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系统地评价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g 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公开发表的文献,纳入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与单用恩替卡韦比较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采用Stata11.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7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组对比恩替卡韦单药组在改善肝纤维化和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联合用药组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标志物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和Ⅳ型胶原蛋白(Ⅳ-C)水平,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水平与单用恩替卡韦组相比均降低更显著(P均<0.05),2组门静脉内径和脾脏厚度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能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并且效果优于单用恩替卡韦。因受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尚需要开展更多的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研究来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王婧媛  吕春晓  黄宇虹 《中草药》2024,55(6):1878-1883
目的 评估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效益与风险,指导实际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检索数据库中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HF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间截至2023年7月1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按照不同方案分为单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对照组和联用芪参益气滴丸的观察组,利用RevMan 5.3软件合并效益风险指标,构建基于多准则决策分析(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MCDA)模型的评价体系;利用Hiview 3软件计算芪参益气滴丸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CHF的相关效益值、风险值及效益风险总值,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以优化所得结果,并通过敏感性分析验证所得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最终纳入6项RCTs。MCDA模型评价结果显示,当一级指标效益和风险权重分别占比78%和22%时,单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与联用芪参益气滴丸的效益风险总值分别为31和63,蒙特卡洛模拟后差异为-32 [95%CI (-48,-17)],评价结果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纳入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结果,对照组均为恩替卡韦。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使患者肝功能ALT和TBLL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肝硬化指标:HA、LN、PCIII、IV-C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观测指标纳入文献都小于7篇,故而无法进行漏斗图分析。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较单用恩替卡韦治疗能更好抗肝硬化,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大黄■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及研究方向。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时间范围系自建库至2022年9月。挑选出大黄■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Man 5.3分析软件分析。结果:文献筛选结果显示,共有8个研究被纳入,包含690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47例和3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大黄■虫和恩替卡韦两药联用组对于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改善效果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的对照组,除了Ⅳ型胶原(Ⅳ-C),其他三项标志物两组间差异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结论:结果显示,大黄■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有良好的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作用,表明大黄■虫丸具有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作用或增强恩替卡韦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作用,提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性肝纤维化时可考虑选用大黄■虫丸和恩...  相似文献   

5.
黄倩倩  王涛  康琪  陈杨  瞿礼萍  邹文俊 《中草药》2021,52(2):495-506
目的定量评估马钱子中药复方制剂(Chinese materia medica compound preparation of Strychni Semen, CPSS)单用和与常规化学药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效益与风险,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CochraneLibrary和PubMed等数据库中CPSS治疗RA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得出各指标效用值。然后,建立CPSS治疗RA的多准则决策分析(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MCDA)模型评价体系,并采用Hiview3软件分别计算出CPSS单用和与常规化学药联用的效益值、风险值和效益风险总值。最后,借助CrystalBall嵌入Excel软件进行蒙特卡洛模拟,计算出2种用药方案效益风险差异的95%可信区间(95%CI)及出现差异的概率,优化评估结果。结果最终纳入27项RCT。MCDA模型量化评估结果显示,CPSS单用的效益低于其与常规化学药联用,效益差为-13[95%CI(-23,-3)],差异大于0的概率为0.47%;但其用药风险显著降低,风险差为26 [95%CI(13,42)],差异大于0的概率为100%。当2种用药方案的一级指标效益和风险权重各占50%时,CPSS单用和与常规化学药联用的效益风险总值分别为40和34,差异为6 [95%CI(-1,16)],CPSS单用优于其联合常规化学药的概率为94.84%,评价结果稳定。结论 CPSS单用或联用常规化学药治疗RA使患者获益明显,可作为RA治疗手段的重要补充。但是,当患者对用药风险接受程度较低时,不建议中西医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安络化纤丸和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后2组HBV-DNA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CIII、CI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HBV-DNA、肝纤维化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软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重度肝纤维化患者治疗前后肝脏组织病理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肝脏弹性纤维化扫描(LSM)及FIB-4变化,评估软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广东省深圳市4家医院120例诊断为乙肝重度肝纤维化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B)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80例,恩替卡韦组40例,其中40例治疗前后行肝穿刺组织病理检查,联合用药组25例,恩替卡韦组15例。治疗48周后,采用肝脏病理评分、LSM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及FIB-4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评估软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重度肝纤维化的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都较前改善。其中联合用药组在肝脏组织病理评分、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及FIB-4改善程度优于恩替卡韦组(P0.05),在弹性纤维化扫描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软肝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可以进一步提高肝脏纤维化逆转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4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大黄(庶)虫丸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合苦参素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的肝纤维化指标、HBV-DNA及肝脏B型超声结果.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肝纤维化4项指标、HBV-DNA及肝脏B超等指标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庶)虫丸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肝纤维化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其抗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FMJS(EMCC)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外文数据库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从建库到2014年5月以来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查阅文献,不限制语种,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临床对照试验9个,包括694个患者,试验组353例,对照组341例,均为乙肝肝纤维化治疗研究。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治疗组在提高乙肝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逆转肝纤维化等方面均明显强于对照组(均P0.05),且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对逆转乙肝肝纤维化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6,(11):1444-1446
目的:分析总结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及肝硬化治疗中强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恩替卡韦方案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强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方案治疗者为治疗组,每组33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完成18周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中医主要症状评分、ALT、AST及纤维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而ALB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可有效的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纤维化及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3.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4.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白花前胡地上各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新鲜地上部分各部位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化学组分。结果:花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氧化石竹烯(26.590%),2,6,6-三甲基双环[3.1.1]-2-烯(13.605%);果中为石竹烯(34.589%),1R-α-蒎烯(14.444%);叶柄中为(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异丙基)-萘(33.671%),[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22.474%%),1R-α-蒎烯(11.479%);茎中为1R-α-蒎烯(15.544%),[s-(E,E)]-1-甲基-5-亚甲基-8-(1-异丙基)-1,6-环己烯(14.212%),石竹烯(11.551%)。结论:白花前胡地上部分挥发油中,石竹烯类、1R-α-蒎烯含量较高,茎和叶柄挥发油中萘类成分含量较高,在考虑综合利用的同时,应防止人畜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