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分析高压共轨电磁式喷油器多次喷射油量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通过调节主喷电流持续时间来调整主喷脉冲宽度进而补偿主喷油量波动的方法。使用AMESim仿真软件对喷油器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主喷油量随主预间隔时间变化规律,确定了对应于不同间隔时间的主喷油量与目标喷油量的差值;建立了主喷油量与主喷电流持续时间的关系模型,根据误差值确定主喷电流持续时间;基于MATLAB Simulink仿真软件对主喷油量波动进行函数拟合从而得到持续时间误差,在ECU外围进行补偿,达到了波动补偿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中,共轨压力不仅决定了喷油压力的高低,而且是喷油计量的重要参数,其稳定性和过渡响应直接影响发动机起动、怠速、加速等性能。共轨压力的精确控制是共轨系统优于传统供油系统的重要因素,因此共轨压力的控制是高压共轨电控系统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是高压共轨系统与电控柴油机匹配的关键,同时对电控柴油机的批量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共轨压力控制策略研究柴油机在一定的工况下,要求共轨内的压力稳定在某一数值,轨压波动越小越好,这样有利于实现喷油量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现代柴油机进行性能改进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随着燃烧理论的进步,对喷油率形状及喷射压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喷油率可调、多次喷射及超高喷射压力。常规高压共轨系统的喷油率形状近似于矩形,而且只能通过喷射压力调节矩形的高度,无法改变其形状。同时国内尚没研制出可以实现超高压喷射的压力源。本文结合国内外共轨电喷技术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双压共轨系统这一结构型式。双压共轨系统主要适用于非道路用大功率柴油机,该系统在单次喷射中能够提供两级压力-基压和高压,基压能够满足柴油机部分负荷的喷油需要,高压能够满足全负荷的需要。高低压的转换及组合通过喷油器电磁阀及增压器电磁阀配合完成。通过高低压的组合能够实现喷油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和发动机电控技术是现代柴油机的两大技术核心,高压共轨燃油喷射技术与电控技术的紧密结合,成为内燃机行业公认的20世纪三大突破之一。柴油机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是迄今最先进的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燃油喷射压力高且独立于发动机转速、可实现对喷油量、喷油定时和喷油速率的全工况柔性控制。高压共轨喷油系统是全电子控制系统,其燃油喷射压力、喷射油量、喷射正时和喷油速率均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压共轨系统轨压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试验所采用的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结构特点建模 ,采用了有限容积法及其显式算法来进行求解 ,并怯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可靠性 ,研究了高压共轨管内燃油压力特性 ,分析了导致共轨压力波动的主要因素及其特点 ,为进一步抑制共轨压力波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方  张德福 《机械管理开发》2022,37(1):97-100,103
针对试验法研究液力系统内部压力存在研究周期长,经济性差的问题,为研究高压油泵和共轨管不同结构参数对供油规律的影响,利用液压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高压共轨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分析绘制出来的图形时,以压力波动程度及压力响应速度作为管路中压力波动特性的两个重要指标,研究成果能够对高压油泵和共轨管的改进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RT-flex系列二冲程低速柴油机配套燃油喷射系统存在的问题,基于液压伺服控制原理提出一种新型船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伺服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液压位置闭环系统控制高压重油喷射系统的动作。根据系统原理,研究了其数学模型,并在AEMSim软件中搭建了考虑两种流体特性的仿真模型。在给定喷射时间内得到了不同压力时的主阀芯位移曲线、喷射压力波动曲线和喷油率曲线,并计算出单次喷射时系统喷油量。仿真结果表明,在喷射时间内高压共轨重油喷射系统动作快速稳定,验证了船用高压共轨重油喷射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喷油量由喷油脉宽和轨压决定,而喷油器零喷油脉宽会影响总喷油量。本文主要对零喷油脉宽及脉宽修正进行介绍,利用零喷油脉宽修正解决某款机型台架功率升高问题,对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开发周期较长以及开发成本较高的问题,通过研究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流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高压共轨柴油机主喷油量控制算法模型,其中包括烟度限值控制模型、启动油量控制模型、怠速油量控制模型、怠速PID控制模型以及油量脉宽转换模型;对控制算法模型的关键MAP图进行了标定以验证该控制算法模型的有效性,并在使用INCA标定软件建立监控和标定的发动机试验台架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启动过程迅速,且正常工况下转速稳定,并能根据环境情况和发动机的当前需求自动调节目标油量;该控制算法能够较好地满足发动机起动、怠速以及正常工况的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喷油器存在的喷油速率低、喷油脉宽大、响应速率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超磁致伸缩驱动高压共轨式喷油器的设计方案。简述了该高压共轨式喷油器的整体设计及工作原理,并且在Jiles-Atherton磁滞模型和液压传动理论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采用COMSOL建立了驱动部分仿真模型,并进行输出位移和应力特性分析,采用AMESim建立了喷油器整体模型,并进行喷油速率分析;搭建试验平台,验证了超磁致伸缩驱动高压共轨式喷油器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当线圈电流为3.6 A时,超磁致伸缩棒的最大输出位移可达52μm;在160 MPa的压力下喷油最低脉宽从1 ms降低到0.15 ms,并且无论脉宽长短,其脉宽-喷油量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结果表明,提出的设计方案可行,为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的高压共轨式喷油器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款以高压共轨电控装置为基础,对其电控喷油器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的燃料喷射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介绍了喷油器的工作过程,并对电控喷油器的电气参数进行了分析。改进之后该系统喷油器的电磁阀具有体积小、耐高压、耐高温、耐震动和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实现喷射压力和喷油量的控制,从而优化喷油特性形状,降低柴油机噪声和大大减少废气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2.
轨压精确控制是共轨燃油系统许多控制参数优化的基础,对发动机功率和排放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共轨燃油系统的轨压控制十分重要。本文对CR燃油系统的轨压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不同边界和控制参数下,共轨压力在不同工况下产生废气。获得了共轨瞬态压力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频域法对压力脉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燃油泵和喷油器引起的燃油轨道压力波动不是由流量测量单元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高压共轨喷油器是柴油机高压共轨电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其喷油特性(如喷油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表现。喷油器的喷射特性不仅受到喷油器的结构参数的影响,同时在喷射过程中还受到外界工作环境的影响,比如喷油器喷射时发动机缸内的背压,以及喷油器工作时的回油通道中的背压。本文主要对某高压共轨喷油器进行台架试验测试,研究喷油器回油背压对喷油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产生影响的原因,为开发新型的燃油喷射系统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高压共轨喷油器喷油量测试台架,对8种不同喷孔直径、孔数、长径比和喷射夹角的非轴对称喷嘴的流量系数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孔数小孔径喷嘴能有效提高喷嘴流量系数。  相似文献   

15.
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回油量大小直接决定了高压泵所需的容量大小.在高压泵的容量确定之后,回油量大小就决定了共轨管所能达到的压力,即喷射压力.经过研究探索,发现喷油器中量孔块的孔径变化对喷油器的回油量大小产生影响.这项研究对今后设计量孔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技术概要共轨式喷油系统不再采用传统高压油泵脉动供油的原理,而是通过高压共用管道,或共轨蓄压式或液力增压式形成高压。采用压力时间式燃油计量原理,用电磁阀控制喷射过程。二、选择依据共轨式喷油系统是80年代末期才开始研制的新型高压喷射系统。并且与电控技术紧密结合。其特点是在整个柴油机运行范围内喷油压力有较大柔性,并且可以在预喷。90年代以来各主要油泵油嘴公司与发动机厂合作加快了对共轨喷油系统的开发力度,并已批量生产。在今后5-10年内将取代部分直列泵而获得大的发展。现有柴油机改用共轨喷油系统时,结构上改…  相似文献   

17.
以配备Bosch第2代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柴油机为基础,运用INCA5.4在线标定软件和ES590等,对柴油机进行了预喷射的在线标定。根据优化的喷射策略,开展了预喷射对柴油机整机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预喷射在柴油机怠速时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噪声,与无预喷射方式相比,有预喷射方式的燃油消耗率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8.
张辰驰  何灵  窦旭 《中国机械》2014,(9):294-294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喷油泵、压力传感器和ECU(计算机控制)组成的闭式系统中将喷油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分开的喷油技术。本文旨在通过对船舶柴油机共轨技术的浅析,分析该技术的管理要点,并给予实际从业者一定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我国柴油机的供油压力,在柴油机原有的凸轮驱动系统改进成了现在的高压共轨系统,它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主要由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电子控制系统构成。高压共轨系统能在宽广的范围内运用,调整喷射压力和时间。将柴油机中油压的建立和燃油喷射的过程分开进行,互不影响,高效率地控制柴油机。为了满足我国对于排放物日益严苛的要求,关于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已经成为趋势。我们将建设一个经济性为主,舒适方便性和动力性为辅的柴油机电控系统。本文将阐述设计高压共轨电控系统方案,着重分析电控系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柴油机高压共轨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探讨柴油机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并对国外典型的高压共轨喷射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最后总结国内各种高压共轨系统的最新进展,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