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克兰地盾钠交代岩中的铀矿床产生于约1800Ma之前的古地台初始活化过程中,形成于不同成分的围岩中:在东部克里沃罗日铁矿盆地的铁镁岩石中是角闪片岩、含铁石英岩、铁矿石。在中部基洛夫格勒地区为铝硅酸盐岩石——角闪石黑云母片麻岩、混合岩和花岗岩。岩石成分的差异导致在统一的热液交代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组分的交代岩(在铁镁岩石中形成霓石岩、磁铁矿-碱性角闪石交代岩和含铁碳酸盐交代岩,在铝硅酸盐岩石中形成碱性角闪岩-霓石钠长岩)和铀矿石。详细的研究和区域矿物学编图可将钠交代岩中的矿床矿石分为6种矿物类型,以及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联系。每一类型均具有其独特的成分和定位条件。  相似文献   

2.
钠-铀建造矿床赋存于钠长岩中。它与复杂结构的区域断裂构造带中的花岗岩类和片麻岩的碱交代作用有关。碱交代作用见于各类碱性交代岩的形成过程中。根据交代作用的强弱可将这些岩石分为:钠长岩、似正长岩的去硅岩石和弱碱性岩。铀矿化主要产于钠长岩中,即花岗岩类和片麻岩经彻底交代的产物中。而且它基本上是成分复杂的铀钛酸盐。确定钛在铀矿形成过程中的性状,有助于这类建造的矿床形成条件的研究。建筑在高电势、电子亲合势、负电性及其它资料基础上的,关于化学元素的共生的理论概念,可使人们把  相似文献   

3.
与钠交代作用有关的铀矿床形成于花岗岩类和片麻岩构成的结晶地质内沿区域断裂构造带发育的钠长岩中。在前寒武系近地表的岩石中,钠交代和铀矿化都取决于超变质期后溶液的进入情况(此溶液含有碱性元素和铀)。多次发生的断裂构造复活导致钠长岩的形成,其中部分含有铀。  相似文献   

4.
东外贝加尔地区的图鲁库伊破火山口属于富氟和亲石元素(U、Mo、Li、Be、Sn和W)的高硅亚碱性岩浆喷发时形成的火山构造,其中集中着斯特列措夫矿田的许多铀矿床。这种破火山口是遭受拉张和裂谷作用形成的陆内活化区典型的构造。从共结熔浆中析出的流体的性质能够决定交代矿化和脉状矿化的特点——缺乏超酸型交代岩以及矿田的某些矿床上细脉-交代钠长石化广泛发育等。 已经查明四种类型的矿前交代岩:石英-碳酸盐-水云母交代岩,石英-碳酸盐-绢云母(接近黄铁绢英岩的)交代岩,石英-碳酸盐-高岭石交代岩以及蒙脱石和沸石-蒙脱石交代岩,还有矿后泥化交代岩。发现矿前交代岩的分布与破火山口火山断块构造有关。在其最隆起(和富矿)的东部火山断块中,水云母交代岩和黄铁绢英岩发育,在较下凹的中央火山断块和局部地在西部火山断块中——泥化岩石发育,其分布与火山颈相酸性火山岩相吻合。最晚的矿后泥化岩石分布普遍,它们与破火山口的内部构造无关。  相似文献   

5.
阿尔丹地盾中埃利康地区的铀矿床,就其矿化发育的规模来说是铀原料的潜在重要来源。矿床定位于复活的古老区域性断裂中和中生代活化期产生的许多构造变动中。矿床经历了长期的和多阶段的成矿作用。成矿前的黄铁矿-碳酸盐-钾长石交代岩分布最广,是所有矿体和矿层的围岩。这些交代岩体具有不明显的带状结构和一个黄铁矿-碳酸盐-绢云母蚀变外带和黄铁矿-碳酸盐-钾长石内带(晚期有冰长石重结晶作用)。埃利康地区铀矿石中唯一的原生铀矿物钛铀矿是铀矿物的中低温变种,它以微角砾胶结物和延伸不长的细脉的形式发育在黄铁矿-碳酸盐-钾长石交代岩中。成矿后的脉体内,在内生交代作用和表生作用下,钛铀矿受到了强烈改造。矿床属中、浅成热液成因,太古代的铀含量很高的花岗岩化岩石是成矿的物质来源。中生代的岩浆作用乃是热液活动的动力加速器。  相似文献   

6.
3702铀矿床属于碱交代花岗岩型矿床,从简述成矿地质背景入手,重点对碱交代岩特征和矿床成矿机理进行了分析。碱交代岩主要由岩浆后期的自变质作用和岩浆期后的热液蚀变作用形成,其分布主要受十万山花岗复式岩体中印支期花岗岩体和燕山早期花岗岩体接触带控制,其次受印支期岩体断裂构造带控制;铀矿化主要受碱交代岩控制。  相似文献   

7.
地壳中铀、钍分布是由其沉积和花岗-变质岩层的物理-化学和构造分异作用所引起,这种分异作用与内生和外生旋迥的地质现象内金属迁移和富集的综合作用有关。岩石圈内金属堆积的最高水平与由热液碱交代作用和酸交代作用以及地下水的渗透活动引起的后生岩石转变的一些作用有关。沉积和岩浆活动的同生作用主要导致地球化学特定的岩石化合物如碳质-硅质页岩,磷块岩、稀土花岗岩等的形成。所形成的主要铀矿物有两组,即: (1)较简单的矿物,主要是由单一的热液交代或地下水渗透事件引起的。 (2)复杂的矿物集合体,它们由于地球化学上特定的化合物中各  相似文献   

8.
里采夫地区为科拉半岛上铀矿最有价值的地区之一。这里共发现了一处矿床(里采夫矿床),5个大矿点(极地、陡崖、野湖、岸边、柯什卡牙伏尔)以及约40个其他铀矿化点。本文描述了里采夫地区地质,并介绍了该区内所发现的铀矿化的富集条件、构造和矿物成分特征等。铀矿化可划分为5种类型:(1)伟晶质花岗岩和石英-斜长-正长代岩中与奥长岩中的稀土-钍-铀矿化;(2)产于石英-钠长石-微斜长石交代岩中和石英-微斜长石交代岩中的钍-铀矿化;(3)产于绿泥石-钠长交代岩中与钠长岩中的铀矿化;(4)产于钠长石-水云母-绿泥石交代岩中的铀矿化;(5)产于陆相岩石中的稀土-磷-铀矿化。对于铀矿化与早、晚期卡累里早期活化作用以及与波罗的地盾海西期岩浆构造活化作用的联代关系的见解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钾质碱性岩岩浆期后从早期交代作用到最晚期表生作用过程中放射性元素的性状。作者以钾质火山岩系中分布最广的侵入岩-霞石正长岩为例,对其未蚀变和经过热液蚀变的岩石中铀的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霞石正长岩中铀平均含量为10.3 ppm,钍为20.3ppm,其中有一部份铀以易汲取的形式存在,这一部份铀在岩浆期后和表生作用时可发生相当大规模的再分布。诱发裂变径迹研究证实,霞石正长岩中的副矿物(榍石、锆石、磷灰石、褐帘石等)和造岩矿物黑榴石是铀的主要富集体。在岩浆期后阶段,霞石正长岩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其蚀变顺序为钾交代、钠交代、钠-钙交代、酸性淋滤阶段(白霞石化或白云母化)和表生风化  相似文献   

10.
米丘林铀矿床是乌克兰基洛沃格勒地区发现的第一个受构造-岩性和蚀变分带特征控制的典型钠交代型大型铀矿床。通过总结归纳前人对乌克兰米丘林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蚀变作用及分带特征,对米丘林矿床的成矿蚀变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米丘林矿床主要发育石榴石-黑云母片麻岩和钾质花岗岩两种岩石;矿床的围岩蚀变发育,主要表现出广泛的岩石退变质作用,如斜长石的绢云母化、微斜长石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沿断裂还发育有大规模、强烈的钠交代作用;铀矿化与钠交代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发育在花岗岩与片麻岩接触带的断裂带中,由沿断裂活动的流体交代片麻岩、花岗岩、糜棱岩和碎裂岩而形成,铀矿体主要产于钠交代岩体中。因此,钠交代岩控制着该类型铀的成矿作用,它的分布特征决定着铀矿体的规模大小,并对铀的成矿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铀矿床分布在复背斜中部在深大断裂交叉部位。矿床产在浅色花岗岩的外接触带,与文德期砂泥质沉积层的接触地段,辉长岩岩株及斑状花岗岩和花岗细晶岩的小岩休侵入其中。矿石为钠长石-磷灰石成分的交代岩,铀石为主要铀矿物,碎裂岩带为主要容矿构造,碎裂岩带中的矿物被密集的微裂隙网破碎。在下部含矿交代岩主要沿斑状花岗岩和花岗细晶岩发育;在上部主要沿砂岩和粉砂岩发育。交代岩的主要新生矿物是钠长石和磷灰石,其次是绿泥石、碳酸盐、水云母和铀矿物。细分散状红色亦铁矿染为交代岩的明显标志。岩石的交代改造作用从钠长石化开始,绿泥石-铀石组合叠加在已钠长石化的岩石上。按矿物的形成时间,磷灰石占据中间位置,部分与钠长石和铀石重叠。在钠长石化的岩石裂隙带内产出的矿石最富。铀含量0.0n%—0.n%的贫矿石和一般矿石在矿床中占重要地位,在遭受最强烈的钠长石化后破碎的局部地段,铀含量可达到1%—3%。含矿交代作用是在200—280℃温度范围内,在含有高浓度磷的碱性溶液作用下进行的。根据成分特征,北哈萨克斯坦含矿交代岩与加拿大比弗洛支湖矿床的交代岩很相似。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铀-钛-磷矿化生成于交代蚀变的灰岩和砂岩中。在对岩浆期后铀矿化作用的评价中,有人着重强调沥青铀矿和铀钛酸盐是在细脉矿化发育阶段形成的,而含铀磷灰石既与交代的矿物又与细脉的矿物有关。已确定由沥青铀矿、铀钛酸盐和含铀磷灰石构成的铀矿化作用是与热液交代形成物相伴生,这些矿物是在交代置换围岩(复成份砂岩、钙质砂岩、泥灰岩)中造岩矿物过程中沉积而成的,它们与细脉中的矿物并没有明显的联系。该区研究表明,含铀的热液交代作用包括两个阶段:淋滤(交代作用)和沉积作用(细脉)阶段。交代阶段分布广泛,而细脉阶段分布窄小。在淋滤阶段,新生的交代矿物取代置  相似文献   

13.
前寒武纪地质发展,祁连裂谷的发育、花岗岩的成岩和演化等对LSS成矿带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LSS成矿带热液演化、铀矿化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规律。提出了碱交代型铀矿属于花岗岩源再平衡混合岩浆热液铀矿床、伟晶状花岗岩型铀矿为多阶段、复成因、多来源铀矿床。总结出LSS成矿带具有两个重要的成矿系列、两类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曲源矿床钠交代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前人勘探成果资料,阐释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论述钠交代岩分布和岩石特征,探讨钠交代岩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钠交代岩是热液交代原始岩石中的矿物使其大多消失殆尽,几乎由新生的钠长石替代而生成。钠交代作用既是热液带入Na_2O,带出SiO_2、 K_2O的交换过程,又是携带铀矿源、创造贮存空间,同时,还是释放铀矿质和创造有利成矿围岩的系统过程。钠交代岩与铀成矿密切相关,钠交代作用越强、岩石越破碎、钠长石化现象越强烈、铀品位也就越高,而且铀矿化严格受钠交代岩制约,矿化分布范围被限于钠交代岩体之内。  相似文献   

15.
马岭花岗岩体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马岭花岗岩体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岩体及外围地层含铀性、岩石地球化学和已知铀矿化空间分布规律及控矿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4点认识:即(1)马岭复式岩体属S型重熔花岗岩;(2)富铀地层重熔导致了区域矿物质汇聚区的形成;(3)岩浆演化是热液富铀的物质基础;(4)NE向主导断裂导矿和旁侧陡倾斜断裂(裂隙)及地层破碎构成了有利于铀供源和聚沉的成矿系统。查明了该地区矿石类型为酸性矿石。分析了马岭花岗岩体的找矿潜力,指明了进一步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6.
已知低温热液铀矿床有四种围岩蚀变类型:热液泥化、黄铁细晶岩化、钠交代作用和钾交代作用。作者研究了具有水云母或钠长石现象的铀-钼矿床的近矿交代岩。矿床位于由火山-沉积岩层所充填的中生代火山洼地范围内。含铀交代岩产于切穿靡细岩喷出穹丘的近南北向断裂内。砂体赋存于穹  相似文献   

17.
内生铀成矿作用历史-地质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综述了世界重大内生铀矿床的成生条件、大地构造空间定位规律及其含矿建造类型,表明内生铀矿床矿化作用始终是成矿区长期发育史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相关联的岩浆作用、构造一交代作用及其他地质作用的最终环节。长期发育的再生花岗岩化作用形成铀的专属建造组合,为后续的成矿作用提供了潜在金属源,是形成大型和超大型铀矿富集的最重要先决条件之一;放射性地球化学专属花岗岩类杂岩体发育区内发生的构造-岩浆或构造活化作用亦对铀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拟定了作用于一定地质空间内重合发生的内生铀成矿作用的历史-地质模式:预成矿作用——构造-岩浆及构造矿前活化作用——成矿阶段。拟定的模式还适用于地壳中长期堆积形成的其他元素矿床的新区预测。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子活化分析法(NAA)对11个辉长岩类岩石和两个花岗岩类岩石进行了分析。磁铁矿系列的辉长岩类中的金含量(0.4—5.3 ppbAu;平均为1.8 ppbAu)通常高于钛铁矿系列的辉长岩类岩石的金含量(0.2—0.6 ppbAu;平均为0.4 ppbAu);金含量取决于全岩成分。辉长岩类岩石含金量较低,而长英质花岗岩类岩石含金量较高:辉长岩的平均金含量为1.1 ppb,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平均含金量为2.4 ppb,花岗闪长岩的平均金含量为3.0 ppb,花岗岩的平均金含量为3.8 ppb。金矿床趋于赋存在磁铁矿系列的深成岩体内,这表明矿床的形成与岩浆作用有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19.
对满洲里地区大青山盆地中牛代玄武质火山岩类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讨论,结合野外观察和前人资料,对其岩浆演化、成闪及成岩构造环境进行探讨,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分析可知,该区玄武质火山岩类岩浆源于富集不相容元素的富集地幔,后有壳源物质参与.是岩石罔伸展背景下早期流体交代岩石圈地幔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通过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以及和邻区产铀火山岩特征类比可知,本区具备较好的火山热液型铀及多金属成矿的构造环境及火山岩浆演化系列.  相似文献   

20.
华南铀成矿省火山岩-花岗岩型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构造演化—岩浆作用—成矿流体系统将火山岩-花岗岩型铀矿作为统一体开展成矿作用研究。在总结华南热液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铀时空分布特征,结合成矿溶液的氢、氧同位素组成,从动力学过程阐述了成矿物质来源,并进而分析了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作用过程。认为早寒武世富铀地层是华南热液型铀矿最本质的铀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岩浆水和降水混合的产物,岩浆作用形成了成矿物质的"汇"区,燕山期伸展或向伸展过渡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岩浆作用,促成了成矿热液系统的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的发生,随着岩浆作用物质-能量场的减弱,华南热液型铀矿成矿作用终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