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氨甲环酸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将244例骨科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2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氨甲静脉滴注,对照组术后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12 h观察2组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输血患者比例,并统计患者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临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管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输血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临床肺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应用氨甲环酸治疗可以明显抑制纤维蛋白溶解反应,减少术后出血量,术后血栓形成风险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对髋、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2017年12月的20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给予生理盐水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与观察组(100例,给予氨甲环酸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比较两组患者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及其血红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置换术后1天、置换术后31天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均低于置换前(P0.05);且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减少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可有效减少髋、膝关节置换隐性失血量,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侧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给予不同剂量氨甲环酸的有效性。方法 2014年1—9月之间拟行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生理盐水(A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0 mg/kg(B组);关闭切口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15 mg/kg(C组)。比较3组的术后24 h引流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输血率、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发生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输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A组(P<0.05),B、C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A组(P<0.05),B、C组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低于A组(P<0.05),C组隐性失血量显著低于A、B组(P<0.05)。3组术后均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梗死发生。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闭合切口前静滴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提高术后血红蛋白水平,静滴15 mg/kg的氨甲环酸能进一步减少隐性失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联合关节内灌注氨甲环酸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46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于止血带充气前10min静脉滴注溶有2.0g氨甲环酸溶液100ml,术后松止血带前2min关节腔内注射100ml溶有2.0g氨甲环酸的生理盐水,夹闭引流管1h后开放引流;对照组止血带充气前10min静脉滴注100ml生理盐水,术后通过引流管直接向关节腔注入生理盐水100ml,夹闭引流管1h后负压吸引。术后第1、3d复查患者血常规,并记录每日引流量,评价术后输血比例及术后血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总的引流量以及总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凝血功能血栓发生率及术后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膝关节术后静脉滴注联合关节内灌注氨甲环酸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且不增加血栓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氨甲环酸与新凝灵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术后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以及临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66例骨科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氨甲环酸组、新凝灵组和对照组各122例。氨甲环酸组术后给予氨甲环酸10mg/k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新凝灵组给予二乙酰胺乙酸乙二胺600mg+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术后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3组患者术后12h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输血患者比例、住院期间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临床肺栓塞发生率。结果氨甲环酸组与新凝灵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失血量、引流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变化值小于对照组,术后输血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氨甲环酸组、新凝灵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临床肺栓塞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氨甲环酸或新凝灵用于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均可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量,且术后血栓形成风险未见增加,用于临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止血治疗临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后常规引流液及伤口愈合情况,探讨早期2h内夹闭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方法行TKR手术患者40例,术后留置引流管,密切观察创口引流情况。2h引流量≤300ml时夹闭引流管并密切观察患者患侧肢体切口渗出、膝关节肿胀及远端感觉、运动、血液循环情况,并监控患者生命体征。结果引流管及时夹闭患者36例,引流管口及切口有少量渗血28例,夹闭后经观察未见膝关节明显肿胀,肢体远端感觉、运动及血液循环正常,引流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均未出现明显变化。患者出院时膝关节未见明显肿胀,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正常。在助力器保护下,患者均能下床行正常功能锻炼。结论及时早期夹闭引流管不但能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还能减少过快、过多引流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影响,有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加味十全大补汤对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全髋置换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例服用加味十全大补汤,对照组20例不予服用。对比2组总失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术后输血率及术后14 d的并发症。结果 2组病例中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及术后输血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均未产生并发症。结论 加味十全大补汤可通过补益气血,纠正患者术后贫血,减少术后隐性失血和输血率,加快恢复情况,并防止重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因术中截骨面多以及关节囊松解,放松止血带后,手术区域渗血较其他手术明显增多,手术后并发症增加。在以往的护理实践中发现,对手术后早期引流量≥100ml/h的患者,暂时夹闭引流管的方法可以减少引流量且对切口愈合无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探讨术后早期暂时夹闭引流管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量的影响,笔者对100例患者进行实验性研究,现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单纯膝关节骨关节炎(OA)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R)中滑膜切除对围手术期失血量及术后功能评分影响。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对符合标准的187例OA患者行TKR,患者随机分两组,其中一组行滑膜切除。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隐性失血、引流量、输血率、术后3天膝关节活动范围纳入评估指标。术后4周和12月随访VAS疼痛评分,KSS功能评分,髌骨浮沉试验。结果:滑膜切除组隐性失血量、平均引流量、平均手术时间(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余统计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TKR+滑膜切除对OA患者没有优势,且增加了失血量及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分析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给药对其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0月确诊并收治的9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人。两组均实施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在关节囊缝合后单纯向囊内注射生理盐水混合液,研究组在关节囊缝合后向囊内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与生理盐水混合液。术后常规实施抗血栓生成及康复锻炼,对失血量大的患者结合临床进行异体红细胞输注。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对比两组术后24h及72h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D-二聚体水平变化幅度。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输血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4 h引流量及合计总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h血红蛋白变化幅度,术后24h及术后72hD-二聚体变化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72h血红蛋白变化幅度、术后24h及术后72h红细胞比容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输血率无显著差异,但对照组6人输血,研究组无输血病例。结论: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给药可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遏制术后出血,从而避免引发贫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避免输血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不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11.
尹爱民  廖威明 《安徽医药》2016,20(6):1185-1188
目的 分析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给药对其术后引流量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确诊并收治的9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两组均实施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在关节囊缝合后单纯向囊内注射生理盐水混合液,研究组在关节囊缝合后向囊内注射氨甲环酸注射液与生理盐水混合液。术后常规实施抗血栓生成及康复锻炼,对失血量大的患者结合临床进行异体红细胞输注。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对比两组术后24 h及72 h的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D-二聚体水平变化幅度。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及输血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24 h引流量及合计总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幅度,术后24 h及术后72 h D-二聚体变化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72 h血红蛋白变化幅度、术后24 h及术后72 h红细胞比容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输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中6例输血,研究组无输血病例。结论 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氨甲环酸关节腔内给药可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遏制术后出血,从而避免引发贫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避免输血治疗,有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不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患者在假体内植入前在关节腔内注射400 mg的氨甲环酸;对照组患者则在假体植入前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术后24 h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输血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HS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术后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均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t=6.21,P<0.05)。结论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可降低术后24 h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改善其关节功能,降低输血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截骨模具辅助完成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及术后失血量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就诊的骨性关节炎12例(16膝)患者为观察组,在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具辅助下,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选取同期骨性关节炎12例(16膝)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截骨器械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总失血量.结果 两组术后膝关节疼痛、屈伸活动受限均得到明显改善,下肢力线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总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3D打印个性化截骨模具辅助完成全膝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术后引流量少及术后总出血量少等优点,对全膝关节置换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对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失血量及血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全身麻醉诱导期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10 mg/kg氨甲环酸静脉滴注,比较两组失血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输血率明显更低,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和输血量均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小腿周径、髌上10 cm周径短于对照组,K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应用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可使患者失血量减少,加快患者机体膝关节康复进度,同时不会明显增加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引流管夹闭4h和不夹闭对患者术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TKA患者60例均分为A、B两组。A组术后夹闭引流管4h后开放,B组术后不夹闭引流管。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术后24‐h引流量较B组少[(512.4±253.5)mlvs.(873.4±301.5)ml](P<0.05);A组术后接受输血治疗患者的比例低于B组(46.7%vs.90.0%)(P<0.05)。在未输血的患者中,A组术后血红蛋白的下降值低于B组[(15.5±7.2)g/Lvs.(21.8±10.3)g/L](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切口红肿、发热及康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KA术后夹闭引流管4h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出血量,不增加患者术后感染及功能恢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究局部和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局部使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静脉输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显性失血量、输血率、输血量.结果:局部使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显性失血量、输血率、输血量上均优于使用静脉输注氨甲环酸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局部使用氨甲环酸,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输血率与输血量,在理论上也避免了静脉内应用氨甲环酸可能带来的全身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行TKR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放置普通橡皮引流管接引流袋引流,B组放置硅胶引流管接200mL负压球引流。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总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的患膝周径和、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HSS评分。结果 A组患者总失血量平均为(829.37±142.25)mL,B组患者总失血量平均为(931.92±173.9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总失血量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体重指数、术前及术后1周的患膝周径和、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HSS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在TKA手术术后患膝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但负压引流管组较普通引流管组失血量增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氨甲环酸对微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出血以及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山东省立医院骨关节科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20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MIS-TKA)组和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组,各60例,微创组和传统组均在松止血带前10 min静滴氨甲环酸;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量、血红蛋白浓度、输血量、功能锻炼及并发症等变化.结果 微创组引流量为(165.39±48.78) ml,传统组引流量为(179.63±59.37)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输血量为(0.25±0.09)U,明显低于传统组的输血量的(0.36±0.17)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患侧下肢直腿抬高的时间和患膝关节主动屈曲到90°的时间明显早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与传统组在深静脉血栓、肌间静脉血栓、肺栓塞、刀口感染、坏死及皮下瘀斑等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MIS-TKA围手术期静脉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减少患者的总出血量及输血量,术后早期能快速康复且不增加DVT、PE及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桃红四物汤用于缓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术肢肿胀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3月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TH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我科围手术期常规处理,实验组患者术后常规辨证予桃红四物汤加减煎服,比较组间和组内分别在术前和术后7d术肢肿胀、疼痛程度,并比较围手术期失血总量及术后隐性失血量。结果组间性别、年龄和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1,0.077,0.693);治疗前组间肿胀及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5,0.909);治疗后7d组间比较肿胀及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5,0.040),且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组间术后失血总量及术后隐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0.969)。结论桃红四物汤能明显改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术肢肿胀和疼痛程度,且不增加术后隐性失血。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对术后出血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共24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按术后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分为空白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及利伐沙班组。统计比较各组术后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变化及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 低分子肝素组总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利伐沙班组总失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低分子肝素组及利伐沙班组的显性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与利伐沙班组出血量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中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无明显差异。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及利伐沙班可增加失血量,包括隐性失血量的增加,2种抗凝药物的疗效相当,应密切关注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变化,充分认识隐性失血,对患者有效血容量的丢失作出正确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