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户用稻壳气化──动计系统的设计中国水稻研究所徐一成,张包钊一、前言稻壳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主要副产品之一,其重量为稻谷的1/5.我国每年大约有3500万吨稻壳量,其中只有少部分被利用.最典型的例子是在一些中型国营米厂利用稻壳气化产生可燃气来作为由中速柴油...  相似文献   

2.
稻壳是大米加工过程中最大量的副产品,目前世界年产稻壳60Mt以上。稻壳数量之多,已引起如何合理应用问题的研究。世界上利用稻壳煤气发生炉——煤气发电机发电的趋向已开始。我国利用稻壳产生煤气发电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已发展成为一个专门技术并日臻完善。一、开发稻壳资源的现状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稻谷年产量为160Mt左右,居世界第一位,稻谷加工时约产生20%左右的稻壳。而且我国国营米厂加工稻谷数量约占总产量的20%,年产生稻壳  相似文献   

3.
稻壳的综合利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都要种植大面积的水稻。过去,许多地区对稻壳的利用重视不够,使这一宝贵资源自白浪费。十分可惜稻壳占稻谷重的20%,内含粗纤维30%~45%,木质素21%~26%,蛋白质2.5%~3%多缩戊糖16%~22%,无定形二...  相似文献   

4.
稻壳是稻谷碾磨过程中的副产品,约占稻谷质量的五分之一。我国年产稻谷近180Mt,获稻壳36Mt,折合标准煤18Mt。稻壳利用分两大类:一是非能源利用,例如用作饲料、隔热材料等;二为能源利用。一、稻壳使用特性 1、物理性质稻壳呈薄壳状,长约5mm,厚不到0.5mm,稻壳的80%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复合物组成,其余20%为二氧化硅。稻壳真实密度约720kg/m~3,自然堆积密度仅83~160kg/m~3。由于堆积  相似文献   

5.
谷壳是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的副产品。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配合饲料的兴起和民用燃料的优质化、商品化,谷壳逐渐受到冷落,成了粮食加工企业的负担。萧山市粮食系统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摸索出了一条综合利用的路子,用谷壳发电,再用谷壳灰制炭黑,较为彻底地解决了谷壳的出路问题。 (1)谷壳发电。谷壳的有机物在煤气发生炉内转化为发生炉煤气。煤气经过多道净化,除去焦油和粉尘,再与空气混合成可燃性混合气,进入煤气机气缸,经火花塞点燃后,推动活塞运行,带动发电机发电。 (2)谷壳灰制炭黑。谷壳气化后剩下的谷壳灰,经碾磨到一定的细度,再添加部分化学物品增加其强度,可用作橡胶工业的填充剂,  相似文献   

6.
稻壳锅炉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稻草、麦草、玉米秸杆、棉花秸杆、玉米芯、棉籽壳、稻壳等等可再生生物质能源资源中,目前唯有稻壳已开发出商业性用途。我国的稻壳资源非常丰富,每年产稻谷近200Mt,可获得稻壳约40Mt,折合为标准煤约20Mt。在南方各个省份,把稻谷作为燃料已历史久远。近些年来,燃烧稻壳的装置已逐渐从土炉灶、技术落后的手烧炉发展成为 1t/h、2t/h、4t/h 甚至10t/h 的正规的链条炉排锅炉,如湖南省的常德、江苏省的盐城等地都有定型的稻壳锅炉。然而,目前稻壳锅炉炉型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7.
稻谷壳的流化床燃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皓  林志杰 《节能技术》1995,(3):10-12,9
作者进行了稻谷壳的输送试验,并在固定床及半工业性流化床试验台上进行燃烧试验研究,得出了燃烧速率表达式,并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稻谷壳流化床锅炉设计与运行的要求,可以为实际谷壳流化床燃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稻壳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我国稻壳资源丰富,统计资料表明,1991年我国稻谷产量为19lMt,可获得稻壳约40Mt,折合为标煤约20Mt。典型稻壳的基本组分及其热值见表1。  相似文献   

9.
中国稻壳资源状况及其气化/燃烧发电前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国稻壳资源丰富,但目前并没有被充分,有效地利用,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作为一种丰富的、有竞争力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在我国电力紧缺的情况下,稻壳发电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采用先进的气化燃烧发电技术,利用稻壳资源发电,可局部缓解用电紧缺现象。  相似文献   

10.
王怀忠 《节能》2000,(12):31-32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省一些地区为缓解供电的紧张局面和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兴建了一批柴油机发电厂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本文试从节能角度对上述两种不同发电方式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一个粗略的比较,以期从中获得一些认识.1主要技术性能的比较1.1柴油机发电 (1)热效率高:目前大容量中速柴油发电机组(容量为10MW)发电的热效率高达45%,燃油净耗率为 190g/kWh. (2)燃油品质要求低:适于燃用粘度为180cst(50℃)以下的重油. (3)发电出力稳定:一般为确保安全运行,发电功率…  相似文献   

11.
马晓茜  刘文龙 《节能技术》1994,(6):29-30,40
本文介绍了钝体缝隙式燃烧器在燃用低热值煤气锅炉中的应用,讨论了低热值煤气强化燃烧的技术,认为提高可燃成分的浓度及煤气的初始温度,有利于低热值煤气的燃烧。  相似文献   

12.
1概况浙江省有十多家碾米厂建成了利用碾米厂的下脚料──砻糠(稻壳)作为原料的气化发电工程,主要分布在绍兴、余姚等地,总装机容量2160kW,单机发电功率一般在160kW~600kW之间。电供碾米厂自用,发电成本一般在0.2~0.5元/kWh(加工4kg大米可产1kg稻壳,发1kWh电的稻壳消耗量在2.5kg左右),当地工业用电的电价一般在0.7~1.0元/kWh。系统采用固定床下吸式气化炉,产生的可燃气经洗涤冷却后用于发电,发电机组一般由柴油发电机改装而成。2典型工程介绍2.1余姚市丈亭粮油加工厂该厂年加工大米能力为10000t。1986年因加工大…  相似文献   

13.
《燃气轮机技术》2012,(1):32-32
近日,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了“十二五”期间低热值煤发电装机容量增长5000万kW的目标。对用于发电的低热值煤的煤种和发热量,《通知》中明确限定为热值在5020kJ/kg至14640kJ/kg之间的煤矸石以及煤泥、洗中煤。  相似文献   

14.
张传海  宋建勋 《节能》2000,(1):14-16
介绍了气力输送技术在稻壳锅炉燃料输送系统上的应用,设计了独特的稻壳混合器.通过对设计数据的试验校正,确定了该装置的改进方向并予以实施。  相似文献   

15.
《甘肃能源》2006,(1):47-48
2005年,我省有9户重点用能企业首次接受了节能监察。这是自《甘肃省节约能源监察规定》实施(2005年9月6日)以来,在省经济委员会计划部署下,由省节能监察中心组织进行的节能监察。被监察的企业是:  相似文献   

16.
1MW循环流化床谷壳气化发电装置的运行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介绍了1MW循环流化床谷壳气化发电系统的技术特点,控制与运行,谷壳灰及污水的处理方法,同时分析了系统投资成本、投资回收期及运行费用等经济指标。结果表明,对规模不小于600kW的发电系统,单位容量投资约3300元/kW,发电费用成本小于0.31元/kWh,投资回收期1-2年左右,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同时适用于处理木粉、木屑等废物,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发电的各种技术路线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秸秆分布广,产量大,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常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用秸秆替代化石燃料(煤)发电,在改善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国秸秆发电项目刚刚起步,秸秆发电有不同技术路线,而各种路线有不同的特点.虽然已有对秸秆发电技术的相关研究,但缺乏针对秸秆发电的不同技术路线特点,系统全面的比较与研究.基于江苏省现有的秸秆直燃、秸秆/煤混燃、秸秆(谷壳)气化发电技术,文中对这三种技术路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能源发展剖析蔡广武江苏省农林厅能环办当今社会面临着人口、土地、能源和环保四大问题。这四大问题包含着许多危机感和紧迫感。我省是个经济大省,但又是一个资源小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两头在外”,即资源和市场在外。这一严峻的问题,将制约着江苏经...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发电技术分析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章主要对三类生物质发电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生物质混烧发电技术在已有燃煤电站的基础上将生物质与煤混烧发电,投资成本是三类技术中最少的,但可能降低原燃煤电站效率.由于低热值燃气轮机技术尚未成熟,因此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仅适用于10MW以下中小规模发电系统,气化-余热发电系统效率较高,特别适用于5-6MW的发电系统.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技术比较成熟,但在小规模发电系统中蒸汽参数难以提高,只有在大规模利用时才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比较适合于10MW以上的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20.
国内第一座全稻壳燃料热电联产火电站在江西进入建设实施阶段。它的建成将大大减少稻壳堆积和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江西省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比利时温克公司生产的环保设备,利用废弃的稻壳,变废为宝,兴建100%稻壳燃料热电联产火电站,形成每年稻壳发电4200万千瓦时的生产能力,年节约标准煤14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