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疗效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48例。常规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熊去氧胆酸。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治疗后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硬化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12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1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均治疗5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5周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5周后观察组Alb高于对照组,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恩替卡韦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章丽  张开玉 《临床医学》2014,(11):116-117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球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蛋白、Ⅲ型前胶原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可有效降低肝脏纤维化,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32例.2 组均给予保肝、对症、支持疗法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1片/次,1次/d,空腹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扶正化瘀胶囊,3 粒/次,3次/d,饭后口服,其恩替卡韦用法、用量同对照组,2 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HBV-DNA水平、HBeAg阴转率,并进行Child-Pugh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白蛋白较治疗前增高(P<0.01),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 组治疗后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0.0%)优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软肝颗粒、恩替卡韦联合疗法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肝功能改善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软肝颗粒+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学指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乙肝病毒学相关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是引起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一旦病情进入失代偿期,5年生存率大大降低,预后普遍较差,故而尽早控制病情尤为重要,联合软肝颗粒与恩替卡韦开展对症用药可有效抑制病毒繁殖,抗肝纤维化,提升肝功能水平,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当飞利肝宁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白介素-2、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当飞利肝宁片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炎症因子水平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温阳消饮汤在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临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13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与观察组6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阳消饮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较对照组的75.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均降低,白蛋白均升高,但观察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消饮汤用于脾肾阳虚证肝硬化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对照组60例,给予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包括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水平变化。结果 (1)两组CHE、ALB、CHO、TB A水平变化比较(P0.05)。(2)两组AIT、AST、ALP、GGT、HA、LN、PCⅢ、IV-C A水平变化比较(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HA、LN、PCⅢ、IV-CA水平,同时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茵陈蒿汤治疗效果。方法:将12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2例接受西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肝脏硬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蒿汤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损伤,干扰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1.
徐静 《临床医学》2016,(5):49-51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与强肾愈肝汤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双盲法将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强肾愈肝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应答率为87.5%,高于对照组(52.1%),治疗后症状积分、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强肾愈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静脉血中HBV DNA水平、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及肝脾影像学指标。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门静脉内径(Dpv)、脾厚度及脾静脉内径(Dsv)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硬化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失代偿期CHB肝硬化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胶囊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年。结果治疗4、12、24及48周时,2组HBV 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持续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24及48周时,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升高(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8周时,观察组伴腹水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ChildPugh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血清学转换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有效降低失代偿期CHB肝硬化患者HBV DNA载量,改善肝功能,促进病情逆转。  相似文献   

14.
柴保山 《临床医学》2021,41(11):116-118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7月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9%(43/47),对照组为72.34%(34/4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阳性率为25.53%(12/47),低于对照组[55.32%(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AST、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N、H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N、H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提高疗效,降低HBeAg阳性率,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服恩替卡韦联合保肝药物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保肝药物联合恩替卡韦(0.5 mg/d)治疗,疗程96周;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补体C3、C4水平,HBV‐DNA 含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96周后,两组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生存率(79.0%)明显高于对照组(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服恩替卡韦联合保肝药物治疗乙肝终末期肝硬化,能够减少肝脏损害,保护肝脏免疫功能,提高生存率,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长期应用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未进行肝移植的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62例接受替诺福韦抗病毒治疗,58例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替诺福韦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7~42),恩替卡韦治疗组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7~44),收集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对比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年时,替诺福韦治疗组92%的患者HBV DNA水平低于20 U/mL,57.3%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范围;恩替卡韦治疗组90.6%的患者HBV DNA水平低于20 U/mL,56.5%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恢复正常范围,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末次随访阶段,替诺福韦治疗组31%的患者表现为Child-Turcotte-Pugh评分的改善且65%的患者保持稳定;恩替卡韦治疗组29.2%的患者表现为Child-Turcotte-Pugh评分的改善且63.2%的患者保持稳定,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3年累计肝失代偿率、肝癌发生率和肝硬化发生率在替诺福韦治疗组分别为3.1%、1.9%和2.1%;恩替卡韦治疗组分别为2.9%、2.2%和2.4%,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在乙肝肝硬化的长期治疗中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及基础综合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3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HBV DNA.结果: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肝衰竭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P<0.05),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提升幅度大(P<0.05);血清HBV DNA阴转率、继发细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病毒及基础综合治疗上配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在肝功能改善、黄疸消退、预防肝衰竭发生上有较好的疗效,不会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活跃复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用药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中的临床作用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抗结核常规方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拉米呋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还原型谷胱甘肽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抗结核方案更改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灶吸收、痰菌转阴、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高于对照组,结核耐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型肝炎e抗原转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在进行抗结核及拉米呋啶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恩替卡韦联合用药治疗可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肝功能损伤,并加快肝功能恢复速度,提高抗结核药物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99-1801
目的探讨行部分栓塞术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乙型肝硬化合并脾亢进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部分栓塞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连续治疗72周。比较两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HBV DNA转阴情况、HBe Ag/抗-HBe转阴情况、血清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 L、HA、PC-III及IV-C显著降低,ALB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HBe Ag/抗-HBe血清发生转换者分别为13例和2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HBV-DNA转阴者分别为15、2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栓塞术后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可起到长期抗病毒作用,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研究组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肝功能、乙肝病毒基因及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透明质酸酶、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清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门静脉内径、脾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