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描述北京市西城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现状,探讨影响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及有效的干预方法,为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随访研究的方法,应用一般信息的问卷、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SAS)和抑郁(SDS)量表,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西城区60~80岁2 342人社区老人。2 342人老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社区社会支持干预、个体心理疏导、团体心理指导和小组讨论干预方法进行社会支持干预;对照组观察其自然变化。结果北京市西城区2 342人社区老人中423人(18.1%)获得社会支持较少;1 469人(62.7%)获得中等社会支持;450人(19.2%)获得高社会支持。支持总分39.67(6.59);客观支持分9.47(2.47);主观支持分22.90(4.23);支持利用度7.30(2.21)。社会支持总分与婚姻、工作、家庭类型、家人关系、看电视、读书、养宠物、歌舞、性格、情绪调节、生活质量总分、幸福度总分、焦虑标准分和抑郁标准分相关。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支持总分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社会支持各方面的评分(P<0.05)。结论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老人生活质量、幸福度、焦虑、抑郁等诸多因素有关。建议对社会支持较低的社区老人进行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宁波市4个社区空巢女性老年人焦虑和抑郁的情绪现状,同时分析个人的特征学资料、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对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宁波市4个社区的300名空巢女性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空巢女性老年人的焦虑症状存在或可疑存在的人群占29.14%,抑郁症状存在或可疑的人群为30.16%。影响空巢女性老年人焦虑情绪的因素有年龄、日常运动时间和社会支持(P0.05)。影响空巢女性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因素有年龄和生活质量(P0.05)。结论社区空巢女性老年人存在不良的焦虑和抑郁情绪,社区服务人员积极的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保护空巢女性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4月,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用人口社会学特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北京市西城区180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相关性分析。结果 180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为(36.40±5.30)和(38.25±4.14)分,焦虑发生率为12.2%,抑郁发生率为17.2%;其同事、朋友、家庭支持评分分别为(13.09±2.98)、(12.78±3.31)和(15.43±3.49)分。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同事、朋友、家庭支持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同事支持评分、家庭支持评分与婚姻状况为导致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比较高,焦虑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状况呈现明显负相关,且社会支持状况能明显影响焦虑抑郁情绪,为此需要加强干预与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社区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和孤独量表对212名社区空巢老人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抑郁、孤独的相关性。结果经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社区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参加体育活动频率、慢性病数目、自我健康状况评价、1年内是否住院过,部分因子与有无配偶、有无子女、居住状况、脉压、腰臀比有关。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发现,社区空巢老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正相关;社区空巢老人其抑郁分值、孤独分值与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影响社区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众多,社会及家庭应予以关注,尤其是高龄、患慢性病、无配偶、无子女、经济收入差、缺乏社会支持的空巢老人,共同为老年人营造幸福安康的生活环境,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问卷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社区15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应用家庭功能评估表(APGAR)、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相关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150名老人中有抑郁症状的44人,占29.33%;有焦虑症状的18人,占12.00%。经Logistic回归发现:子女的探望次数少、自身患有躯体疾病、与他人相处不融洽、近1年有生活压力事件、遇不愉快不能进行自我调节等是引起老人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而自身患有躯体疾病、生活满意度差、家庭功能障碍是引起老人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治疗相关疾病、加强体育锻炼,加强自我调节、提高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家庭与社会支持程度,是保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的抑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保定市159个社区中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个社区。应用老年人抑郁评价量表(GDS-15)和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调查表、躯体状态调查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100)、社会支持量表对社区内≥60岁老年人555人进行抑郁状况、日常活动能力情况、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状况等内容的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555例老年人中,有抑郁症状者为53例,抑郁的患病率为9.6%。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日常活动能力差、听力障碍、需要照顾、生活质量差、社会支持少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保定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主要与躯体状况、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应加强对老年抑郁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逐渐衰退,器官功能老化,各种疾病接踵而至,老年人的情绪问题也日益突出,较为常见的不良情绪为焦虑与抑郁,影响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老年人焦虑与抑郁不良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多种躯体疾病伴发焦虑抑郁不良情绪;老年人自身心理素质较差、经济状况差、得不到足够社会支持及生活行为习惯不健康等也会导致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产生。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干预与应对策略,有利于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并延长寿命。为此,该文对老年人焦虑与抑郁不良情绪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董香丽    孙伟铭  袁也丰 《现代预防医学》2016,(13):2378-2381
目的 探讨江西省社区老年人的焦虑情绪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取样的方法在江西省选取800名社区老年人,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问卷调查,运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焦虑情绪的检出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58份,有效率94.75%;江西省社区老年人SAS总均分为(35.63±10.27)分,焦虑情绪的检出率为2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状况好、认知能力正常、社会支持水平高是焦虑情绪发生的保护因素,而女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睡眠质量差是焦虑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江西省社区老年人的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且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
哈尔滨市某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生活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哈尔滨市某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哈尔滨市某大学整群抽取本科生及研究生共317名,无记名填写自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自评焦虑量表(SAS)、Beck抑郁量表(BDI),运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处理.结果 影响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抑郁、焦虑情绪.对专业不满意,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经济情况等.学生的生活质量与抑郁、焦虑情绪,对专业不满意,父母关系不好等因素呈负相关.结论 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总体上无差别.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流动老年人抑郁状况以及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生活满意度、居住安排、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对流动老年人抑郁的影响。方法 2014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杭州市1 378名流动老年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30)对流动老年人的抑郁状况进行评估,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流动老年人中抑郁的发生率为3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家庭年收入、户口类型、当前社区居住时间、居住安排、自评健康状况、日常沟通问题、生活满意度、睡眠质量、体育锻炼时间和社会支持对流动老年人的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70~79岁(OR=1.827)和≥80岁(OR=4.148)、婚姻状况为离异(OR=4.051)、当前居住时间5年(OR=1.733)、睡眠质量一般(OR=1.677)和差(OR=3.029)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与配偶、子女、孙子女其中一类及以上居住在一起(OR=0.376~0.459)、家庭年收入为≥75 000元(OR=0.341)、自评健康棒极了(OR=0.268)和非常好(OR=0.222)以及好(OR=0.272)和一般(OR=0.401)、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越长(OR=0.831)、社会支持越多(OR=0.931)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结论流动老年人抑郁现象问题严重,年龄、婚姻状况、家庭年收入、当前社区居住时间、居住安排、健康状况、睡眠质量、体育锻炼时间和社会支持是流动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