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翠英 《护理研究》2007,21(9):789-79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包括除稳定型心绞痛以外的其他各型心绞痛,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心脏猝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被称为中间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进行或强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前的心绞痛、加速型心绞痛、冠状动脉衰竭、濒临心肌梗死前综合征等。发病年龄多为50岁~80岁。因此,早期对其正确积极治疗及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及提高生命质量的关键。现将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3月收治的1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临床状态,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  相似文献   

3.
钟进  王峻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9):1332-1333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稳定型心绞痛(SA)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状态,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性较大,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越来越引起重视。本文通过观察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血脂水平,以探讨其与UA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聂如琼  伍卫 《新医学》2004,35(9):522-523
1引言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范畴,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状态,有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出现猝死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采用肝素或尿激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收到明显效果,但文献缺少两者的临床对照研究。作者对小剂量肝素与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发病症状较重,UA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1].常继发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是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急诊干预治疗短期目标是抗心肌缺血、减轻劳力性心绞痛的发作及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开芸  赵友民  刘恒亮 《临床荟萃》2008,23(14):1051-1052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状态,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或猝死[1].本研究观察了步长脑心通联合常规西药治疗UAP的临床疗效,以探讨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联合用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1]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及时、正确的治疗常可减少该病发展至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了除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之外的所有类型的心绞痛,治疗不当,则会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故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三年来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治疗不当,则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故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1999年5月~2002年4月,采用通心络佐治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老年人常见病,是威胁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容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我院于2006年1月-2006年12月,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病变复杂、进展迅速、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生猝死的特点.我们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虫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和猝死之间的一种中间临床状态.UAP患者病情严重,预后欠佳,因此选择适当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心肌缺血综合征,其病情进展迅速,心绞痛症状反复发作或疼痛长时间持续而得不到缓解,如果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危及患者生命[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硝酸酯类药物作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初发心绞痛、静息心绞痛伴心肌缺血改变、恶化劳力性心绞痛等。其特征是心绞痛症状进行性加重,疼痛感强,持续时间长。由于其病理生理机制的独特性,如不能恰当治疗,可导致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1]。本院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注射液治疗UAP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之间的不稳定心肌缺血综合征,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我院采用通心络胶囊联合消心痛片治疗UAP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分型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1引言以往认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及猝死的一组病症(图1)。总体上,由不稳定型心绞痛到无Q波心肌梗死,再到Q波心肌梗死,病情越来越重,预后越来越差。图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旧分型2旧分型的缺陷事实上,从不稳定型心绞痛到急性无Q波心肌梗死或急性Q波心肌梗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的病理生理基础有相似的地方,都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所致。但在心肌酶出现增高之前,我们无法区别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无Q波心肌梗死;另一方面,不稳定型心…  相似文献   

18.
复方丹参及生脉注射液联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7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多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内皮下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导致心肌供血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产生疼痛症状。此病急性阶段的猝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都很高,所以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治疗此病的关键。近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相似文献   

19.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是以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以及血栓形成等病理改变为基础的一类常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其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如得不到合适的治疗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猝死,预后极差,早期、科学合理、正规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基础,而抗凝治疗是治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冠心病猝死,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认识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