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探讨适合糖尿病患者的抗抑郁药物。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临海市白水洋中心卫生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均予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除此之外,观察组每日早饭后加服氟西汀20mg,共治疗8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三酰甘油(T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及TG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FPG、2hPG及HbA1c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西汀可以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与降糖药物合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方法 将62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干预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压、血脂等基础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和计算两组患者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胰岛素、HOMA-IR和血脂以及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压有下降趋势,观察组虽更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α-硫辛酸较单用格列美脲方案,能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效应,且对血压等基础指标影响较小,安全性及耐受性较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年龄≥60岁,诊断符合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合并抑郁症(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抑郁症诊断标准的8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干预组实行社区综合治疗方案,即社区医师、精神科医师共同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如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对照组按照目前社区日常的医学方式进行。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2、24周末分别随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血压。结果在治疗24周末,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C,TG),血压指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患者HAMD-17总分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血糖指标,减轻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不同护理情况下的效果观察。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基础性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上的差异。结果在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的控制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发生心绞痛与低血糖的比例桑,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需要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达到稳定血压、血糖与血脂指标,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开展总体化护理的意义。方法以15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7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接受总体化护理,分析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患者上述指标均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来讲,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改善程度更高,P <0.05。护理前,患者血压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压更接近正常标准,P <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者者,开展总体护理,能全面稳定患者血糖以及血压指标,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分析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共计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控制血糖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加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有明显的下降,与治疗前相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厄贝沙坦在控制血压的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刘强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4):108-109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降糖药治疗基础上合用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仅用降糖药治疗,疗程12周。采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血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组从第4周开始治疗组抑郁状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从第8周后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对照组从第8周开始抑郁症状才稍有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性(P<0.001)。治疗组显效率70.0%,有效率83.3%;对照组显效率23.3%,有效率33.3%,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前和治疗12周末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两组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治疗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血糖也明显改善,优于单独使用糖尿病常规治疗组,对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应引起重视,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2型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干预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期间诊治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合并抑郁症患者33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20例,治疗糖尿病同时给予抗抑郁治疗,对照组13例,只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观察患者干预前后综合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日、出院时血糖)、长期(3个月和6个月)生活质量改善(抑郁评分)、血糖的控制(HbA1c)及胰岛素用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抗抑郁干预组住院日缩短(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1)、血糖控制更好(P<0.01)、胰岛素用量减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老年2型糖尿病抑郁症发病率高,给予抗抑郁干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变化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夏碧桦 《中国医药》2009,4(6):416-417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脂变化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完全随机分为拉西地平组及对照组各38例。拉西地平组服用拉西地平2~8mg/d,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5~10mg/d,共4周,分别监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及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血脂等指标。结果拉西地平组治疗后24h平均血压明显降低,谷峰比大于50%,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无明显变化,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药后轻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明显降压作用,对血糖、纤维蛋白原、大部分血脂指标无明显影响,但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轻微升高作用,可能与该药的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社区中对2型糖尿病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方法,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的达标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治疗的依从性。方法对所管辖社区中心入选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管理,开展定期随访18个月。结果进行规范化管理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控制达标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对治疗的依从性等观察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糖尿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联合培菲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控制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1日—2015年6月30日期间在甘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1:1配对分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降脂、降压治疗,试验组加用培菲康840 mg,2次/d口服,疗程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脂、血压、体重变化以及停药后6周的疗效差异。结果:6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压、血脂、体质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然而停药6周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数值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节肠道菌群,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血脂指标,远期疗效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团队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10例进行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血糖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110例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SDS和HAMD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团队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为患者提供了全面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使患者的抑郁状态得到了显著改善,血糖水平得到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在护理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70例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HbAlcI〉7%)76例,对照组(HbAlc〈7%)94例。检测所有患者的HbAlc、空腹血糖、血脂、肌酐、尿酸、尿素氮水平。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饮酒、尿酸、BMI、血脂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抑郁症发病率、尿素氮及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高的患者抑郁症发病率高,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合并抑郁症者,应积极控制抑郁情绪,以改善预后和减少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糖尿病患者248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公共卫生医生-全科医生-专科医生"一体化无缝式管理模式,随访1年。比较两组血糖和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较对照组明显,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糖尿病一体化管理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状况,稳定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血压血糖与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BP、DBP、FBG和2 hBG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且对护理总满意度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抑郁心理并稳定其血压、血糖,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门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替米沙坦40 mg联合氨氯地平2.5 mg,均po,qd)40例及单药治疗组(氨氯地平5 mg,po,qd)40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6周后患者血压、血脂及血糖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较前有明显下降,且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前明显下降,但与单药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降压的同时能改善血糖、血脂水平,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疗效体会。方法:从本院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抑郁情况、血糖血压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糖、血压状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情况和抑郁情况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后,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优化患者血糖、血压实际情况,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8.
朱海燕 《首都医药》2012,19(22):26-27
目的评价系统管理模式对农村中低收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6个月的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身高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于本社区建档的符合中低收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且自愿参加的78例患者,采用对比分析法将系统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身高体重指数进行对照。结果通过系统管理模式后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结论系统管理模式对农村中低收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的治疗和控制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老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临床效率的影响。方法我院接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老龄患者96例,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采用随机抛硬币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方法相同的基础上,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照不同护理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1.7%和72.9%,差异明显(P<0.05);分析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发生率,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并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治疗相同时间段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脂指标改善明显,但对照组患者改善效果没有观察组患者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接受治疗时,辅以心理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并能够预防患者焦虑与抑郁的发生,调整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联合通心络胶囊辅治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2组在接受常规治疗及口服降糖药治疗的同时,观察组给予施慧达2.5mg口服,每天1次;通心络胶囊3粒,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天1次。观察2组血压、血糖、血脂控制指标及眼底病变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总有效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施慧达联合通心络胶囊辅治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好、依从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