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太阳能集热装置是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国内外学者对太阳能集热器的核心部件之一的真空管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工作原理并对部分影响集热器性能的性能指标、主要技术参数等进行探讨;其次分析了热管真空管集热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再次讨论了热管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应用;最后从集热器结构、换热器内工质及性能参数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热管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性能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两种槽式单轴太阳能集热跟踪模式,建立了一种适用于不同跟踪方式下槽式水平轴集热器的动态集热量计算模型和计算流程。以拉萨为例详细分析了水平东西轴,南北轴追踪模式下的集热器效率与集热量。结果表明,该地区槽式水平轴集热追踪方式对集热器效率的影响很小,对于供暖系统而言,采用东西轴跟踪比南北轴跟踪方式提高约7%的集热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晴空辐射模型和太阳光线入射角模型,从集热器集热面接收太阳辐射量的角度,对4种跟踪类型的槽式集热器进行理论计算。通过对比分析得知:采用双轴跟踪槽式集热器接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多,其次为地轴跟踪槽式集热器。综合考虑跟踪系统的稳定性、复杂程度和成本问题,夏季供冷建议优先选用东西跟踪槽式集热器,冬季供热应选用南北跟踪槽式集热器,供冷和供热两用时,优先考虑选用东西跟踪槽式集热器。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建立单轴跟踪槽式太阳能集热器模型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集热装置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各个因素,主要是槽式集热器的聚光比、光照强度、集热流体的温升对集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集热器聚光比和太阳光光照强度的增加,集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先是急剧增加,然后逐渐趋于平缓;随着的集热流体温升的增加,集热效率逐渐减小,聚光比和光照强度越大,减小的程度越缓慢.  相似文献   

5.
聚光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因其稳定性、可控性,以及高装机容量成为太阳能热利用方式的重要形式。太阳能集热场的集热效率是影响聚光太阳能热电站发电容量和光电效率的重要因素。针对近期太阳能集热场提高光热转化性能的关键技术,从光学结构、集热器结构以及流体工质3个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先进的集热器优化策略和性能提升技术,并指出相应优化方法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对集热场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王冲  陈海军  蒋金柱  朱跃钊  张华  孟鲤 《真空》2012,49(3):88-91
本文介绍了新型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着重对该集热装置集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及分析,并对集热装置进行热性能试验,提出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该新型槽式太阳能集热装置具有较高的集热温度和较高的集热效率,闷晒工况下,集热介质温度可达190℃以上,循环工况下,53 kg集热介质温度最高可达115℃,瞬时集热效率最高可达36%.  相似文献   

7.
对拉林线车辆整备库的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与CO_2热泵复合采暖系统,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仿真平台,分析集热器面积、集热器聚光比、单位集热面积水箱容积与热泵设计容量等设计参数对复合采暖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综合评价指标CEI为目标优化设计参数,优化结果对高寒地区同类供暖工程参数的确定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传统的平板集热器和真空管集热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集热工质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并转化为集热介质内能的新型集热器。从传热学角度,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因为减少了吸热表面到集热工质之间的传热损失而具有更高的集热性能。然而,传统的集热工质(如水、导热油、乙二醇等液体)对太阳光的吸收能力以及光热转换效率极其有限。近年来,纳米流体因其优异的传热性能和光学性能而被视为应用于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集热工质的最佳选择。本文介绍了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的传热模型,列举了用于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纳米流体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各类具有代表性的纳米流体及其光热转换性能的相关研究,最后对纳米流体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工业设计》2012,(7):15-15
3M可再生能源部和Gossamer Space Frames共同公布了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抛物面槽式的太阳能集热器。被称为大孔径槽73(LAT),拥有一个7.3米大小的孔径和一个超过100倍的集热系数,这将成为行业的基准。3M和Gossamer设计的LAT73削减了太阳能集热系统  相似文献   

10.
作为重要的绿色节能技术,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在中低温太阳能热利用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借助可视化工具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全球槽式集热器领域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梳理,全面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态势、发展历程以及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全球槽式集热器领域发展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发文量逐年攀升,但该领域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较少,以团队内部成员合作居多;聚类分析表明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朗肯循环、聚光太阳能发电以及纳米流体研究等方面,且近年来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对槽式集热器系统进行性能优化已成为主要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