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淑敏  杜淑仙  杨英伟 《河北医药》2008,30(10):1551-1551
肺炎支原体(MP)作为非典型病原体,其感染发病率在哮喘息儿中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随着对MP研究的深入,有关MP感染与哮喘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1].随着近来人们的重视,诊断为CVA的患儿明显增多,我们应用颗粒凝集法对CVA患儿进行MP-IgM测定,旨在了解小儿CVA与MP感染的关系,为小儿CVA的发病和治疗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CVA患儿50例为观察组,同期就诊、年龄相仿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42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微滴板(ELA)技术检测两组患儿MP-IgM。结果 CVA并MP感染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环内酯类口服,总有效率大幅提高,无复发。结论 CVA与MP感染关系密切,对CVA患儿应常规检测MP以排除MP感染,阳性者在按哮喘常规治疗同时予抗MP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CVA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 ,并与 35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及 30例正常小儿做对照。结果 CVA患儿检测MP -IgM阳性率达到 40 % ,明显高于两对照组 ( P<0 .0 1)。结论 CVA患儿检测MP -IgM的阳性率较高 ,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86例CVA患儿作为观察组.9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法和血球分析仪常规法测定CVA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CVA组MP-IgM阳性率为37.21%,对照组MP-IgM阳性率为20.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阳性的CVA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及嗜酸粒细胞计数(EOS)均高于MP—IgM阴性的CVA患儿(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CVA患儿5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50例岁数相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两组患儿的MP-lgM。结果实验组MP-lgM的阳率为34.0%;对照组MP-lgM的阳性率为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5,P<0.05)。实验组MP-lgM的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VA与MP感染有高度关联性,建议CVA患儿临床上应首先测定MP-lgM排除MP感染,阳性者给予抗MP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相关性,探讨MP感染与CVA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确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采静脉血,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MP-IgM抗体,观察深咳痰中嗜酸细胞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确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MP感染率为60%(24/4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5%(6/40)(P<0.05)。观察组急性期及缓解期(确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痰嗜酸细胞(EOS)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为75%。结论 MP感染与CVA的发生、发展相关,是导致CVA的重要因素;MP是CVA发病的重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7.
魏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91+94-91,94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病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观察CVA患儿59例,同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35例,正常小儿32例,均用金标快速检测法测定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结果CVA患儿MP-IgM阳性率(40.7%)明显高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4.3%)和正常小儿(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A的发病与MP感染有关,这一结果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性,提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哮喘门诊2008年10月至2010年5月确诊因MP感染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的18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例患儿均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MP-IgM检测抗体滴度>1:80,血清总IgE测定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肺部体征不明显,病史中有个人湿疹或荨麻疹及家族哮喘、鼻炎史,单用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效果差,合用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效显著并持久。结论MP感染可诱发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特点为慢性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无肺外并发症,但血清总IgE测定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故应提高MP感染诱发小儿气道高反应的认识,予积极治疗并随访,减少哮喘持续至成人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伴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3例CVA伴MP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行常规对症治疗。阿奇霉素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连用5 d停4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两个疗程(即7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均服3 d,停4 d);对照组选用红霉素肠溶胶囊30 mg/(kg.d)口服,连用7~14 d。结果:CVA伴MP感染患儿经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阿奇霉素治疗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红霉素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组对MP感染的有效率(97.44%)优于红霉素治疗组(82.3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18%,尤其是胃肠道反应及局部疼痛发生率低。结论:阿奇霉素抗支原体感染疗效优于红霉素,可大大改善可能是由支原体引起的CVA的咳嗽程度及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0.
易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28):198-199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明确诊断的CVA患儿52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48例岁数相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凝集法检测CVA患儿及对照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MP-IgM阳性率分别为46.2%和14.6%,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CVA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它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临床上常以慢性咳嗽为唯一表现形式。近年来,CVA与MP感染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上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就我院三年间所诊治的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伴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咳嗽变异性哮喘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加入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李迎利  尚宁  蒋德升  姜静 《江苏医药》2007,33(6):625-626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CVA)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肺炎支原体(MP)是否参于气道炎性细胞趋化及介质释放.方法 将哮喘组39例,CVA组32例,COPD组36例进行诱导痰定量检测,在急性发病期和缓解期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痰eotaxin含量.采用支原体培养基进行痰培养.结果 (1)三组患者急性发病期均有MP感染.急性发病期CVA组较哮喘及COPD组MP感染率显著升高P<0.05.(2)Eotaxin的含量在急性发病期哮喘组显著高于CVA组及COPD组.哮喘组在缓解期eotaxin含量与急性发病期对照显著降低P<0.05.结论 MP与CVA之间密切相关,不仅是诱发CVA的重要病原体,也是哮喘及COPD急性发病的诱因之一.Eotaxin不仅参与哮喘的发病,同时也参与了COPD发病中嗜酸细胞(EOS)激活及其介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冯帅  陈波  李芳君  尹晓文 《安徽医药》2017,21(5):844-84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为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8例哮喘发作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组儿童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比较其感染MP-IgM的阳性率,并分析哮喘患儿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 118例哮喘发作患儿中,由呼吸道感染因素、过敏因素、运动因素、其他因素诱发的分别为89例(75.4%)、14例(11.9%)、9例(7.6%)、6例(5.1%);呼吸道感染因素诱发中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MP感染诱发的分别为26例(29.3%)、19例(21.3%)、44例(49.4%);118份哮喘患儿血清学标本中,MP-IgM 阳性血清标本44份,阳性率为37.3%;哮喘儿童性别比较,女性患儿MP-IgM阳性率高于男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2,P=0.041);不同年龄段MP-IgM阳性率比较,学龄前期哮喘患儿MP感染阳性率最高,为48.4%,高于婴幼儿组和学龄期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82,P=0.032);具有特应性体质的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不具有特应性体质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7,P=0.019).结论 MP感染是儿童哮喘发作的重要诱发因素,MP感染诱发哮喘与性别、年龄及宿主的特应质体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 将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住院治疗的29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被动凝集法测定其血清肺炎支原体总抗体.结果 哮喘组中MP感染阳性率为21.02%,哮喘组与非哮喘组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童与女童M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4),不同季节M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8);小于1岁年龄段儿童与1~4岁年龄段儿童M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病原体之一,MP感染引发哮喘与性别、季节无关,1~4岁年龄段儿童感染MP几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小儿哮喘的临床发病特征。方法:选择东莞市虎门医院2009年1~12月小儿内科收治确诊MP感染哮喘患儿40例为MP感染诱发组,并与同期的非MP感染哮喘患儿30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临床特点、哮喘特征、哮喘药物治疗的反应及早期、足疗程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MP感染诱发组的哮喘发作年龄以3岁以上多发(60%),平均年龄(4.3±2.8)岁;MP感染诱发组患儿喘息反复史、发热、热程、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早期应用、咳喘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MP-IgM抗体滴度水平的测定、C反应蛋白(CRP)、嗜酸细胞计数、X线胸片检查、肝功受累、心肌受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MP感染诱发组的小儿哮喘发作有其临床特点,应早期、足疗程、规范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l pneumoniae.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近年来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可诱发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常见儿童慢性咳嗽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诱导儿童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诱发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措施。方法 调查我院儿科200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13例哮喘和30例非哮喘患儿(对照)的支原体感染情况(血清学)。将感染支原体的哮喘患儿46例随机分为两组(n=23),研究组给予阿奇霉素(10mg kg-1·d-1)、激素、支气管舒张剂;对照组仅以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和1月后复发率。结果 儿童哮喘的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哮喘对照(40.71% vs 6.67%, P<0.05);46例MP(+)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经积极治疗均可较快好转(1~2周),但研究组的短期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 vs 47.83%, 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哮喘的重要诱因之一,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诱导的哮喘疗效显著,可降低哮喘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儿童哮喘(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4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包括肺炎及支气管炎)作为对照组,采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IgM(MP-IgM)抗体,同时采用ELISA法和血球分析仪常规法测定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 5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有26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49%;而40例对照组患儿中有7例血MP-IgM阳性,阳性率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总IgE水平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t=3.369,P=0.002),MP-IgM阳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嗜酸粒细胞计数(EOS)高于MP-IgM阴性的支气管哮喘患儿(t=8.548,P=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哮喘患儿血清CD40L、V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9例哮喘患儿作为观察组,以55例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试者血清MP-Ig M患儿阳性率和血清CD40L、VCAM-1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合并MP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MP-Ig M阳性率为54.2%(32/59)、16.4%(9/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1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未合并MP及合并MP的哮喘患儿的CD40L、VCAM-1水平均升高(P<0.05),且合并MP哮喘患儿的CD40L、VCAM-1水平高于未合并MP的哮喘患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D40L、VCAM-1为哮喘合并M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CD40L、VCAM-1水平升高与MP感染的哮喘患儿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