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在北方一些城市的市场上,常可见到一种叶似甘薯而茎空的绿色蔬菜,作汤炒食皆宜,深受人们青睐。这就是蕹菜,也叫空心菜。从植物亲缘关系上看,它与甘薯近缘,而它的被采食部分却与甘薯恰恰相反,是地上部分的茎和叶。在古代,人们采集各种野生植物时,经常有因误食某些有毒物品而发生中毒的情况出现,惟独同时采食野生蕹荣  相似文献   

2.
偷渡甘薯     
在讲究饮食养生的今天,甘薯被赋予了保健食品的美名。中医认为,甘薯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故而本是粗粮的甘薯,便成了城镇乡村千家万户的桌上餐。对于甘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文献中有多种记载。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明朝华侨商人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以大智大勇将甘薯从国外"偷渡"来华。  相似文献   

3.
甘薯叶浸膏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为旋花科(convolvulaceae)甘薯属甘薯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蔓生植物.甘薯原产美洲,约在500年前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4.
张子依  陈锦瑞  刘荣瑜  汲晨锋 《中草药》2020,51(12):3308-3317
甘薯Ipomoea batatas是一种食药同源性植物,能够提供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花青素、必需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从多个方面发挥抗肿瘤、调节免疫、保护肝脏、降血糖、调血脂、抗衰老、调节肠道、减肥、抗辐射、抗疲劳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保健功效。《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记载了甘薯具有"补虚益气,健脾强肾"的功效。近年来甘薯以其丰富的活性成分和功能特性成为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2方面对甘薯的体内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研究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秋冬时节,甘薯纷纷上市,家常的食谱中又添了一种美味,惹人一品为快。甘薯,又名番薯、地瓜、红薯、白薯、红苕等,旋花科一年生植物,它的故乡是南美洲,明代后期落户中国。相传为万历年间,福建晋安人陈振龙自南洋携种回国,试种成功,最初仅栽培于福建、广东一带。如今,除青藏高寒地区外,我国大江南北皆有其踪迹,并以黄淮平原、四川盆地和东南沿海地区栽培面积最为集中。甘薯品种众多,其肉质块根形状有纺缍、圆筒、椭圆、  相似文献   

6.
江涛 《养生月刊》2004,25(6):548-549
番薯,一名甘薯、红薯,是明朝年间福建旅外华侨自吕宋(现菲律宾)引种而来,故名番薯。据嵇含《南方草木状》云:“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者惟掘地种甘薯,秋熟收  相似文献   

7.
最近看到几种介绍饮食疗法的书籍,书中把番薯称为甘薯,或称为番薯,甚至有称甘薯为旋花科植物者。亦有人把《本草纲目》中甘薯的功效与番曹混为一谈。这里有必要将薯蓣科植物甘薯[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与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ea batatas Lam]区别清楚。我国最早的植物学著作《南方草木状》记载:“甘藷,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根叶如芋,实如拳,有大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粥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本草纲目》亦用此语描述甘薯的性状。近代植物工作者研究证实,甘薯即薯蓣科植物甜薯。  相似文献   

8.
日本两名科学家分别发现甘薯对癌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这将为甘薯开辟新的用途。食物营养学专家道冈攻在对甘薯残渣进行废物利用的研究过程中发现 ,把从甘薯汁里提取的神经节甙脂添加到子宫颈的癌化细胞里进行培养 ,一周后发现 ,癌化细胞的数量几乎没有任何增加 ,不仅如此 ,这种物质还能把细胞分裂的时间延长十多倍 ,并在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基因 ,把癌化的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甘薯能抑制癌症  相似文献   

9.
紫色甘薯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紫色甘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人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近年药理研究表明,紫色甘薯花色素还具有抗氧化、保肝、降压和改善视力等生理活性,可保人体健康长寿。本文就90年代以来国内外及本科研组对紫色甘薯的研究,对紫色甘薯的营养价值、生理活性、开发前景及对策进行论述,为紫色甘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日本医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将甘薯与酸奶组合在一起,就成为一种可以治病减肥的饮料。 据研究,人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特别是大肠中的细菌多达五百种以上。大肠中的细菌分为两种,一种是良性细菌,另一种是恶性细菌。人们之所以会患上便秘、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扭伤是伤科常见病 ,笔者用自制血余膏治疗 5例 ,效果显著 ,现介绍如下。1 方药与方法 头发 (以男青年者为佳 ) 5 g~ 6g ,甘薯粉 40g左右 ,醋适量。先将头发剪碎 ,甘薯粉碾成细末 ,将二者放入锅中炒 ,炒至甘薯粉将变黄 ,头发熔成一团一团时 ,加入适量醋 (一定要适量  相似文献   

12.
红薯又叫甘薯、番薯、白薯、山芋、地瓜等,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健康食品。红薯不仅味道甜美,而且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及钾、镁、铁、硒等10多种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3.
甘薯汤     
正很久很久没有吃到甘薯汤了,刚好家里有妹妹送来的爱心甘薯,摆放在那儿不去调理,总有几分惋惜。于是趁着假日,调理一下甘薯汤,让暖心又暖胃的甜美好滋味永驻所有家人的心灵。记得小时候,想要吃到甘薯汤谈何容易,不是父母一时兴起,要不然就得遇到家人出现感冒症状,才能如愿;不像现在想吃甘薯汤,随时都能烹调。甘薯汤不一定冬天才能吃,夏天的时机也是挺合宜的。在炎炎夏日里,吃饭没胃口,向来以养生食物著称的甘薯,终于可以当起最佳  相似文献   

14.
展华 《家庭中医药》2008,15(3):72-73
随着吃新奇、吃情调食风的兴起,加之“非典”予人的警示,我国不少地方的酒家菜馆推出一种既平凡又新奇的名肴“护国菜”,引得众多猎奇尝新的食客常来一饱口福。“护国菜”这菜名相当庄重,还有点吸引人的政治色彩,然而它却是以平凡无奇的甘薯嫩叶为主料烹制而成。  相似文献   

15.
哈蟆油又名田鸡油,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的干燥输卵管。具补虚、益精、退热之功。历代本草未见收载,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良好滋补品。近年来,由于货源紧张,常有他物混入。经鉴定,常见的混入品为: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块茎和旋花科植物甘薯的块根经蒸制加工的成品。现将哈蟆油及马铃薯、甘薯加工品的鉴别特征分述如下,供鉴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自身出现的经络感传现象,经上的思索探求,认为经络产不等于神经系统,然而经络亦不能脱离神经系统,经络亦是以神经系统为物质基础的。“经络”是非物质的,“经络”只是一种“信息”,是一种“现象”,它是以神经系统为物质基础的,类似于电脑之“硬件”与“信息软件”的关系。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电脑”,有着一套更加复杂高级的“经络信息”系统。正因为经络是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物质所以,经络是可以感知的,可显示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明导致温郁金种质退化的原因。方法:以温郁金块茎、根茎和叶片作样本,采用NCM-ELISA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在普通栽培的样品中发现甘薯病毒侵染,GAP栽培样品中未发现。块茎中检测到5种病毒复合侵染,根茎中检测到3种病毒复合侵染。叶片部分目前尚未测出甘薯病毒。结论:初步认定温郁金病毒病病原至少有5种,即SPFMV、SPFMMV、SPLV、SPMSV、C-6。其中SPMSV属首次在国内植物中测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补充甘薯花色素苷对力竭运动所致小鼠肝脏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甘薯花色素苷低、中、高剂量组,甘薯花色素苷低、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在给药30 min后进行递增负荷的游泳运动训练4周,于末次给药30min后,进行负重游泳训练至力竭.力竭后迅速取血及肝脏,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 甘薯花色素苷各剂量组小鼠力竭运动时间明显长于模型组;模型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总胆固醇(TC)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甘薯花色素苷中、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力竭运动小鼠的ALT、AST升高和LDH的降低,并且抑制由于力竭运动所致肝细胞凋亡,降低肝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提高线粒体膜电位.结论 甘薯花色素苷能明显延长力竭运动时间,并能保护由于力竭运动所致肝细胞损伤,减轻力竭运动所致肝细胞凋亡,并能降低由于力竭运动所致肝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升高,提高线粒体膜电位.  相似文献   

19.
1.海带:海带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海带中的食物纤维,能调顺肠胃,促进胆固醇的排泄,控制胆固醇的吸收;海带中钙的含量极为丰富,能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压。这3种物质协同作用,其降血脂效果极好,有很高的食疗价值。 2.甘薯:甘薯富含糖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中医杂志》1998,39(9):566-568
药物流产是近年新兴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抗早孕方法,但存在着阴道出血时间延长2周以上,极个别因不全流产而发生大出血现象等问题,本文就1992~1997年间中医药治疗本病症的概况作一综述。1 病因病机药物流产为一种宫内创伤,与跌扑闪挫或举重提挈伤动胎元或误食毒物毒药损及胞胎者类似,是一种人为堕胎。多数学者认为,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属产后恶露不绝范畴,其本为虚,其标为瘀。归纳起来,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