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市域快轨在站间距、运行时速等方面与城市轨道交通有着明显的区别,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降级及后备系统的信号机"两显示"和"三显示"方案,将其应用于市域快轨中存在的信号机显示逻辑关系不明确、岔区信号机间距过小等问题,从而提出针对市域快轨工程特点的"三显示"信号方案,并给出各工况条件下信号机(出发信号机、进站信号机、区间通过信号机)之间的点灯逻辑关系。该方案可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提高降级及后备模式下的行车效率,更加适用于平均站间距大、速度目标值和旅行速度高的市域快轨公交化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铁路AT供电方式下接触网斜腕臂的绝缘子遮挡信号机显示的问题,分别从接触网支柱的侧面限界、安装底座以及信号机的安装高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解决绝缘子遮挡信号机显示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地铁移动闭塞系统信号机显示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信号采用移动闭塞系统后,地面信号机存在点灯与灭灯2种方案,2种方案各有优劣,通过分析对比,推荐采用灭灯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关于接近信号机的显示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了类似的信号显示方式,提出相应的显示关系方案。  相似文献   

5.
线路曲线对信号显示距离影响较大,一般通过增加复示信号机的方式来保证信号显示距离满足要求,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复示信号机来增加信号机显示距离,对此提出了设置复示信号机时遇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铁移动闭塞信号系统中,由于存在后备模式,地面信号机存在点灯与灭灯2种方案,2种方案各有优劣,通过分析对比,推荐采用亮灯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前通过信号机灯光显示意义单一的问题分析,提出增加闪光信号的解决办法,并举例说明其实施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探讨四显示进枢纽的问题,提出统一信号显示意义的方案,分析了枢纽内列车速度、信号机间距离和信号显示三者的关系。涉及到一些《技规》条款,提出了修改建议,期望引起重视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近日,通过对阎良电务段显示不良的120架信号机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灯丝不在焦点区的,占显示不良信号机的81.6%;灯泡类型使用不正确的,占8.3%;机构不正的,占5.8%。由此可以看出,只有改进灯泡焦距的测试方法,选择最不利时机,在室外建立出所灯室检验台,灯光的显示率才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提速区段具有多个车场的车站信号显示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沈阳哈尔滨区段提速改造工程中,开原站集中控制3个车场及1个线路所,是一个上、下行均有3个进站口的车站。如图1所示。该站进站信号机、出站信号机以及各场之间进路信号机的显示关系比较复杂,按照TBl0071-2000《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第2.2.3条“在列车速度大于120km/h的区段,当采用速差显示自动闭塞时,应重新定义地面信号显示的速度含义。进站与接车进路信号机的显示应符合速度含义的要求……”,提速区段的信号机显示设计标准需要设计者根据规范自行掌握。下面就实际设计中遇到的几种特殊情况,分别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1.
在自闭区段车站改造时,由于站场的改扩建引起了区间通过信号机数量和位置的变化,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对正在运行中的区间信号自动闭塞进行特殊设计,减少对行车的干扰,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驼峰场中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保护,分别对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防雷作了分析。具体分析了测长系统、测重系统、测速系统以及显示板的防雷保护。  相似文献   

13.
现行设计方案采用四显示移频自动闭塞。因区间改造只能按区段一次开通,站场改造又先于区间改造,本着最大限度减少对运输影响的原则,避免二次大封锁,制定的施工过渡方案为软件不变,即站内仍按区间四显示设计一步到位(包括计算机联锁软件),只改硬件(即接口、信号机点灯电路),这样既减少了施工封锁次数,又满足了运输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大中能力驼峰在自动化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详细阐述了系统诊断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对驼峰平面、驼峰峰高、驼峰纵断面进行系统诊断的具体应用及实施方法,同时也是作者在长期从事驼峰设计过程中执行规范的具体体会。  相似文献   

15.
铁路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优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合理使用编组场分类线,保证按编组计划编车、按运行图行车,每个编组站对其编组场分类线的使用都进行了相对固定的分工。针对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的编制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定量分析方法,提出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以及各使用方案所对应的编组作业所耗费的调车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为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定量化的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编组场线路固定使用方案优选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铁路站场专业现有辅助设计软件不足的基础上,根据铁路站场专业设计工作特点,对铁路站场设计软件的需求分析、框架结构、软件流程等进行研究,提出基于三维空间模型的铁路站场平纵横一体化设计模式。该设计模式以构建铁路站场设备三维空间模型为基础,以站场设备三维数据与设计视角数据动态双向刷新为纽带,实现了铁路站场设计过程中的平纵横联动修改,提高了铁路站场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卸车场规模和布局的确定主要依靠工程经验,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为了对卸车场规模和布局的确定建立相应的理论依据,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结合工程实践,分析影响卸车场规模与布局的因素,建立卸车场规模与布局理论模型,确定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卸车场规模与布局评价体系,并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14号线张仪村卸车场为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铁路客运专线轨道板场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立轨道板场,作为铁路施工的一种规范要求,既存在技术上的比选,也存在经济上的比选。此文以哈大客运专线施工中某一轨道板场的设置情况为例,从轨道板场设置的基本原则上,对在施工管段中间新建板场和依托既有梁场扩建板场这2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阐述板场设置的思路,提出板场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计算机联锁实操培训中培训场景与实际车站情况不一致的问题,基于系统集成理念,采用多线程处理、瘦客户机嵌入、软件移植等技术,设计开发计算机联锁RALI实训平台,使用与现场一致的真实车站联锁数据、站场站型、联锁闭塞、人机界面、操作方式和岗位设置等,实现了模拟正常与非正常作业的所有场景及验证进路需求的功能,为铁路运输安全和提高行车专业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从铁路编组站的作业流程出发,对编组站各作业过程的能力确定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根据能力匹配关系提出编组站规模的配置原则和方法。总结编组站综合自动化对编组站作业效率的提升体现,运用能力匹配原则对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的配置规模进行分析和关键点评测,给出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效率提升的计算方法和量化指标,对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规划、设计、配置和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