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双J管在小儿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小儿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放置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35例40侧,术后留置导尿5-7天,4-6周拔除双J管。结果 术后无切口感染、漏尿等并发症,患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结论 双J管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并发症少,减少了术后再狭窄的机会,缩短了住院的时间,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肾盂内切开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效果。方法2002年4月-2004年9月期间,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行肾盂内切开治疗成人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0例。狭窄段纵行切开后,输尿管内放置8F双J管内引流,平均留置双J管6周,每间隔3个月行超声、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结果术后随访3—22个月,平均18个月,22例临床症状缓解,影像学检查提示内切开段造影剂通过良好,治疗成功;8例手术失败,均为巨大肾盂积水患者,改行Aderson—Hyne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愈。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下钬激光肾盂内切开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可做为轻中度肾盂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36例。成人留置D-J管,患儿放外引流。结果:36例手术均获成功,肾盂积水好转,狭窄解除,吻合口通畅。随访6个月~2年,未出现吻合口再狭窄、肾积水加重等并发症。结论Anderson-Hynes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小儿先天性肾积水30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肾积水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5例轻、中度肾积水,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者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对3例重度肾积水伴肾功能损害者,先行肾造瘘术3个月后再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对2例重度肾积水、广泛肾实质菲薄,术前检查提示无肾功能者行肾切除术.结果: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25例及先行肾造瘘术3个月后再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3例手术均成功;行肾切除术的2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致肾积水患儿可根据肾积水及肾功能情况分别选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先行肾造瘘术再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肾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离断性肾孟成形术治疗小儿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疗效。方法 对11例小儿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采用离断性肾孟成形术,术中置双J管内引流,术后2周~3个月拔除双J管。结果 随访6~12个月,患儿症状消失,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效果满意。结论 离断性肾孟成形术可以作为治疗小儿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复杂性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术式途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2007年收治的48例复杂性UPJO患者腹腔镜下手术方式及途径,其中22例经腹腔途径行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型术,3例为输尿管镜下内切开术后的双侧UPJO患者,12例曾行开放性肾孟或输尿管切开取石术,7例为较肥胖者;26例为经后腹腔途径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型术中,17例曾行输尿管镜下内切开术,5例为血管压迫,4例为纤维条素压迫,均无同侧开放性手术史.术后留置单条或双条双J管,1~3个月更换,输尿管镜检观察肾盂输尿管吻合口愈合情况,必要时行镜体扩张或内切开术.结果 42例1次治愈,更换双J管1~3次,6例经输尿管镜下扩张或内切开、更换双J管共3~6次治愈.肾积水明显减轻,IVU及输尿管镜检UPI通畅.随访6个月~18个月,平均12个月,IVU及输尿管镜检无明显再狭窄.结论 对于双侧、曾行开放或腔内手术、长段狭窄、较肥胖者、外部压迫等复杂性UPJO患者,腹腔镜下选择合适的径路,术后留置合适的双J管,定时更换,是复杂性UPJO患者微创治疗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开放手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开放手术治疗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8例45侧:其中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32侧,Y-V成形术(Foley术)9侧,输尿管肾下盏吻合术4侧。结果 术后3个月IVP显示,4例肾积水好转,吻合口通畅,5例肾功能下降中有4例改善。结论 开放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效果满意,手术的成败与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种庆贵  贾红星  李新亮 《新医学》2012,43(12):875-876
目的:探讨微创硬性膀胱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硬性膀胱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48例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发生周围器官损伤,手术时间60~14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20~40 ml,平均28 ml。术后均未用镇痛药,术后第1日下床活动,第2~3日拔出肾周引流管,进食,第5~7日拔除导尿管,改半坡卧位,第7日拆线出院,术后5~6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小儿患者输尿管镜下拔除双J管。随访6~36个月,B超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示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肾积水均减轻,其中19例肾积水消失,肾功能均改善,静脉肾盂造影显影良好31例,显影改善11例。结论:微创硬性膀胱镜下肾盂离断成形术具有简便、微创、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是尚无条件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基层医院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的可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离断性肾盂成形手术治疗25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儿.结果:25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0~150 min,中位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15~40 mL,平均20 mL,住院时间5~8日,平均6日.术后3个月复查B超,肾积水有不同程度减轻,术后半年,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肾盂输尿管吻合口均未见梗阻、狭窄.结论:后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17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患者实施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结果:17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95-165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20-90 mL,平均50 mL。术后15例随访3-16个月,IVU检查吻合口无狭窄,患肾积水减轻或消失,腰部疼痛消失。结论: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创伤小、安全、有效,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新的治疗选择,可替代传统的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3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惠者,采用尿路造影或磁共振确诊,其中行Anderson-Hynes术26例(27侧),纤维索带松解2例,异位血管切断肾孟复位1例,肾切除1例.结果 Anderson-Hynes肾孟成形术均一次成功,单纯行纤维索带松解和异位血管切断者术后发生再梗阻,改行Anderson-Hynes术治愈.结论 Anderson-Hynes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理想方法,术中应用双J管作内引流效果佳,可以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局麻下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局麻下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35例,9例肾结石患者同时行微通道经皮输尿管短镜气压弹道取石术的临床资料与疗效分析。结果本组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无大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9个月,彩超及影像学检查提示肾盂积水明显减轻或消失,狭窄段造影剂通过良好,治疗成功。结论应用局麻下超声引导经皮肾盂穿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狭窄疗效确切、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3年5月~2007年10月后腹腔镜下对3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行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腰部常规取3处穿刺孔,显露肾盂、输尿管移行部,切除病变段输尿管,裁剪扩张肾盂,缝合成形肾盂输尿管移行部.结果 36例手术操作成功完成,手术时间110~240min.平均140min,术中出血量30~120mL,平均60mL,术后住院8~20d,平均11 d,术后并发皮下气肿9例、漏尿3例,1例穿刺孔脂肪液化.32例获随访1年,术后3个月均行IVP检查,31例肾积水程度与术前比较明显缓解或恢复正常,证实肾孟输尿管吻合口通畅.1例肾积水程度变化不明显,继续观察3个月后出现肾区胀感,给予输尿管镜检扩张后症状消失.结论 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疗效确切、微创,随着腹腔镜操作技艺的熟练,必将取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顺、逆行输尿管镜下针状电极内切开方法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8例UPJO患者,原发性7例,继发性11例,合并患侧肾盏或肾盂结石(直径大于0.8 cm)3例.在C臂X线机的辅助下,通过经皮肾造口顺行或逆行输尿管镜下,采用针状电极内切开技术切开UPJ处狭窄,合并结石患者同期行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术中安放双J(5F)管,术后6~8周拔除.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 18例患者手术成功,输尿管狭窄长度小于1.0锄(0.5~1.0 cm),无大出血、肾周感染等并发症.拔除双J管后1及3个月复查B超及静脉肾孟造影(IVP),提示肾积水消失或较术前明显减少,UPJO狭窄段消失.4例原发性LPJO拔除双J管12个月后复查UPJO复发,改行开放手术治愈.结论 选择适合UPJO患者采用针状电极行输尿管镜下顺、逆行内切开治疗有效、损伤小,适合于狭窄长度小于1.0cm的UPJO患者的治疗;当UPJO合并肾结石及其他需顺行入路情况下,首选顺行经皮肾盂内切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是肾盂输尿管最多见的先天畸形,其局部病变为狭窄、输尿管高位连接、异位血管压迫等,也可因既往手术等继发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变可以导致肾积水,随梗阻时间延长,肾积水加重,肾功能受损,甚至完全丧失。目前治疗肾孟输尿管连接处狭窄、肾积水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  相似文献   

16.
报告3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病人,18例侧应用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12例侧放置输尿管外支架管,16例侧放置双J管内支架。结果表明,同步电视屏幕监测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检查,是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之一,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及双J管内支架引流是较为合理的手术方式,能提高肾功能恢复率,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肾脏折叠术治疗巨大肾积水的方法、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肾脏折叠术治疗巨大肾积水29例患者,其中左侧18例,右侧11例。29例均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所致巨大肾积水,其中2例合并肾盂及输尿管上端结石、1例合并输尿管末端狭窄,5例为外院肾盂成形术后积水复发。结果 2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30~20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50~160ml,平均90ml;术后住院7~15d,平均9d。术后5个月及12个月复查提示患侧肾脏形态及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结论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巨大肾积水患者,手术切除患肾不是惟一的选择;解除病因的同时行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肾脏折叠术,对于患肾形态功能恢复以及人文医学等层面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引起的肾积水病例进行分析,着重指出避免把连接部梗阻性肾积水合并肾结石的病例误诊为一般的肾结石并发肾积水而处理;主张适当采用经皮穿刺肾盂造瘘明确诊断、观察患肾功能,决定肾脏的去留;肾盂成形术时采用“T”形管肾盂造瘘可同时起到肾盂造瘘和吻合口的支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8年我院诊治的134例UPJO临床资料。结果:134例均行离断性肾盂成形术并获成功,手术时年龄<1岁38例,1~2岁72例,~14岁24例。随访3~32个月,复查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均提示患肾形态缩小,肾实质厚度增加,造影剂显影及排泄状况良好。结论:手术是治疗先天性UPJO的唯一方法,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成功率高,可作为治疗本病的首选术式。但手术年龄的选择以及手术技巧对手术成功与否仍为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UPJ梗阻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B型超声、静脉尿路造影(IVU)、肾盂输尿管逆行造影或MRI、多层CT泌尿系统成像(CTU)检查.20例为连接部狭窄,其中2例狭窄段<0.5 cm,做狭窄段纵形切开,横向缝合;18例做肾盂成形术;3例迷走血管致梗阻,其中2例移植输尿管后做肾盂成形,1例结扎迷走血管,肾盂造口.23例均置双J管引流.结果 23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60 min(120~210min),术中出血平均80 ml(50~120 ml).术后住院平均7.5 d(6.0~10.0 d).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术后随访平均13个月(6~24个月).经B型超声、IVU检查,肾积水明显减少,连接部无狭窄.结论 后腹腔镜技术治疗UPJ梗阻安全有效,较开放式手术创伤小,康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