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权是指在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结合基础上的国家权利。江泽民国权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国权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在国权范围内保障和发展人权是国权得以实现的内部条件;科技强军、发展现代国防是国权得以维护的重要条件;发展特色文化、捍卫文化主权是国权斗争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关于“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把握这一思想,对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1949年到2009年,一些重要年份记录了中国人权建设的伟大成就,站在这些历史节点上,可以看到中国从争主权、国权,到维护人民整体生存权、发展权,再到"以人为本"、保护每个人的自由与尊严的发展历程。中国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特色人权之路,并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主动地把握人权话语权,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权状况的同时,已把人权作为中国社会发展、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年,蔡锷就国权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主张。他积极弘扬国权主义,主张国权高于人权,倡导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希望借此维护和发展国权,增强国力,从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国权思想。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人权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一直重视人权问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针对西方国家利用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侵犯我国主权的种种霸权主义行为,他发表了一系列论述。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内容,除战争时期的一些言论外,主要是围绕国内和国际人权斗争,集中体现在关于人权的性质(本质);人权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关系;人权的实现以保持社会稳定和法制保障为前提;坚持民族平等,维护少数民族的人权;国权(主权)高于人权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是为中国人民谋求人权的杰出战士,也是设计人权治国方略的先行者,他的六部抗战史剧,称得上这方面的力作。剧本依靠舞台形象所昭示的人权真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批判剥削阶级破坏人权的罪行,歌颂人民大众争取人权的壮举,揭示人权与国权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国权重于人权"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把握这一思想,对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丰富的著述,不仅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涵着丰富和深刻的人权思想。其人权思想特征主要体现在:一、外争国权是保障人权的基础;二、生存权是最根本的人权;三、人格的尊严是人权的灵魂;四、以法律的手段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 ,以哲人的深邃智慧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形成和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权理论。邓小平人权思想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 ,蕴涵着邓小平同志个人的贡献和集体的智慧 ,认识这一思想 ,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方向 ,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人权观 ,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人权的产生、形成、发展、国权、生存权、发展权、人权的具体性、解决人权的途径等方面 ,阐述邓小平的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我国人权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国情以及个人经历是影响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因素。邓小平人权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保护人权、维护人权、反对霸权;保护社会主义国家多数人的人权,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权发展的基本道路;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人权发展的根本保证;生存权、发展权.是中国当前人权发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1.
3月24日开始的北约对南联盟的野蛮轰炸,尤其是5月8日凌晨北约对我驻南使馆的导弹袭击,让人们看清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的“人权高于主权”的真实本性。在义愤之余,笔者重新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的国家主权思想,认为国权是人权的前提和保证,深觉“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就是霸权高于主权。一国权即国家的主权,是国家的重要属性。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在国家主权上的重要表现,就是国家对内具有最高的依法行政权,对外具有独立自主行使国家权力权和反对外来侵略的自卫权。“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国权是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主权、民族自决权和发展权的统一体。周恩来国权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国家独立、民族自决是国权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独立自主发展本国经济是国权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和内部条件;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是国权得以实现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的构建背景下,走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文章在对中国近现代人权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中国人权发展中的缺憾与不足,反思长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人权模式之不足,有望中国能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文化与现实的人权发展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 ,主张用阶级分析的观点看人权问题 ,针对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国家 ,结合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 ,提出了“主权重于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人权”等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思想。邓小平人权思想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彼此补充的有机整体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关于人权问题的论述 ,是我们在人权问题上抵御西方世界人权攻势 ,反对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权的历史重任。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自决权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双重权利,其成果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人权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执政的基本目标和重要使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制度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重要保障;实践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具体路径。中国共产党尊重与保障人权的历史昭示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动中国人权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中国化的不二法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选择;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体系,是中国对于人类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思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同时,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障和实现中国人民人权,发展我国人权事业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保障和实现中国人民的人权,必须以保持社会稳定为大前提;必须以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根本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根本政治保障;必须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国际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人权学说,是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权,怎样才能实现和保障社会主义人权”这一中心问题展开。本文从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手,阐述了社会主义人权的主要特点,以及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实现社会主义人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人权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人权思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新时期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坚实理论基础。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人权思想,才能正确回答和科学解决当代中国人权建设和人权保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权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充分享有人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坚持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中共争取中国革命道路的胜利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是争取、保障、实现人权和进一步发展人权的历史,这些历史也是社会实践的迫切要求。在抗战时期,从民族矛盾激化、国统区人权状况日益恶化、人民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和中国共产党的人权实践四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共人权立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特殊时期的价值取向对今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如同中国民主革命必须注意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一样,中国的社会主义人权事业也应结合中国的时代特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人权建设的重要性,走依法治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建设道路,实施科学的人权观教育,培养公民正确的人权意识,不断建立和健全人权保障制度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