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正>目前,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不高,但是情绪衰竭较严重,性别、婚姻状况和职称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工作6~10年的教师的倦怠水平最高,职业倦怠水平与学历不是线性相关,担任班主任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
刘熔钧 《体育科研》2008,29(4):94-9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上海市部分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各年龄层的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得出30-40岁这一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倦怠的状况比较严重。并根据各年龄层的体育教师的状况,寻找健全其心理、消除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常增 《体育世界》2010,(11):31-3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桂林、柳州等6个地区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导致广西初中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是多层面的,因此,笔者从社会、组织、教师个人等多个层面上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缓解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Freudenberger)首次将“职业倦怠”引人心理学研究之中。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在我国,教师压力问题日益凸显,教师职业倦怠客观存在。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群体职业倦怠比例在教师行业中尤为突出,为数不少的体育教师不喜欢自己的职业。身为一线体育教师的人一定听过这样的话:“做体育教师实在没意思”;“无论如何也不再让孩子吃体育这碗饭!”究竟是什么让体育教师如此心酸,如此不喜欢这个本该光辉、自豪的职业呢?是什么使自己曾经想用毕生精力去追求的教育事业失去理想与激情呢?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现象。通过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已有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了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性质、现状以及成因。  相似文献   

6.
运用教师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对北京重点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京重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普遍存在;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普遍高于女教师;31~50岁年龄段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普遍比较高;不同教龄的体育教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成面上差异显著;每周上课在12~16学时的教师倦怠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独立学院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独立学院体育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据此提出了通过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暴威  朱磊 《体育世界》2014,(9):49-5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在工作压力、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较大;其次是情绪衰竭方面,工作怠慢方面。影响高校中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社会因素主要有发展机会、绩效评定、工作量大等,个人因素主要有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身角色认识不清等。并对高校中青年体育教师消除、预防职业的倦怠消极,保持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高校校体育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南通市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领倦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南通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在整体上虽然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但调查也显示已经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开始具有职业倦怠倾向;不同性别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二个维度上差异并不显著,但男女在成就感低维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不同,随着职称的提高,教师的成就感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民办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6所广东民办院校的79名体育教师进行了MBI—GS量表3个维度5等级记分的匿名问卷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民办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并不严重,具有高级职称的本科学历的老师在3个维度上的得分都很低;而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年轻讲师职称倦怠相对来说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工作倦怠"、"低专业效能"两个方面得分较高;本科类院校体育教师与专科类体育教师职称倦怠在"工作倦怠"与"低专业效能"2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另外,性别在广东民办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教师冰上课教学倦怠心理特征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段丙政 《冰雪运动》2009,31(1):76-79
体育教师冰上课教学时的心理状态对学生有极强的感染力,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效果。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体育教师冰上课教学倦怠心理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冰上课的倦怠心理与年龄成正相关,高校对冬季冰上课体育教学的管理方式、要求和执行情况决定着任课教师的教授态度等;体育教师的年龄、滑冰技能和情感倾向教学管理、课程等是影响教师倦怠心理的主客观因素。提出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创设一个和谐、公平的冬季冰上课教学奖惩制度等措施以解决体育教师冰上课教学的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杰 《体育学刊》2007,14(2):83-85
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情绪衰竭相对突出;职业倦怠随教龄的增加呈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教龄11-15年是教师倦怠最严重的阶段;职称、学校类型在职业倦怠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性别在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更少,中学体育教师具有体育教师共有的特性外,还有中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激发其工作热情,是改善教学质量的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从体育教师职业倦怠角度出发,对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致因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源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焦虑进行了抽样调查,获得了他们在工作中的情绪疲惫、少成就感和去个人化三个维度与焦虑方面的数据,并进一步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消除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焦虑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斌 《中华武术》2020,(5):18-19
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精力耗尽的状态。职业倦怠感不仅会影响日常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工作者本身的技能提升与能力发展,因此,每一位职场人都应当想方设法地去克服自己的职业倦怠感。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来说,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同样存在,本文试着以高中体育教师为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阐述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Maa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ES及自编的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天津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整体上不严重;性别在职业倦怠各个维度上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职业倦怠随教龄的增加呈现双高峰的发展趋势;不同职称的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周学时16~18学时的教师其情绪衰竭维度得分最高;影响因素的的大小依次为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职业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客观存在的,而以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甚,这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素,本文从社会、学校以及体育教师三个层面对农村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为相关部门制订缓解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显示: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目前的职业倦怠程度整体上并不严重,情绪衰竭相对突出;职称、学校类型和受教育程度在职业倦怠一个或多个维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性别在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