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VX2骨肿瘤模型兔血清干扰素(interferon, IFN)-γ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4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骨肿瘤模型组和对照组各20只,其中骨肿瘤模型组采用VX2肿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胫骨建立兔VX2骨肿瘤模型,对照组采取同样手术操作但不植入VX2肿瘤。植瘤后第7天采用自主设计通道内置式骨肿瘤病理组织取出装置验证成瘤率;植瘤后第7、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兔血清IFN-γ和IL-4水平,处死兔后取胫骨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37只实验兔纳入最终实验,骨肿瘤模型组18只,对照组19只。经穿刺活检装置证实成瘤率100%,穿刺成功率100%。骨肿瘤模型组植瘤第7天肿瘤组织在胫骨髓腔内生长,骨皮质未见肿瘤细胞;植瘤第14天肿瘤组织于胫骨髓腔内生长面积增大,骨皮质发现肿瘤细胞,5只实验兔穿刺孔处软组织触及肿块并发现肿瘤细胞。骨肿瘤模型组植瘤第14天血清IFN-γ水平[(697.3±39.1)ng/L]低于第7天[(734.7±27.6)ng/L](P0.05),IL-4水平[(207.2±18.6)ng/L]高于第7天[(176.5±14.2)ng/L](P0.05);对照组植瘤第14天血清IFN-γ、IL-4[(749.4±25.6)ng/L、(171.4±12.7)ng/L]水平与第7天[(747.7±27.8)ng/L、(169.5±12.8)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肿瘤模型组植瘤第7天血清IFN-γ、IL-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瘤第14天血清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X2肿瘤种植于兔胫骨后,随着肿瘤的生长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受到抑制,表现为IFN-γ水平下降,IL-4水平上升。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肾VX2瘤模型及传代保存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 探讨术中组织块包埋和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肾VX2 瘤模型的方法 ,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剪切法制备兔VX2 瘤组织块悬液 ,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组织块推注法建立 5 8只兔肾VX2 肿瘤模型 ,应用术中组织块包埋法建立 8只兔肾VX2 肿瘤模型 ,应用自然组织谐波技术观察肿瘤生长 ,并观察浅表淋巴结转移及动物的一般情况 ;3周内自然死亡者立即行尸体解剖 ,未死者种植后 3周处死行尸体解剖 ,获得兔肾VX2 肿瘤标本 ,进行HE切片染色。结果 两种方法建立的兔肾VX2 瘤模型组织学表现与传代种兔相同 ;术中包埋组种植成功率 5 0 % ,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种植成功率 96.5 5 % ;术中包埋组腹壁种植率 2 5 % ,超声引导下穿刺组腹壁种植率 5 .17%。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法建立兔肾VX2 肿瘤模型方法简便 ,成功率高 ,更适用于各种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沸腾蒸馏水瘤内注射治疗兔VX2肝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建立18只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12只),另一组为对照组(6只)。治疗组在直视下开腹行沸腾蒸馏水瘤内注射,并在术后即刻,第3、7天分别处死2只荷瘤兔,切取肿瘤及瘤旁肝组织行病理活检,通过HE染色、TUNEL法观察瘤旁组织的凋亡指数改变,及同时观察剩余荷瘤兔的存活时间。结果治疗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第7天〉第3天〉即刻,坏死区域大量炎细胞侵润。凝固性坏死边缘区肿瘤组织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均值达高峰。治疗组荷瘤兔存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延长。结论沸腾蒸馏水瘤内注射治疗兔VX2肝肿瘤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沸腾蒸馏水瘤内注射治疗兔VX2肝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建立18只兔VX2肝肿瘤模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12只),另一组为对照组(6只)。治疗组在直视下开腹行沸腾蒸馏水瘤内注射,并在术后即刻,第3、7天分别处死2只荷瘤兔,切取肿瘤及瘤旁肝组织行病理活检,通过HE染色、TUNEL法观察瘤旁组织的凋亡指数改变,及同时观察剩余荷瘤兔的存活时间。结果治疗组肿瘤细胞坏死程度第7天>第3天>即刻,坏死区域大量炎细胞侵润。凝固性坏死边缘区肿瘤组织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均值达高峰。治疗组荷瘤兔存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延长。结论沸腾蒸馏水瘤内注射治疗兔VX2肝肿瘤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不同方法建立VX2兔骨肉瘤髓外浸润模型,并分别对其进行影像学及病理学观察,以探讨不同模型建立方法在骨肉瘤髓外软组织浸润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实验分两组:(1)悬液组:将VX2肿瘤细胞悬液,经兔右侧胫骨近端前缘植入髓腔内,建立兔VX2骨肿瘤模型,共种植23只。(2)瘤块组:将1 mm3大小的VX2肿瘤软组织块,经与悬液组相同部位植入兔胫骨髓腔内,共种植32只。两组模型兔均于肿瘤种植后第4周行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及病理学检查,观察病变部位骨质破坏、骨膜反应、骨皮质破坏及软组织浸润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表现主观评分(分为Ⅰ~Ⅲ级)。在MRI图像和病理标本上,分别测量肿瘤软组织浸润区域的最大径( a)和最小径( b),计算肿瘤软组织浸润区域体积(V),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悬液组种植模型兔23只,存活14只;瘤块组种植32只,存活28只。至病理标本制备前共存活模型兔42只,其右侧胫骨上段均见肿瘤生长。悬液组14只中,影像学主观评分Ⅰ级1只(7.1%),Ⅱ级6只(42.9%),Ⅲ级7只(50.0%);瘤块组28只分别为Ⅰ级0只,Ⅱ级2只(7.1%),Ⅲ级26只(92.9%)。两组模型兔影像学主观评分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且评分为Ⅲ级的模型兔中,瘤块组明显多于悬液组,故瘤块组影像学主观评分高于悬液组。(2)悬液组模型兔在MR图像和病理标本上软组织浸润区域 a、b及V分别为18.4(11.2) mm、6.7(14.8) mm及413.0(4084.3) mm3和23.5(12.1)mm、5.6(9.4)mm及2450.9(4978.9)mm3。瘤块组的a、b分别为(26.5±4.3)mm、(22.3±3.7)mm, V为6619.7(6059.0)mm3;病理学测量a、b分别为(26.6±3.6)mm、(23.1±3.8)mm,V为6810.2(4548.6) mm3。悬液组MR图像肿瘤软组织浸润区域最大径与病理测量最大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29),最小径测量值及体积与病理学检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P值分别为0.02、0.03,均<0.05);瘤块组以上各测量结果与病理学观察结果均未见明显差异( P值分别为0.59、0.40、0.59,均>0.05),说明瘤块组MR与病理学测量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与肿瘤悬液种植法相比,在相同肿瘤生长时间内,应用肿瘤组织块种植的VX2兔骨肉瘤模型更容易成功制备生长形态较为一致,且能准确反映肿瘤病理学改变的肿瘤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兔肝VX2肿瘤模型的超声介入制作方法.方法 取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只,分别采用开腹手术瘤块埋入法、超声引导下瘤块悬液注射法和超声介入瘤块植入法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术后超声观察28 d.结果 兔肝VX2肿瘤模型制作方法中,A组兔肝VX2肿瘤模型肝内单发VX2肿瘤10只,腹壁浸润5只,死亡5只;B组兔肝VX2肿瘤模型肝内单发VX2肿瘤11只,腹壁浸润4只,腹腔种植4只,死亡1只;C组兔肝VX2肿瘤模型肝内单发VX2肿瘤20只,未见腹壁浸润及腹腔种植.与A、B组相比,C组模型制作时间短(3 min vs 55 min、46 min,P<0.01),肝内单发VX2肿瘤种植成功率高(100%vs 50.0%、55.0%,P<0.01),并且C组兔肝VX2肿瘤模型制作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结论 超声介入瘤块植入法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省时省力等优点.该方法在兔肝VX2肿瘤模型制作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一次性密封栓封堵骨孔制作兔骨肿瘤模型对肿瘤细胞外渗的影响。方法取传代VX2肿瘤荷瘤兔1只,取出肿瘤并制成新鲜细胞悬液,分别植入20只成年新西兰兔双侧胫骨内。将20只兔左侧胫骨设为实验组,应用一次性密封栓封堵骨孔;右侧胫骨设为对照组,应用骨蜡封堵骨孔。模型制备14d后,2组取骨孔周围软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有无肿瘤细胞外渗情况,比较2组肿瘤细胞经骨孔转移率。结果实验组肿瘤细胞经骨孔转移率(15.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密封栓封堵骨穿孔制作兔骨肿瘤模型可明显改善肿瘤细胞外渗,是一种较理想的造模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监测兔肾VX2移植瘤生长及评价其特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组织包埋法建立20只兔肾VX2移植瘤模型,将其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于植瘤后1~4周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造影结束后切除荷瘤肾脏,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动物均成功建模,超声造影测量的各组肿瘤大小与实体标本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存在一致性。各组兔肾VX2移植瘤超声造影均呈低增强表现,强度弱于肾实质。植瘤后1~2周,主要表现为肿瘤大部增强(7/10),在植瘤后3~4周,主要呈现肿瘤周边增强(8/10)。结论 超声造影可准确显示兔肾VX2移植肿瘤的边界和肿瘤内部的血流灌注特点,在监测兔肾VX2移植瘤的生长和评估移植瘤特性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氩氦刀治疗兔肝脏肿瘤疗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兔VX2肝脏肿瘤模型,对其进行氩氦刀治疗。探讨氩氦刀治疗兔VX2肝脏肿瘤的疗效。方法将VX2细胞株接种于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肝脏内,共42个病灶,用多层螺旋CT观察兔VX2肝脏肿瘤的生长,植入2周末和3周末后分别取15只,共22个病灶(A组)和15只,共20个病灶(B组)进行氩氦刀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后5周进行多层螺旋CT(MSCT)扫描进行观察,并与病理相对照。结果VX2细胞株接种于兔肝成功率高,多层螺旋CT显示该肿瘤周围血供丰富,A、B两组在治疗后5周,MSCT显示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68%(15/22)、30%(6/20);转移率分别为23%(5/22)、65%(13/20),与病理检查相符,并且两组之间对比肿瘤完全坏死率及转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移植性兔VX2肝脏肿瘤血供特点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癌,是介入治疗实验研究十分有用的肝癌模型。氩氦刀治疗可以抑制其生长和转移,疗效与其治疗的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VX2瘤模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VX2瘤模型的方法及评价超声检查在监测VX2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超声引导下将VX2肿瘤组织块接种于兔肝脏内,接种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于接种后10、14、21d行超声检查,并于检查后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结果兔VX2肝肿瘤接种成功率为95.83%(23/24),超声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回声结节,其周边血供丰富,中央血供稀少;各组超声所测肿瘤直径与病理所测直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块接种制作兔肝VX2瘤模型方法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1.
移植性骨肿瘤模型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VX2骨肿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将VX2细胞块植入到20只兔的胫骨髓腔内建立骨肿瘤模型,不同时期处死,观察其生长及转移特性,2只用于观察模型自然生存期。结果:肿瘤原位移植成功率为100%;1-2周在髓内生长,2-3周向髓外软组织侵犯,3-4周出现肺转移,5-6周有肾、盆腔淋巴结转移;荷瘤兔的自然生存时间7-8周,最终因全身广泛转移而死。结论:此模型移植成功率较高,生物学特性稳定,转移模式与人骨肿瘤转移方式类似,不失为今后研究骨肿瘤的较理想的大动物模型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CT引导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接种VX2肿瘤细胞建立适合非血管介入治疗研究的兔椎体肿瘤模型。方法 CT导引下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对30只新西兰大白兔以18G血管穿刺针穿刺L4或L5椎体接种VX2瘤块,建立椎体肿瘤模型。接种术后评估动物是否发生后肢瘫痪;于接种后14天、21天、28天行兔腰椎MR和CT检查;于接种后21天和28天,各选4只影像检查提示肿瘤生长但无瘫痪的动物直接行病理检查或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行病理检查;余22只动物兔至后肢瘫痪或3个月后行MR、CT及病理检查。结果 影像学及病理学证实建模成功率为93.33%(28/30)。接种术后21天,19只(19/28,67.86%)动物影像学检查显示建模成功,其中17只动物无后肢瘫痪;接种术后28天,9只(9/28,32.14%)动物影像学检查显示建模成功,其中8只动物无后肢瘫痪。建模成功动物出现后肢瘫痪的中位时间为26天。4只接受PVP治疗的椎体肿瘤模型动物均成功完成治疗。结论 利用CT引导下Seldinger穿刺接种兔VX2瘤块法制作椎体肿瘤模型,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有望用于椎体肿瘤非血管介入治疗方法的临床前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改良VX2肌肿瘤模型的制作方法,并采用超声对肿瘤进行评价。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和切口包埋组,每组10只,于实验兔双侧后肢肌肉行VX2肿瘤种植,超声引导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组织块接种法,切口包埋组采用切口组织块包埋法,每侧种植约1 mm3的VX2瘤块。观察比较两组肿瘤接种所需时间、成瘤率,且分别于种植后第7、14、21、26天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超声引导组及切口包埋组肿瘤接种所需时间分别为(93.78±7.42)s与(251.81±17.87)s,成瘤率分别为100%(20/20)、80.00%(16/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组与切口包埋组接种成功的肿瘤均为单发,且大小均一。结论 超声引导下接种1 mm3大小瘤块建立兔VX2肌肿瘤模型操作简单、快速、成功率高、肿瘤生长均一,是实验研究肿瘤介入治疗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兔VX2肝癌改良模型的建立及螺旋CT评价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块注射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并与开腹组织块种植法进行比较.方法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2组,12只/组,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及开腹瘤组织块接种的方式种植于肝脏.肿瘤种植后14天,CT平扫及增强扫描与病理组织学结合评价肿瘤接种成功率及生长情况.结果肿瘤接种成功率两组均为91.7%.肿瘤最大直径穿刺组和开腹组分别为(1.04±0.12)cm和(1.09士0.14)cm,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肿瘤种植后发生感染率及肿瘤坏死率,开腹种植组(感染率:45.5%;坏死率:72.7%)明显高于经皮穿刺组(感染率:0;坏死率:27.3%),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瘤组织块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具有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动物损伤小、肿瘤坏死率低等特点,为肝癌临床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提供成熟的大型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背景:兔VX2荷瘤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全身多个器官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但在耳郭建立鳞癌动物模型至今少有报道。目的:采用2种不同移植瘤方法建立稳定的兔耳VX2移植瘤模型,并对所建肿瘤模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比较。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分别用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和瘤组织块切开植入法移植于兔耳皮下,观察和比较2种方法所建立的模型的肿瘤生长状况、成瘤率和自发转移发生率。结果与结论:瘤细胞悬液注入组和瘤组织块植入组的成瘤率分别为73.3%和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5%和86%。两种方法建立的兔VX2鳞癌移植瘤模型中,组织呈浸润性生长,瘤细胞核深染,分裂相多见,并呈癌巢排列的符合鳞状细胞癌特征。证实,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和瘤组织块切开植入法建立的移植瘤模型均较接近人鳞癌自然生长过程。瘤细胞悬液注入法建立的动物模型,因成瘤率和转移率高,更适合于鳞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高频彩超探讨兔乳腺VX2移植癌的组织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建立兔乳腺VX2移植癌模型15只。彩超每周观测肿瘤生长情况共6周,于1、2、3、4周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PSV、PI和RI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二维声像图示1周肿瘤体积小,呈均质低回声;2~3周肿瘤生长率463.09%,见强回声斑点钙化灶;3~4周见坏死液化,4周腋下可探及肿大淋巴结;5~6周见坏死囊腔形成。1~4周PDI探及星点状、短棒状和条状血流信号;血供分级呈0~Ⅲ级;测得动脉频谱,PSV值6.07~39.8cm/s,RI值0.168~0.622;2~3周PSV增高(P<0.05),各时期PI和RI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高频彩超显示,兔乳腺VX2移植癌在2~3周时增长最快、血供最为丰富,较适宜进行肿瘤传代、模型制作及肿瘤血管研究。  相似文献   

17.
兔VX2 肝癌模型的建立及超声观察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比较不同种植方法兔VX2肝癌模型的生长特点,评价琼脂糖针道内注射减少肿瘤异位种植的效果及超声观测肿瘤生长的价值。方法45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第1组,将VX2瘤组织块悬液(约含10^7~10^8个瘤细胞/ml)超声引导下注入兔肝左叶,拔针时压迫针道3min;第2组,注射方法同1组,拔针前注入0.2ml加热的琼脂糖封堵针道;第3组,将VX2瘤组织块(1mm^3大小3块),经剖腹途径埋植于兔肝左叶。比较不同植瘤方式肿瘤的生长特点,超声监测肿瘤生长并与病理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三组植瘤成功率分别为20.0%(3/15)、80.0%(12/15)和73.3%(11/15),肿瘤的异位种植率分别为80.0%(12/15)、20.0%(3/15)和15.4%(2/13),第1组与2、3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肿瘤超声表现为等回声、低回声及略高回声,以等回声居多,周围可见声晕;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均可检出血流信号;③肿瘤与肝实质无明显边界,可见多个核分裂相;④超声与病理下测定肿瘤的最大切面直径的相关系数r=0.946,P=0.000。结论超声引导下成功建立了兔VX2肝癌模型,瘤组织块悬液种植加琼脂糖封堵针道方式可有效减少肿瘤的异位种植。超声能有效监测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肝动脉As2O3治疗兔VX2移植性肝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s2O3经TACE途径给药治疗兔VX2移植性肝肿瘤的价值.方法 将具有VX2移植肝脏肿瘤的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平均分成3组,每组8只.经TACE途径分别给予UFLP 1 ml+As2O3 2 mg (实验组Ⅰ)、UFLP 1 ml+As2O3 2 mg+ADM 1 mg(实验组Ⅱ)及UFLP 1 ml (对照组),比较观察3组荷瘤兔在TACE术前与术后3周肿瘤体积变化及瘤组织生长情况,对肿瘤、瘤周和正常组织进行TUNEL检测,观察细胞凋亡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实验组肿瘤体积缩小,此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两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As2O3经TACE途径给药能够有效抑制兔VX2移植性肝肿瘤生长,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肿瘤细胞坏死和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后穿刺活检方法在减少穿刺孔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家兔30只,对左侧胫骨采用传统骨穿刺活检方法;对右侧胫骨采用改良后骨穿刺活检方法,并于穿刺后应用套管植入密封栓封堵穿刺孔。彩超评定穿刺孔出血发生情况。结果 30只家兔穿刺后30min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左侧胫骨穿刺孔周围有不同程度出血27只(90%),血肿直径≤5mm 7例,5mm 20例;右侧胫骨穿刺孔周围有出血3只(10%),血肿直径均≤5mm;右侧胫骨穿刺孔出血率明显低于左侧胫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骨穿刺活检技术可减少穿刺孔出血。  相似文献   

20.
穿刺法兔VX2肺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尝试建立适于影像学评价的兔VX2肺移植瘤模型.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CT引导下穿刺VX2肿瘤组织块注入法建立兔肺移植瘤模型,以常用的VX2肿瘤组织悬液注射法作为对照组,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实验组肺内成瘤率86.67%(13/15),胸膜种植率40.00%(6/15),平均生存时间(57.84±6.00)天.对照组成瘤率100%(15/15),胸膜种植率86.67%(13/15),平均生存时间(29.00±7.01)天.生存时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胸膜及胸壁种植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肿瘤种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穿刺VX2肿瘤组织块注入法建立兔肺移植瘤模型在肺内形成孤立结节,较常用的肿瘤组织悬液注射法明显降低了胸膜及胸壁种植率,延长了实验动物生存时间,适合于影像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