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银杏叶中高效提取分离银杏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安全、环保、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已成功用于包括银杏叶在内的多种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为更加高效、经济地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中草药在用于超临界萃取工艺前的预处理过程非常重要。采用溶剂热法与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银杏叶中银杏黄酮的提取率;降低CO2的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使生产工艺更加稳定,促进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珊瑚姜药用成份提取中的应用,并与传统的萃取法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药用成份提取率、保留原有生物活性等方面比传统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笔者认为,该项技术在海洋、滩涂生物资源的开发方面将会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联用超临界 CO2萃取菊三七生物碱,将菊三七粉末用乙醇水溶液浸泡、微波辐照处理后,再用超临界 CO2萃取,对乙醇浓度、浸泡时间和微波辐照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浸泡液乙醇浓度为90;,浸泡时间为10 h,微波处理时间为2 min 为优化条件,并与单一采用超临界 CO2萃取的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联用超临界萃取技术用于菊三七生物碱的提取效率优于单一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鄂西烤烟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对鄂西烤烟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鄂西烤烟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萃取压力15MPa、温度40℃、CO2流量45kg·h-1和时间80min,得率为2 86%.水蒸汽蒸馏提取率为0 96%.超临界CO2萃取的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势,并阐述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考察当归挥发油的不同提取方法.文中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微波辅助萃取法研究萃取当归挥发油.实验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分离釜Ⅰ解析温度55 ℃、萃取温度45 ℃,提取率约1.9%;微波辅助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微波功率800 W、微波辐射时间150 s、液料质量比为4.71: 1,提取率约11.2%.微波辅助萃取法取得当归油的收率高于超临界CO2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萃取当归挥发油收率高,但外观品质较超临界萃取的当归挥发油差.  相似文献   

7.
以脱壳火麻仁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梯度萃取火麻仁油,采用标准方法分别分析火麻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生育酚组成.结果表明:采用三段式超临界CO2梯度萃取,不同萃取阶段得到的火麻仁油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萃取压力及温度的升高,超临界CO2萃取出部分微量脂肪酸,包括:C20:3n6、C22:0及C24:0.火麻仁油中生育酚以(β+γ)-生育酚为主,采用三段式超临界CO2梯度萃取火麻仁油,生育酚主要在前两个阶段被萃取出来.  相似文献   

8.
鸢尾根茎超临界CO2萃取产物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鸢尾中萃取鸢尾油,再利用GC-MS对鸢尾超临界CO2萃取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成分分析,鉴定了鸢尾超临界CO2萃取产物中的18种成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8%以上,鸢尾超临界CO2萃取产物的主要成分是十四酸、十六酸和9-十八烯酸。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法(GC)建立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SEP)的指纹图谱,用于鉴别市售超临界CO2萃取的蜂胶类产品.研究发现来自9省份的16批蜂胶样品超临界CO2萃取物的GC图谱具有9个共有峰,其图谱信息构成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指纹图谱,与所得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8.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精密性试验、重现性试验和稳...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十几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的研究情况,阐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应用的优越性展望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科学管理研究》2016,(3):80-83
企业由小到大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技术系统的变革过程是贯穿其中的关键主线之一。基于企业成长和技术系统演化的有关理论,对企业的技术发展历程——从技术模仿到技术集成创新再到技术自主创新,及其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确定,实施进行了探究。在杰出公司技术系统变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企业实情,针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演化进程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力压裂潜在危险及钻爆压抽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LAC3D软件分析了水力压裂后的孔隙压力和地应力的分布情况,指出水力压裂导致卸压的同时也产生高孔隙压力和地应力集中。压裂方向的不可控导致孔隙压力和地应力分布混乱,成为新的安全隐患。通过控制爆破技术先产生导向裂隙或弱面,控制压裂方向,形成钻爆压抽一体化技术,均匀压裂煤岩体,达到整体卸压目的。结合某矿突出实例,得知控制爆破和水力压裂的时空协同关系和钻孔的布置情况直接影响技术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童雨 《科学管理研究》2015,(1):17-19,107
分析了产业共性技术在市场中面临的失灵问题,强调了核心高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创新与集成模型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激励措施。即以提高核心高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效率为重点,提升企业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力求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海水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单一,不能反映全部毒性污染状况的问题,采用双目立体视觉技术,选择贻贝作为海水生物毒性传感器,利用双摄像机不间断拍摄形成三维动态信息,实时分析贻贝的开合角度及频率,最终实现海水生物毒性监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监测方法可靠性、灵敏度高,能够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能源是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基础,而矿物质是当前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相关行业对矿物质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采矿才带来的经济效益又促进了企业的高速发展.但是,实际采矿过程中,事故是非常容易出现的,而控制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在采矿技术上下功夫.合理科学的采矿技术才能保障采矿企业能安全生产,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思想和原则、模型驱动架构(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原理、构件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开源软件特性;根据商业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实用软件开发框架。此框架是基于SQA架构思想和MDA架构实现原理,按照构件技术组装方法,运用开源软件技术快速搭建应用软件;通过一个具体商业软件OSW it的开发实例说明该方案的实用价值及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基于ARM处理器在面向应用的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探讨采用嵌入式中间件技术,结合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提出了面向应用编程的嵌入式中间件的框架体系结构,为缩短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周期,实现具有可重用的、易于移植、扩展性好的嵌入式中间件,寻求一个能够快捷开发嵌入式应用软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J K Feibleman 《Nature》1966,209(5019):122-125
  相似文献   

19.
Gewin V 《Nature》2005,437(7061):948-949
  相似文献   

20.
纳米压印光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纳米结构制作方法——纳米压印光刻技术,该工艺通过阻蚀剂的物理变形而不是改变其化学特性来实现图形转移,其分辨率不受光波波长、物镜数值孔径等因素的限制,可突破传统光刻工艺的分辨率极限,论述了热压雕版压印工艺及其设备,实验表明,该工艺同时还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大深宽比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