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化"是将社区规划的相关理念、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解决当前城市社会问题的一种科学理念.本文基于"社区化"的概念及其相关理念解析,从城市社区体系结构组织、交通组织、公共空间组织、社区资源配置四个角度探讨居住区规划模式,通过与传统模式下的居住区规划进行比较,得出"社区化"理念下的城市居住区规划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并以合肥市大圩新市镇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
鄢晓莉 《山西建筑》2010,36(35):42-44
针对目前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存在的特色危机,以深圳“万科第五园”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了当今城市住宅规划建筑中传统元素的现代运用以及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有关问题,以期指导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更好地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民居特色。  相似文献   

3.
试论居住区的后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居住区在建成后随着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从理论及实践角度都会产生持续发展、完善的要求。本文据此提出了“居住区后续规划”概念,并在阐述它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居住区后续规划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运行机制,试图研究建立一个更完善的居住区规划框架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占城市最大量的已建成居住区的规划工作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4.
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居住小区模式被引入到居住区规划中后,很好的促进了住宅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但是居住区规划的单一小区模式存在许多的缺陷,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相当多的问题。如何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实现多元化的居住区规划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居住区规划和居住绿地景观设计的探讨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武 《住宅产业》2010,(1):44-47
基于一个有关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绿化景观设计的案例,论文旨在探究一个现在流行的话题,“什么是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分析独特的区域文化,通过尊重地方文化特征和吸收地区文化特性,对当地一些自然和城市基本元素的保存和结合、区别和独立,以便创造一个和谐而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同时,论文强调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和详细的城市居住区设计里,一定要大力综合地方自然和人文要素、地方精神和民间文化,并且应用到实践中去,最终达到塑造一个多样化城市居住区景观的目的。从一定程度上看来,这就是生态城市居住区规划和健康城市居住区设计的一些措施,如此我们就可以部分地保证社会的发展走在一条能够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相似文献   

6.
孙美荣 《云南建材》2010,(11):66-67
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即依据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生态学思维对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的目标是为人类寻找一种在城市理想的生活而又不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可持续生活方式。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是一项提高住区环境质量、促进城市住区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生态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当前生态城市规划亟待深入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而城市居住区作为城市中生活功能相对完整,用地范围相对独立的地段同样具有生物体的特征。那就是生物的“多样性”与生物有机结构的“整体性”。本文以江苏省宜兴市海德名园规划为例就城市居住区规划提出“多样性思维”与“整体性思维”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市中私人汽车数量快速增长的时期.本文对城市居住区中的“人-车-路”关系进行探讨,为城市居住区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辨析居住区与居住社区在概念内涵上的差异,指出了我国在居住区规划中的问题——居住区社会空间内涵的缺失。提出了居住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立足于居住社区建设的公共交往空间构建的五个方面,而且在设计相关的组织构建方面提出见解。最后基于居住社区建设对建筑师与规划师的能力培养给予意见。园林设计是住区公共交往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居住社区化的发展趋势,对于把握园林设计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曹赡 《城市住宅》2021,28(8):161-162
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但也不断有新的问题暴露出来,水生态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严重困扰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对于这个问题,海绵城市有很好的解决效果,但如何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居住区规划中,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生态、社会等效益又成了一个新的课题.以此为出发点,就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谈居住区绿化规划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秦军 《山西建筑》2005,31(11):22-23
针对居住区绿化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绿化率得不到保障、未能把“以人为本”原则作为重点等方面作了阐述,以在新形势下搞好居住区绿化规划。  相似文献   

12.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北美城市设计领域兴起的一种新思潮,产生于美国大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在美国大城市经历了城市化、郊区化、绅士化的发展历程后,作为针对郊区蔓延发展批判的“新城市主义”思想越来越受到规划专家、城市政府、开发商、社会公众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比的手法,分析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居住区规划的影响以及在探索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供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北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做北方居住区规划调研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南方开发商到北方进行开发建设时会觉得有些“水土不服”。南北方因为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不同,在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和住宅建设方面有许多不同之处,由于涉及到开发商和居住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很多开发商对该方面都有所关注,也成为了人们所热议的话题。有关南北方居住区规划方法的研究值得专业人士去关注,使居住区规划本身较好融合当地环境,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本文针对此次对沈阳几个典型的“南派”开发商规划设计居住区进行分析,来试图对北方居住区规划设计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方法,并对照南北方居住区规划设计特点的不同,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地建议,以供专业人士继续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晓戌 《山西建筑》2005,31(24):23-24
介绍了居住区城市设计的意义和构成要素,分析了城市设计产生的背景,从规划布局、交通、景观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城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中的应用,从而促使建筑设计有序化,改善居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的交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努力探索我国城市居住区交通发展的规律能够让交通更好地服务城市生活。在私家车拥有率大幅上涨时期,居住区内交通环境较、停车位不足、规划缺乏合理性等问题都引发了一些交通问题,这种状况急需得到改变,文章从不同方面就我国城市居住区内部交通规划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缓解我国居住区内部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苏州新区居住区是城市崭新的人居空间,分析了城市新区居住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规划建设保持城市新区居住区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宜居宜业的需求,通过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实施前后居住区规划研究热点的变化进行比对分析,进一步阐述新《标准》调整后居住区规划研究热点和新理念的变化,得到:(1)在新《标准》发布前,居住规划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和调整研究,为新《标准》内容的制定起到了推动的作用;(2)在新《标准》发布后,通过关键词聚类、突显性、时区分析,居住区规划研究热点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有新的“生活圈”等研究热点出现;(3)在新《标准》发布后,居住区规划领域研究引入了“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新的研究理论并在之后持续指导居住区规划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延续,它的存在与运行离不开所在的城市;人是居住区的主体,“以人为本”、“物为人用”,居住区要切实解决居民的各种生活需要,本文以好佳城市花园为例,着重阐述“城市的观点”、“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杨敏  傅倩 《山西建筑》2006,32(2):22-23
介绍了构建“人车和谐”的居住区动态交通规划目标,探讨了实现“人车和谐”的规划原则、要点和方法,并在湘南某居住区项目的动态交通规划中运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行侧重于以汽车动力性能为依据的城市道路规范,同城市居住区所提倡的“人性场所”、“以步行为主”的交通原则,在某种程度上是相矛盾的。文章调查了昆明市主城区部分居住区道路,分析了道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居住区道路设计的反汽车动力性能核心设计原则。以此实现“以步行为主”“行人优先”的理念,并列举了居住区道路设计的主要手段及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