感疫苗。结论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是易发生流感暴发的重要场所,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积极落实日常消毒卫生管理制度,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接种流感疫苗,对预防流感暴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福利院发生的一起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与控制此类集体单位流感暴发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流感样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与流行病学调查,采用RT-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运用Excel 2010和SPSS 18.0整理数据与统计分析。结果此次流感暴发疫情的罹患率为2.69%(13/483),有病例发生的楼层罹患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的10例病例咽拭子标本中检出5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且均为H_3N_2。结论此次疫情是武汉市首次在福利院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经证实为H_3N_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源可能为外来的流感样病例,呼吸道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均为可能的院内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017年12月22日发生在新乡市凤泉区某小学1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处置,评价综合防控措施,为今后防控流感暴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疫情历时13d,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8例,罹患率2.39%;在发生首发病例6d后发病达到高峰,采取控制措施后发病逐步下降;学生罹患率2.43%与教职工罹患率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3,P0.05),对27例流感样病例采集鼻咽拭标本中,23例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结论这是1起由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引起的学校季节性流感暴发疫情,严格按照卫生部《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处置指南(2012)》的要求,落实多项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是疫情及时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