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科于 1 997年 1 0月~ 2 0 0 2年 4月在电视监视下经纤维鼻咽喉镜用YAG激光治疗 1 1 2例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患者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患者 1 1 2例 ,男 5 3例 ,女 5 9例 ;年龄 2 7~ 6 8岁 ,平均 3 8.4岁。声带息肉 73例 ,声带小结 3 9例。广基型息肉 3 1例 ,窄蒂型息肉并小结 42例。1 .2   治疗方法患者在表面麻醉下 ,仰卧位 ,经鼻腔放入带摄像头的纤维鼻咽喉镜 ;当镜头到达喉部时经喉镜吸引口导入硬膜外导管 ,经导管将 1 %地卡因 (约 4ml)滴在会厌喉面及喉腔各处 ,使药液均匀分布于会厌喉面…  相似文献   

2.
地卡因超声雾化麻醉在纤维喉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在诊断治疗鼻咽喉部疾病中的价值愈来愈受到重视。传统的喷雾吸入麻醉法 ,往往引起患者恶心、呕吐、流泪、咳嗽、窒息等不良反应 ,致使患者对喉镜检查产生恐惧心理。据此 ,我科于 1 998年 4~ 9月 ,对 2 6 5例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麻醉及单纯喷雾麻醉分组对照观察 ,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 998年 4~ 9月接受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门诊患者 2 6 5例 ,男 1 5 6例 ,女 1 0 9例 ;<1 0岁 1 8例 ,1 5~ 2 0岁 47例 ,2 5~ 6 0岁 1 3 8例 ,>6 0岁 6 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声雾组 (超声雾化吸入麻…  相似文献   

3.
放大喉镜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放大喉镜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耳鼻咽喉科就诊的6774例患者施行放大喉镜下鼻咽部检查,连接影像工作系统记录图像文字资料,可疑病变在放大喉镜或鼻内镜直视下取活检.结果 患者对放火喉镜的耐受率98.9%(6700/6774)明显优于间接鼻咽镜30.9%(2095/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72.75,P<0.005).放大喉镜可清晰呈现鼻咽部多种病变,能及早发现可疑病变.615例曾分别用纤维鼻咽镜(192例)及鼻内镜(423例)检查显示鼻咽部隆起,放大喉镜检查发现其中418例双侧对称,表面光滑,未见异常,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正常组织;其他197例于放大喉镜下也显示为鼻咽部隆起,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各种良恶性病变.结论 放大喉镜检查光亮度强,分辨率高,能早期发现鼻咽部病变,诊断准确率和活检阳性率较高,对鼻咽部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10月~ 2 0 0 1年 2月 ,对门诊 98例共 13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纤维鼻咽喉镜下经咽鼓管咽口吹张、鼓室灌注治疗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经门诊确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98例共134耳 ,其中男 5 2例 75耳、女 4 6例 5 9耳。年龄 6~ 77岁 ,平均 4 1.3岁。鼓室积液 4 4耳 (鼓膜见液平线 32耳 ,鼓膜无液平线但在经咽鼓管鼓室灌注时见有黄色粘稠液体从咽鼓管咽口流出 11耳 )。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 82耳 ,混合性聋5 2耳 ,其气骨导差平均 2 3dB。声导抗检查鼓室导抗图B型为 88耳 ,C型为 4 2耳 ,同侧镫骨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 L e Fort 型截骨进路切除侵入翼腭窝、颞下窝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1月采用 L e Fort 型截骨进路手术切除 3例侵入翼腭窝、颞下窝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为男性 ,年龄 13~ 19岁 ,术前均行单侧或双侧超选择性动脉栓塞 ,手术均经 L e Fort 型戴骨进路行肿瘤切除术 ,术后除 1例因左眼内直肌损伤出现视物轻度重影外 ,无其它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纤维血管瘤。术后经 2~ 18个月随访 ,3例病人均咬合良好 ,无肿瘤复发。结论 :L e Fort 型截骨进路是处置侵入翼腭窝、颞下窝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较好手术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6.
自 1991年 4月~ 2 0 0 2年 6月 ,共对 5 5 4例声带新生物患者行支撑喉镜下手术摘除或取活检 ,对其中 3例声带病变暴露困难者 ,于术中联合应用纤维喉镜、弯头喉钳顺利摘除。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中声门暴露不全患者 3例 ,均为男性 ,年龄为 4 1~ 4 7岁。声嘶明显 ,病程 3个月~ 2年。体态矮胖 ,颈部粗短 ,体格健壮。术前间接喉镜检查声门暴露不清 ,纤维喉镜检查见新生物位于近前联合处。 1例约绿豆大小 ,2例约半粒黄豆大小 ,表面较光滑。术后病检均为息肉。1.2 方法术前经全身体检及有关辅助检查 ,无手…  相似文献   

7.
41例鼻咽血管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血管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 4 1例鼻咽血管纤维瘤采用不同进路进行手术治疗 ,其中腭进路 31例 ,面中部掀翻梨状孔进路 7例 ,扩大翼上颌裂进路 3例。结果 :术中平均出血量为 14 5 0ml,选择性瘤体供血动脉栓塞者出血量为 5 0 0~ 80 0ml。术后 1次复发 5例 ,2次复发 3例 ,术后复发时间为 0 .5~2年。结论 :术前应根据CT检查的结果认真制定手术进路 ;术前行血管造影及选择性血管栓塞 ,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此外 ,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 ,在考虑面部美容效果的同时 ,术中应充分暴露术野 ,争取一次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对5000例患儿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对术中和术后24h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5000例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术的患儿中共有305例(6.10%)出现术中或术后并发症,均为一过性。0~1岁、〉1~3岁、〉3~7岁和〉7~16岁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83%、6.14%、3.15%、1.69%,〉7~16岁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术中并发症以黏膜出血最常见,以0~1岁组最高,随着年龄增大而降低。术后以咳嗽或咳嗽加重最常见,吸气性呼吸困难或吸气性呼吸困难加重仅发生于0~1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婴儿及喉软骨软化的患儿是并发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术安全可靠,大多伴轻微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治疗上最重要的手段是手术切除肿瘤。我院1959~1989年共收治89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均行手术治疗。现将手术治疗中的有关问题予以总结。 一、临床资料 89例中,男86例,女3例。年龄10~38岁,平均16.5岁。经硬腭进路69例,经鼻侧进路15例,经唇龈—梨状孔进路5例。术中气管切开6例。单侧颈外动脉结扎38例,双侧2例。选择性血管栓塞3例。术中加冷冻术23例。控制性低血压麻醉51例。  相似文献   

10.
硬管光纤维喉镜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刘峰,周水淼,耿利萍,温武硬管光纤维频闪喉镜是用于观察发音时声带微细活动形态的设备。我科利用这一设备对一些用间接鼻咽镜不能满意显示鼻咽部的患者进行检查,共观察25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50例中...  相似文献   

11.
鼻内镜电视监视系统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声带良性肿物中以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声带Reinker水肿及声带囊肿多见。其治疗通常是在间接喉镜、直接喉镜下或纤维鼻咽喉镜下行声带肿物切除。近些年来 ,多采用支撑显微喉镜下手术。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 ,单纯支撑显微喉镜下手术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 1 998年 7月至 2 0 0 2年 9月 ,我科采用鼻内镜电视监视系统支撑喉镜下行声带手术 1 76例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76例患者 ,男 6 6例 ,女 1 1 0例 ;年龄 8~6 5岁。病程 1 5d~ 2 0年。全部患者均有声音嘶哑、发声困难 ,1例出现Ⅰ度呼吸困难。检查 :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7.7例经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临床病例。结果针对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有关环节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是进行检查安全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Le Fort I型截骨进路切除侵入翼腭窝、颞下窝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02年1月采用Le Fort I型截骨进路手术切除3例侵入翼腭窝、颞下窝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为男性,年龄13~19岁,术前均行单侧或双侧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手术均经Le Fort I型戴骨进路行肿瘤切除术,术后除1例因左眼内直肌损伤出现视物轻度重影外,无其它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均为纤维血管瘤.术后经2~18个月随访,3例病人均咬合良好,无肿瘤复发.结论:Le Fort I型截骨进路是处置侵入翼腭窝、颞下窝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较好手术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14.
小儿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1992年6月至1995年6月在门诊对79例7岁以下小儿患者进行了纤维鼻咽喉镜检查,为诊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79例中,男59例,女20例,其中,年龄1岁以下1例,1~3岁12例,4~7岁66例。声嘶39例,鼻塞8例,咽异物感11例,颈淋巴结肿大8例,鼻出血6例,听力下降3例,耳痛3例,呼吸困难1例。1.2检查方法使用日本产OlympusP。型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前1%地卡因喷雾双鼻腔、咽部、喉部3次。鼻甲肿胀的病例加用1%麻黄素收缩鼻甲一次。检查时患儿取仰卧位,纤维镜由鼻腔插入,依次观察鼻腔、鼻咽、口咽及…  相似文献   

15.
微波热凝固治疗局部复发或残留鼻咽癌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根据微波热凝固的特点 ,选择某些鼻咽癌(NPC)放疗后鼻咽局部残留或复发的病例 ,试行病灶热凝固治疗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6例中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32~ 56岁 ,平均42 .5岁 ,均经鼻咽活检确诊。病理类型 :鳞癌 级 4例 , 级 2例 ;残留或复发部位 :顶后壁 3例 ,左咽隐窝和顶后壁 2例 ,右咽隐窝 1例 ;距首次根治性放疗结束的时间 :<7个月 2例 ,>7个月 4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和纤维鼻咽镜检查、薄层螺旋 CT或 MRI检查、胸部 X线检查、腹部 B超扫描以及全身骨骼 ECT检查 ,确定病灶范围直径均小于 2…  相似文献   

16.
读罢梁志翔医师等撰写的”地卡因超声雾化麻醉在纤维喉镜检查中的应用”一文 (刊登于《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 0 0 1年第 9期第 42 3页 ) ,根据我们自身的纤维喉镜操作经验 ,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供参考。1   喷雾麻醉效果是否真的差到如此程度 ?根据梁医师等的统计 ,采用喷雾麻醉进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的患者一次检查成功者仅占 5 6.6%。但根据我科的经验 ,仅本文第一作者而言 ,亲手进行检查的患者就不少于 1 5 0 0例 ,全部采用喷雾麻醉 ,从鼻腔进路一次检查失败的患者不超过 1 0例 ,这 1 0例都属鼻中隔重度“S”型偏曲或下鼻甲骨过大对收…  相似文献   

17.
自 198 4~ 2 0 0 0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 12 4 91例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门诊患者 12 4 91例 ,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喉部 6 85 0例 ;进行鼻咽部检查 5 4 93例 ,取咽部异物 5 1例 ;用纤维支气管镜作引导气管插管 84例 ;取气管异物 8例 ;咯血部位鉴别 5例。1.2 仪器 采用OlympusBF2T - 10型纤维支气管镜及活检钳 ,Stroz电视摄像和监视系统。1.3 方法1.3.1 鼻咽部和喉部病变的检查 :先用 1%麻黄素收缩鼻粘膜 ,然后用 1%地卡因对鼻腔、咽部、喉部粘膜进行表面麻醉(根据要求而定麻醉部…  相似文献   

18.
自 2 0 0 0年以来 ,我们应用纤维胆道取石篮在纤维喉镜下摘除较大声带息肉 2 5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门诊声带息肉病例 2 5例 ,其中男 2 0例 ,女5例 ;年龄 2 2~ 5 0岁 ,平均 3 2 .5岁。声带息肉直径为 3~ 7mm ,2 0例有蒂 ,表面光滑 ,灰白色。术后病理报告均为声带息肉。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纤维喉镜下胆道取石篮声带息肉摘除术 ,使用日本产OlympusCLE10型 ,直径 5 0mm纤维喉镜 ,Olympus纤维胆道镜用胆道取石篮。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用 1%丁卡因喷雾行鼻腔及咽部黏…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临床罕有发生于咽鼓管圆枕的疾病报道,我科近期诊治咽鼓管圆枕黏液囊肿1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因咽部不适2年时伴声嘶,于2008-07-09在当地医院就诊,经纤维鼻咽喉镜检查考虑为:  相似文献   

20.
分泌性中耳炎行纤维鼻咽镜检查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不是单一的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重要原因之一。我科自 1 996年 6月~ 1 997年 6月对 63例 (81耳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Olympus纤维鼻咽镜进行鼻腔 -鼻咽部检查 ,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63例 (81耳 ) ,男 40例 ,女2 3例。 8~ 1 7岁 2 2例 (37耳 ) ,其中鼻腔或鼻咽部脓性分泌物 8例 ,腺样体红肿 8例 ,咽鼓管咽口肿胀 3例 ,腺样体肿大伴咽鼓管咽口淋巴滤泡增生 3例 ;>1 7~ 69岁 41例 (44耳 ) ,其中鼻腔或鼻咽部脓性分泌物 1 2例 ,鼻腔息肉 8例 ,下鼻甲后端肥大 2例 ,鼻咽部充血 5例 ,鼻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