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传统村落是历史与时代的产物,其保护与更新规划通常涉及到对空间形态的研究。本文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池江镇杨梅村为研究对象,以村落的人文历史与物质空间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提取杨梅村的空间形态要素,并且基于空间句法与分形理论,运用ArcGIS和DepthMap软件对杨梅村的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获取村落整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将村落现状的空间形态与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在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上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以期为新时代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可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2.
侗族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本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选取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名录中的侗族传统村落张里村,建立其轴线模型,对其空间形态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整合度、协同度、选择度和可理解度的参数数据,分析张里村空间形态特征及演化规律,结合当地规划及现状调研情况,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和可持续发展建议,旨在对侗族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古旧村落的形态、功能、空间和面貌等,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完整地反映该村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了生态、历史、哲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古旧村落在保护和发展方面有了显著的成效,但部分古旧村落的空间和生态环境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目前针对地区性古旧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仍有不足。文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昆仑古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古村进行轴线模型分析,通过对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等参数数据的定量分析,找出村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古旧村落的规划和空间优化提供借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城市化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危机与挑战,本文以国家级传统村落——富平县莲湖村为研究对象,选取空间句法理论中整合度(1)、可理解度(2)和选择度(3)三个变量对莲湖村的空间形态进行深入分析,以发现传统村落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华文明发展轨迹的重要承载者,传统村落在知识经济时代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其保护与发展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讨。该文从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优化视角,选取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古生村为例,经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整理,在空间句法理论的指导下,用Depth map软件对古生村2015年空间形态属性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村落的发展,村落整合度和选择度良好、协同度稍弱,均有提升空间。对此提出四个优化村落空间形态的建议:守护历史遗存古迹,修缮历史空间肌理;突出局部空间营造,增强村落感知协同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街巷路网通达性;盘活村落生态经济,营造优质村落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以邯郸市涉县冶陶村为例,用Depthmap软件对村落空间进行数字化模拟,计算空间句法整合度、深度、选择度等指标,并结合调研对传统村落空间的形成与演变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传统空间的形成与现代空间的演变与人的行为活动存在某种关联。根据数据分析进一步从步行空间构形、街道空间功能、村落整体活力多个方面研究村落空间形态的规律与成因。  相似文献   

7.
张熹  车震宇 《华中建筑》2012,(9):105-109
旅游开发是村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如何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保护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使其得以延续性发展是当前村落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该文基于空间句法的轴线分析方法,对开发比较成功的丽江束河古镇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束河在开发过程中通过运用整合度核心区外移、调整空间布局和旅游功能合理分区等手段,在传统村落之外形成新的整合度核心,将大量的人流活动引向新区,从而缓解老区压力的具体开发模式,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在研究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组成及其满族文化活动关联性方面,相比其他理论方法存在一定优势,借鉴比尔·希利尔等学者提出的空间形态结构的量化分析方法,对吉林省满族传统村落进行空间组成划分,建立空间结构分析的轴线模型,深入剖析满族传统村落的空间构成与空间使用状况。本研究采用空间句法及Arcgis开发工具,以鹿圈子村为例,对满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布局进行模型化研究,通过集成度、选择度及可理解度等相关变量的分析数值和表格,结合现场调研观测,得出村落的空间主要特征,以更明确解释村落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以"古苗疆走廊"中的报京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软件对村落空间格局进行量化分析,以探求空间形态与村民活动之间的关系,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方法及思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载 体,在我国星罗云布的乡村聚落中无疑是最 耀眼的,过往的保护研究与工作多集中在它 们身上,而忽略了数量更多的非传统村落。 本文聚焦于非典型传统村落,以咸阳市泾阳 县岳家坡村为例,采用轴线和线段的句法模 型定量分析岳家坡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深 度解析岳家坡村“一大三小”的空间结构,并 将规划前后的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以此 得出岳家坡村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保护方 面,应保留村落原有的空间结构,继承原有 的空间序列和生活秩序;利用层面,应依托 现有的空间结构进行适应性开发,而非为了 旅游发展去改变村落格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是文化和历史的体现,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被破坏,为今后的保护发展带来巨大困难,因此空间结构的研究对于未来村落的保护发展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山东省泰安市山西街村是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本研究通过空间句法的凸空间分析法、轴线分析法,选取整合度、可理解度、深度值等参数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定量分析其空间格局。研究表明:该村由环路包围而成,其道路层次较为分明,街巷宽度与两侧建筑物空间比例协调,尺度感较好;其中主街、环街及其沿街空间的空间整合度最高,村落整体可理解度较高,整体深度值较低,村落位置于大汶口镇可达性较好。整体而言,该村落既相对开放又保持着自身独立性,对它的保护和发展应注重街巷独特的空间格局保护与整治,同时给予上述分析中呈现的有意义空间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2.
广府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是村落自然环境和村民生活变迁的镜像,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但随着城市化发展,曾经充满活力的村落公共空间日渐式微,面临一系列凋亡、重构危机。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认知和特征分析是其活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该文通过对广府传统村落深井古村的实地调研,借助空间句法的语言途径,通过地图模型对该村的公共空间进行整合度、街网密度、选择度等要素计算,详细剖析其背后的空间特征与句法意义,最后针对以上分析结果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甘南传统村落在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空间形态特征。文章选取甘南传统村落中的尼巴村与东哇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结合整合度、选择度、连接值、可理解度等参数对上述两村空间形态进行解析,探究村落整体空间结构特征及内部空间的联系性。研究发现,村落整体空间结构不够完善,核心空间难以识别,内部空间联系性较弱。最终,文章从村落现存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关的优化建议,旨在为甘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郝孟奇  张云 《重庆建筑》2021,20(8):10-13
我国各民族村落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受不同因素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落空间形态,这些形态又反作用于村落的发展.该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的怒族村落老姆登村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句法模型,并通过分析深度、整合度、可理解度等参数,得出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特点.针对村内物质空间存在的问题,该文结合非物质要素提出三点优化策略,为今后老姆登村与相似类型村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出现了传统空间破坏、特色场所失落等方面的问题。从南屏村的历史与现状研究入手,运用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手段,尝试传统村落中失落空间探寻的研究方法,探索南屏村在历史演变更替过程中传统空间、特色场所的生成机制和形态特征。围绕失落空间的保护与再生,从再生特色场所的原真生活、保护失落空间的视域环境2个重要方面,提出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中值得重视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市更新工作势必会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联系与矛盾。历史城区是城市更新工作的重点内容,对其空间进行定量与定性研究,有助于保护与更新。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以甘肃省庆城县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依据空间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三个句法变量,分析其空间结构特征和现状问题,并提供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沟壑区作为我国地形、地貌独特的区域,保存着大量传统村落,村落空间格局与地貌都颇具特色.本文采用空间句法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10个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进行研究,试图从10个传统村落中找寻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特色基因,进而提出保护策略,为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梳理吉林省内中国传统村落的发展特征基础之上,利用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来对吉林省入选的11个中国传统村落之空间形态及结构特点进行了矢量化分析,并且利用分析结果对未来村落空间的使用模式进行科学预测,促进传统村落在区域内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最终实现依托传统建筑与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空间形态研究可以对村落的山水环境、民俗习惯、营造理念等方面进行归纳,这是保护村落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滇西北地区澜沧江流域5个藏族聚落为例,从村落的宏观平面形态到微观建筑分布进行描述总结,将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归纳空间形态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并提出村落格局保护及发展建设策略。村落空间的分类与规划建设有助于发掘空间结构演化的地域性因素,进而为村落空间格局、文化风俗等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田艾柠  李凌 《城市建筑》2023,(2):138-140
传统村落作为区域内重要的文化和历史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村落的形成、发展和传承。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联合村为例,建立量化研究模型,对传统村落参数进行空间解析。以联合村空间结构的可视化表达和自组织发展规律,依据科学性数据分析对未来村落空间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研究、理性开发与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村落的原有肌理特征,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