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SolidWorks的行星齿轮机构运动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olidWorks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实现了渐开线齿轮的精确建模,建立了某型直升机主减速器内两级行星传动机构在SolidWorks软件中的装配体模型,应用COSMOSMotion软件进行了机构运动仿真,为机构设计提供了一种高效、直观的仿真手段,提高了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分析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2.
应用SolidWorks对某轮边减速器的二级行星齿轮建模,通过SolidWorks与ADAMS软件接口将模型导入ADAMS中,建立行星齿轮虚拟样机,根据Hertz弹性撞击理论,确定接触刚度系数,并在额定转速下仿真齿轮所受切向力的变化曲线和太阳轮的浮动轨迹,可为轮边减速器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提升机构中应用的NGW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虚拟设计及采用SolidWorks制作该行星齿轮减速器三维动画.对虚拟装配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采取的方法及其采用SolidWorks中的模拟旋转马达以及Animator插件来制作行星减速器动画的步骤等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应用Pro/E软件的运动学分析,实现了行星减速器多齿轮传动机构的运动仿真,叙述了逐对法创建齿轮副的关键技术,并对整个机构进行了三维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5.
应用Pro/E软件的运动学分析,实现了行星减速器多齿轮传动机构的运动仿真,叙述了逐对法创建齿轮副的关键技术,并对整个机构进行了三维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6.
渐开线少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动态接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通过SolidWorks建立了渐开线五齿差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三维模型,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齿轮副进行了在额定工况下的动态接触仿真分析,得到轮齿从进入啮合到退出啮合全过程的动态啮合效果,得到了啮合时轮齿的接触应力和von-mises等效应力;仿真分析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在不同载荷下的重合度,并得出了其单齿啮合刚度曲线,根据线性叠加原理,得出了渐开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在额定载荷作用下的时变啮合刚度曲线。  相似文献   

7.
《机械》2017,(4)
首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和仿真分析软件ADAMS进行行星齿轮机构三维模型的建立,然后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的运动学分析和改变转速、扭矩、阻尼系数等条件下的动力学分析,最后将理论数据与仿真结果相比较,验证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此次研究所得结果可分析出不同状态下行星齿轮机构中零部件的速度波动情况和受力情况,为行星齿轮机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输出机构为孔销式的少齿差行星减速器为研究对象,设计其行星齿轮与内齿轮正确啮合的齿廓参数,同时对啮合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利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建立整个减速器实体模型。以ADAMS软件为平台建立虚拟样机模型,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得到减速器输出轴转速和传动比,啮合力、接触作用力的时域和频域的参数曲线以及减速器的转动频率。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吻合度很高,为减速器动态特性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刘波  管品武  王思源 《机电工程》2022,(7):967-971+1003
行星齿轮机构行星轮裂纹故障存在难以诊断的问题,为了对行星齿轮机构行星轮裂纹故障进行更好的诊断,以某型汽车行星齿轮机构为例,基于该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其行星轮裂纹故障信号频谱图特点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行星齿轮机构行星轮裂纹故障三维模型,利用ANSYS APDL软件将模型中需要布置传感器的部位设置为柔性体;然后,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行星齿轮机构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之后,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齿轮裂纹故障进行了啮合静力学分析,建立了行星轮的裂纹故障模型;最后,通过对齿轮机构进行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出了该行星齿轮机构行星轮裂纹故障模型的信号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行星轮裂纹故障频谱图中,信号的峰值均与啮合频率或其倍频相对应,而啮合频率处的局部峰值均与行星轮故障频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以实体为例,提出了一种行星轮磨损故障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利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模出高精度的行星齿轮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并利用ADAMS软件进行动力学仿真,对其啮合频率及行星轮磨损故障频率进行分析,将仿真的结果与理论值对比,为行星齿轮机构磨损故障诊断提供精确的数据,利用此数据可以有效地避免因齿轮磨损故障造成的机械事故。  相似文献   

11.
以5HP-24自动变速器行星齿轮机构传动为例,通过采用杠杆法计算行星轮系的啮合效率,杠杆法不但对求多排并联行星轮传动比比较简单,通过杠杆图建立转速图和受力图,可以方便判断各行星轮的啮合功率流向,是计算行星轮系传动啮合效率很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考虑了齿轮啮合刚度、啮合阻尼以及各支承轴承、行星轴承的刚度,推导出了系统的变形协调关系,通过集总参数法建立了三轴式内齿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弹性动力学模型,求解出了不同内齿板结构下,系统的动载系数。结果表明:具有三相内齿板减速器的动载系数最小,具有一相内齿板的减速器动载系数最大;具有三相内齿板的减速器可以在较高的转速场合下使用。  相似文献   

13.
行星齿轮机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行星齿轮机构传动效率高、重量轻体积小等为目标,探讨行星齿轮机构的优化设计。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设计了优化程序并进行设计计算分析。通过实例设计验证了方法的优点及实用性。实践结果表明,用本方法设计的行星齿轮机构不但达到了最优化目标,还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计算3K行星轮系效率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计算3K行星轮系啮合效率的简便方法:先将3K行星轮系的效率写成两个2K—H行星轮系效率的乘积形式,再将其中出现的,不含最大中心轮的转化机构效率代号稍做改换,即可得出3K行星轮系效率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CATIA对行星滚柱丝杠机构进行三维建模,采用有限元仿真技术分析了机构的6阶固有频率,得到了各阶模态主振型图,分别研究了支承方式、螺母工作位置、离心力等因素对机构固有频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两端固定支承的行星滚柱丝杠固有频率较高,适宜在高速工况下使用;螺母工作行程越大,机构整体抗振性能越低,承受的极限转速也越小;机构高速运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导致零部件的变形增大,降低其传动精度,在具有高精度要求的工况下,不宜采用过高转速。  相似文献   

16.
In his fundamental article “Hohere Radlinien” W. WUNDERLICH has shown, that for planetary motions the polodes, the paths of points and the envelopes of straight lines are trochoidal curves without exception. The last ones are called cycloidal trochoids and among all trochoidal curves the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property, that the motion of the canonical frame is a planetary motion (Theorem 1). This well known theorem, for which a new proof is given, is fundamental for the following new statements. If parallel rays are reflected on a given cycloidal trochoid h of degree n, they envelope a cycloidal trochoid k of degree 2n (Theorem 2). Figure 1 shows a nephroid h with the given rays parallel to the common tangent in the cusps of h. Figure 2 shows a STEINER-cycloid h, the given rays have a general direction. In Section 4 first is shown, that any given trochoid can be used as moving or fixed polode of an one-parametric family of planetary motions (Theorem 3). Further it is proven, that either no one of the two polodes of a planetary motion is cycloidal or both of them (Theorem 4). Therefore one can distinguish between “not cycloidal planetary motions” and “cycloidal planetary motions.” It is surprising, that among all planetary motions the cycloidal ones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a constant proportion between the curvatures of the polodes in the respective poles (Theorem 5). The ordinary planetary motions with the polecircles represent a trivial special case.  相似文献   

17.
在计算带行星轮机构轴系扭转振动时,传统的单惯量方法将机构内实际的动力过程处理成简单的静力传递,结果带来较大的非安全误差;且只解决了轴系问题。本文尝试利用实验手段证明所提出的平面力学模型的可靠和正确,进而做到在研究行星轮机构对整个轴系影响情况的同时,考虑行星轮机构内部各组件在扭转激扰下的回转振动状态。  相似文献   

18.
机构的自锁性能可以从效率的角度来分析,根据行星机构与其转化机构中的摩擦功率损失相等的假设,推导出转化机构效率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行星机构的损失系数。根据损失系数求出行星机构的效率,即可判断其自锁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行星轮系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行星轮系扭转振动模型与虚拟样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建立力学分析模型对行星传动进行动力学仿真,考虑了行星轮系传动过程中的时变啮合刚度和齿侧间隙等因素,可较方便、准确地获得行星轮系在传动过程中的一些动态特性,为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寿命预测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行星齿轮传动不均载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各零部件存在着加工和装配误差,而各种误差对均载的影响情况又是不同的。本文通过对行星齿轮传动的每一个行星轴的受力弯曲变形进行比较,求得动态载荷分配情况。通过对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载荷变动曲线进行频谱分析,找出各误差对行星齿轮减速器的均载性能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