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提高两电极体系检测仪器的稳定性,采用具有极大比表面积的活性炭电极作为全固态对电极构成新型两电极体系检测仪器,并对该仪器特性进行一系列分析.研究考察活性炭电极的超级电容特性和电极电位稳定性,以铂、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新型全固态活性炭电极为对电极,构建两电极体系水质检测仪器,并应用于水体中双氧水与铅离子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仪器的灵敏度、检出限、检测范围均取得了与三电极体系类似的检测结果.采用活性炭对电极的固态电极具有电位稳定、化学惰性、价格低、易于小型化、易于使用和维护等优点,使构建的两电极水质检测仪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测试分析了碳化处理条件对聚对苯树脂碳化产物组成含量和碳氢原子比的影响,并进一步测试了不同碳氢原子比的树脂碳化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碳电极材料时的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碳化处理温度升高,树脂碳化产物碳氢原子比在逐渐增加,碳化气氛对碳化样品碳氢原子比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惰性气氛处理的样品远高于还原性气氛处理的样品,两者的比值高达2.7。树脂碳电极碳氢原子比不同,其充放电容量和不可逆性都表现出明显差别。碳氢原子比升高,电极充放电不可逆性降低,但树脂碳电极充放电容量并不是简单地随着树脂碳电极碳氢原子比升高而线性增大,而是出现一个起伏变化。其中碳氢原子比为1.54的样品呈现出充放电容量高峰值。  相似文献   

3.
NiFe2O4基铝用惰性阳极的试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中合成了镍铁尖晶石,以此为原料,采用冷压烧结的方法制成了Ni-Fe-Cu-O系铝用惰性阳极,并测定了这种阳极在470 ̄970℃下的高温电阻率及其在970℃下铝电解质熔体中的抗腐蚀性,然后分别在微型石墨电解槽和石英透明电解槽中对这种阳极的铝电解电极行为进行了定性考察,证明了这种电极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苯酚直接溴化的定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惰性非极性溶剂和部分惰性极性溶剂中 ,以苯酚为原料进行直接溴化反应的溶剂效应、温度效应、浓度效应及催化剂的选择效应。得到了直接一元溴化反应的适用溶剂有惰性非极性溶剂及部分惰性极性溶剂。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两种季铵盐为活性物质,以聚乙烯醇(PVA)和壳聚糖(CS)的共混物为支撑体制成了铝酸根离子选择性膜电极,测定了不同浓度的铝酸钠溶液(0.1mol/LNaOH)的膜电位及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活性物质对铝酸根离子的响应不太理想,而且纯PVA-CS膜与加了活性物质的PVA-CS膜对铝酸根离子的响应非常接近,这说明以PVA-CS膜为膜支撑体不理想,还需要另外寻找惰性膜支撑体和合适的活性物质,以使制成的膜电极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298K下,以铂微盘电极为工作电极,在含有0.1mol/L四丁基高氯酸铵(TBAP)为支持电解质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有机溶液中分别测定了0.01mol/L邻-硝基甲苯、间-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的循环伏安曲线,讨论了扫描速度对硝基甲苯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推测硝基甲苯还原反应是转移电子数为1的受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并对不同位甲基取代硝基甲苯的电还原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质子惰性介质中,间硝基甲苯最容易被还原,对硝基甲苯次之,而邻硝基甲苯最难被还原.  相似文献   

7.
惰性组分对异丁烯齐聚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已烷为惰性组分 ,利用高压反应釜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惰性组分添加量对异丁烯齐聚反应的影响 ,得到了惰性组分对异丁烯齐聚反应转化率、产物分布、齐聚反应级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利用铸造旧砂剖面图形、研究惰性膜的新方法.文章讨论了该方法的可能性真实性和正确性,探讨了惰性膜厚度和含量的定量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认识煤粉—惰性介质混合体系爆炸行为,在Siwek 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内研究了煤粉—惰性介质混合体系的爆炸威力(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升压速率、燃烧持续时间)、敏感度(爆炸上、下限)和惰性介质的抑爆效力,并重点考察了点火能量、煤粉热值、惰性介质组分、煤粉浓度、煤/惰性介质混合比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惰性介质能显著降低煤粉爆炸威力,其抑爆效力随点火能量增加而下降,并由此建议采用5~10 kJ点火能量考察惰化效应;煤粉热值增加可显著提高混合体系的爆炸威力;就惰化效应而言,湿分的抑爆效力优于磷酸二氢铵和碳酸钙,而磷酸二氢铵的抑爆效力又优于碳酸钙,其中煤粉完全惰化所需惰化剂量与煤尘浓度密切相关,在200~400 g/m3处有最大值,为"最危险浓度";增加惰性介质添加量可降低爆炸上限,提高爆炸下限,有效压缩煤粉尘可爆浓度范围。研究结果对深入理解粉尘爆炸规律、优化惰化标准,完善测试方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共部门的现状之一是机构持续膨胀,这表明中国公共部门中存在着社会惰性.中国公共部门中的社会惰性主要有四个影响因素:个体所处外部环境、个体的主观认识、个体对待工作的心理状态以及个体所处组织的人力管理制度.制定基于团队的多元化绩效评估标准;增强职工的组织认同感;合理地进行人事安排;建立基于绩效的人力管理制度等措施,可以防止和控制中国公共部门中的社会惰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单原子气体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物态方程的计算方法,模型考虑了分子电离引起的气体粒子数变化和带电粒子间的库仑力作用.用该方法计算了2种常见的单原子气体,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数据符合良好,计算量明显减少.可以在PC机上进行单原子气体的物态方程计算.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传质分析,论述了载体流化干燥设备的干燥过程,给出了振动载体流化床干燥石墨的传热参数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MnO2浆料在载有惰性颗粒(玻璃珠)的喷动-气流干燥器中的温度,气流速度等条件对传热速率、产品含水和物料停留时间的影响,确定了这种干燥装置的适宜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油酸为原料,在低温、惰性溶剂及催化条件下合成聚(羟基酸)酯超分散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产生富氏烯材料的碳弧法,在基本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通入不同的惰性气氛(氦、氖、氩),比较其生成物,发现氦气的作用特殊,其生成物含有富氏烯;而氖、氩气下的生成物含有石墨结构成份的巴基管和其它无定形碳结构。  相似文献   

16.
铸铁局部重熔强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对铸铁局部钨极氩弧重熔强化原理进行了探讨,找出了电弧电流、熔化速度等工艺参数对金相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合金元素的强化作用.通过与铸造激冷和WC堆焊件的对比实验,表明重熔强化处理是一项发挥铸铁潜在能力的表面改性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5Cu/(10NiO-NiFe2O4) cermet inert anodes were prepared by cold-pressing and sintering process, and the effect of superheat degree of melting K3AlF6-Na3AlF6-AlF3 on their anticorrosion performance was studied under electrolysis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uctuation of cell becomes small with increasing of superheat degree, which is helpful to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cathodic encrusta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impurities from inert anode in bath goes up to certain degree, but it is far smaller than those in traditional high-temperature bath. Increasing the superheat degree of melting K3AlF6-Na3AlF6-AlF3 has unconspicuous effect on the contents of impurities in cathodic aluminum. The total mass fractions of Fe, Ni and Cu in aluminum are 15.38% and 15.09% respectively under superheat degree of 95 and 195 ℃. From micro-topography of anode used view, increasing the superheat degree can aggravate corrosion of metal Cu in inert anode, and has negative influence 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electrode to some extent.  相似文献   

18.
对惰气熔融热导法测定钢铁中氮的不确定度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一个钢样中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最终给出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