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瓜叶菊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以盆栽瓜叶菊(Senecio cruentus)生长3个月左右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瓜叶菊在低温胁迫(1~6℃)下内部生理生化反应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瓜叶菊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明显的变化。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延长,瓜叶菊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但在轻度胁迫下(6℃),变化不显;叶片细胞的相对质膜透性(RPP)显升高;而SOD活性在6℃条件下。先升高,后下降并基本稳定在对照水平,在3℃和1℃处理下,S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呈不断累积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黑果枸杞苗期耐盐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盐生药用植物黑果枸杞幼苗,通过测定细胞质膜透性(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等的变化,探讨黑果枸杞幼苗的耐盐机制.结果表明,叶片中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NaCl浓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且高浓度盐处理下质膜伤害程度和MDA积累幅度均相对较大;脯氨酸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大幅增加,其中,在胁迫第6天,200、300、400和500mol/L NaCl处理的增加幅度分别高达405.78%、800.11%、773.78%和747.51%,同时,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倒"V"型趋势,但总体还是呈现增加态势;可溶性糖含量在胁迫初期,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态势,且随胁迫时间的增加,各处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脯氨酸的一致,但其最大值出现在胁迫第18天,比胁迫初期分别增加64.62%、83.15%、106.60%、207.00%和186.70%;比较而言,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积累较为敏感,是其适应逆境环境的一种有效方式.本研究认为,在盐胁迫下,黑果枸杞可以通过在其体内积累大量的有机渗透物质以适应外界不利环境.  相似文献   

3.
诸葛菜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和调节适应能力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诸葛菜叶片的水分状况、渗透调节能力以及活性氧化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诸葛菜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含量下降,束缚水含量上升;可溶性糖,脯氨酸,K^+、Ca^2+含量均出现明显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渗透调节能力;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O^-2产生速率增加,丙二醛积累,导致膜损伤,质膜透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抗坏血含量则降低,表现出诸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海滨香豌豆叶片三种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实验检测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及不同的胁迫时间下,海滨香豌豆叶片内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三种成份含量的变化。得出:脯氨酸含量随盐腔迫浓度和胁迫时间变化呈出一定的正相关;可溶性蛋白则呈相对比较稳定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则呈无规则变化。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对烟草保护性酶类及氮和碳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6℃和10℃低温胁迫下,研究了2个烟草品种的膜透性、保护性酶类活性和N,C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个烟草品种幼苗的膜透性都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为:CAT和SOD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POD的变化则有相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在低温胁迫下下降,脯氨酸含量则增加,并且脯氨酸在叶片中的变化较为剧烈;可溶性总糖和蔗糖含量低温胁迫下在叶片中有所积累,而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则可能因叶绿体受损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在营养生长期间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并与同科外来杂草一年蓬(Erigeron annuus)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低温多雨的早春时期,各指标都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处于较为不利的环境;游离脯氨酸、丙二醛的含量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等指标的季节动态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受到低温的胁迫比一年蓬大;质膜透性的季节动态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年蓬适合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7.
张梅花  张建生  李云霞 《甘肃科技》2010,26(10):145-148
通过对5种园林地被植物干旱胁迫后的叶片保水力、质膜相对透性以及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观察测定,评定了5种园林地被植物的抗旱性。结果表明,5种地被植物叶片保水力、质膜相对透性以及脯氨酸含量都发生了变化,只是变化的幅度和进度不同。经3项生理指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5种园林地被植物的自然表现,得出5种园林地被植物均有一定的抗旱性,但抗旱性强弱不同,其中八宝景天抗旱性最强,其余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耐湿性不同的小麦品种周麦13号和矮早781在灌浆期对涝渍胁迫的生理学效应,结果表明:在淹水条件下,周麦13号的叶绿素、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根系活力均高于矮早781;而矮早781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却明显高于周麦13号,这揭示了不同的耐湿性品种具有显著的生理效应差异。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了不同水肥胁迫处理对盆栽槟榔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和养分胁迫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槟榔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和叶面积增速缓慢,根冠比增大;叶片质膜透性增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升高,在处理60d和90d时分别与其对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0d时达到高峰;POD酶活性呈上升的趋势,在90d时达到最大值;在试验处理期间与对照相比,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幅度大;其次是SOD酶和POD酶活性;植株的株高和叶面积的变化较慢.  相似文献   

10.
几种喀斯特森林树种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16个喀斯特森林常见树种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各种幼苗叶绿素含量均下降;质膜相对透性上升;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上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
小麦幼苗对盐胁迫和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等渗水分胁迫(PEG-6000)和盐胁迫(NaCl)对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和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渗透胁迫下,与对照比较,小麦幼苗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升高,且等渗盐处理后,二者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说明盐胁迫除对植物产生渗透胁迫外还存在离子毒害作用;两种渗透胁迫下,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等渗盐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普遍高于水分胁迫,而游离脯氨酸含量普遍低于水分胁迫,说明可溶性糖可能是盐胁迫下的一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而游离脯氨酸可能是水分胁迫下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两种渗透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普遍降低,等渗盐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和Fv/Fm显著低于水分胁迫,这也可能是离子毒害和细胞脱水的累加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2.
6个杂交鹅掌楸无性系的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个杂交鹅掌楸无性系(NE04、NE22、NE23、NE25、NE38、NE78)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干旱胁迫条件下各无性系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随胁迫程度加剧,相对含水量减少,质膜透性增大,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但各指标变化幅度因无性系不同而异。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其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NE25、NE78、NE22、NE04、NE38、NE23。  相似文献   

13.
绞股蓝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缙云山野生绞股蓝扦插苗为材料,研究了人工水分胁迫对绞股蓝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和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喜湿植物绞股蓝在水分胁迫下,由于可溶性总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产生渗透调节作用;但随水分胁迫的加剧,酶促和非酶促膜保护系统保护能力均下降:SOD,POD活性和CAT活性减弱,AsA含量降低,导致O-2.产生速率增加,膜脂发生过氧化作用,MDA含量的急剧增加,最终导致植物遭受伤害  相似文献   

14.
采用人工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了安顺缫丝花、黄褐毛忍冬、葛藤3种藤本植物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3种藤本幼苗的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叶片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为随着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降低,水分饱和亏缺和质膜透性升高、相对含水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梨瘿螨的为害对梨叶片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梨树叶片被梨瘿螨为害后,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发生了变化,经光谱技术、化学方法和电物理方法测定,与健康叶片相比受害部位的叶绿素含量下降31.85%,可溶性糖含量下降24.6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34.14%,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29.95%,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84.08%,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29.82%,膜透性增加86.74%,中度受害叶的螨瘿部位与病健部位相比叶绿素含量下降26.86%,可溶性糖含量下降22.79%,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上升30.26%,游离氨基酸含量上升22.81%,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16.01%,膜透性增加45.54%,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15.87%,说明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和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游离脯氨酸的上升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组织细胞膜透性的增强都主要集中在受害部位。  相似文献   

16.
低温下棕榈某些生理变化及低温锻炼对棕榈耐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以电导率为指标研究了低温对棕榈叶片细胞的膜透性的影响,同时测定了低温处理不同时间的棕榈叶片细胞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及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使棕榈叶片细胞的膜透性大幅度增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而SOD活性则表现为先增高继之下降的趋势,经过低温锻炼的棕榈在膜稳定性,保护性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均高于未经过低温锻炼的棕榈,低温处理后经过锻炼的棕榈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冰冻胁迫后不同柚类品种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组织束缚水、自由水含量及调查果园受冻情况,研究了湘北地区主要柚类品种耐寒性差异。结果表明:本地酸柚抗寒性最强,金香柚和无核金香柚抗寒性强,无核杂交柚、琯溪蜜柚抗寒性较强,适于湘北栽培;沙田柚抗寒性较差,每隔十年左右一次的周期性奇寒冻害严重,在湘北地区应根据其小气候慎重发展,幼年期避开奇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