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THEANIMALEXPERIMENTALOBSERVATIONOFTHEINFLUENCEOFTHEDIFFERENTFONTANPROCEDURESONPULMONARYMICROCIRCULATIONTHEANIMALEXPERIMENTALO...  相似文献   

2.
STUDYONSOLUBILITYOFAPATITECERAMIESINVITROSTUDYONSOLUBILITYOFAPATITECERAMIESINVITROL.NingM.Xue(ShanghaiSecondMedicalUniversity...  相似文献   

3.
28周人胎视皮质含钙结合蛋白神经元的区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28周人视皮质17区和18区含CALBINDN(CB)及含PARVALBUMIN(PV)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发现:17区含CB及含PV神经元的数量均较18区者多得多,与18区比较,它们还可见于皮质较汪的层次,使17/18区交界处明显可辨。结合我们对人类新皮质含CB及含PV神经元的发育研究结果。本实验结果提示,人类视皮质17区神经元的发育和成熟早于18区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一种用于血压控制的多模自适应算法及有效权初始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用于血压控制的多模自适应算法及有效权初始位郑连清,程敬之(西安交通大学信控系,西安)AMULTIPLE-MODELADAPTIVECONTROLPROCEDUREANDEFFECTIVEINITIALWEIGHTSFORBLOODPRESSURE...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后外周血中细胞毒T细胞(CTL)对HCV的识别杀伤。方法用HCVNP合成肽A链和B链从PBMC中经反复刺激产生HLAB44限制的HCV抗原特异CTL,对5位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44分子阳性的丙肝患者,6位HLAB44阴性的丙肝患者及5位HLAB44阳性,但HCV阴性的对照者外周CTL对HCV核壳蛋白(NP)的反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TL能识别一个HCVNP位点,该位点位于HCV核壳蛋白的第81~10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而此位点的识别受HLAⅠ类分子B44的限制。在5位HLAB44阳性的患者,其CTL对此位点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而其余6位HLAB44阴性的患者及5位正常对照者,均无此种细胞毒作用。结论在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存在CD8+的CTL,这种HCV特异的CTL能够识别一个HCV的核壳蛋白(NP)位点,此位点位于HCVNP残基第81到100之间。并且识别此位点的CTL受HLAⅠ类分子B44的限制。本文结果为HCV感染后,体内细胞免疫在病毒清除中的作用及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线索。  相似文献   

6.
EXPERIMENTALSTUDIESONHIGH-DENSITYENDOHELIALCULTURESINARTIFICIALBLOODVESSELSEXPERIMENTALSTUDIESONHIGH-DENSITYENDOHELIALCULTUR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NP与肝硬化PTH门脉血液动力学的相互关系。方法:对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采用双功多普勒测定门、脾静脉血流量(PVBF&SVBF),同步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中ANP的水平,并分析PVBF&SVBF与ANP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PTH患者PVBF、SVBF均显著升高,代偿期显著升高的ANP与门脉高血流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门脉系统高血流动力学改变存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发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8.
EFFECTOFSUCPENDINGMEDIUMVISCOSITYONORIENTATIONANDDEFORMATIONOFRBCSINASHEARFlOWFIELDWenZong-yao,MaWeiyuan,GaoTie,SunDagongDepa...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基因转录水平探讨AngⅡ、mm -LDL及TNFα对ECV30 4细胞PDGF -B链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 1 )以GAPDH为内参照 ,用反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检测 1 0 - 6 mol/LAngⅡ、1 0 0 μg/mLmm -LDL及 2 0 0U/mLTNFα作用于ECV30 4细胞 1 8h后各实验组PDGF -B链基因mRNA水平 ,分别为对照组的 1 5倍、2 0倍和 1 3倍 ,提示AngⅡ、mm -LDL及TNFα在转录水平对ECV30 4细胞PDGF -B链基因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 2 )构建一系列含人PDGF -B链基…  相似文献   

10.
FrenchmirrorsiteoftheNPACVisi bleHumanViewer :firstyearevluationE .J .Voiglio ,B .Frattini,D .Romeuf,A ,Morin ,J .P .H .NeidhardtandM ,LavilleNPAC可视人体观察系统法国镜像站点的第一年评价用JAVA编写图形界面可免费上网进入的NPAC可视人体观察系统 (NPACVHV)展示了国立医学图书馆开发的人体可视计划的解剖学断层。 1 997年 4月 ,里昂的医学媒体图书馆承担了NPACVHV法语镜像站…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外周血中细胞毒T细胞对HCV的识别杀伤。 方法用HCV NP合成肽A链和B链从PBMC中经反复刺激产生HLA B44限制的的HCV抗原特异CTL,对5合资 人类白细胞抗原B44分子阳性的丙肝患者,6位HLA B44阴性的丙肝患者及5位HLA B44阳性,但HCV阴性的对照者外周CTL对HCV核壳蛋白的反应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EBV-LMP1和ZEBR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的表达情况。方法:间接荧光免疫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SLE患者B淋巴细胞中EBV-LMP1和ZEBR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均高于CD19+细胞(P<0.01)。非活动期患者CD23+细胞EBV-LMP1表达也高于CD19+细胞(P<0.01)。但EBV-ZEBRA表达在两亚群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朋病毒参与了SLE的发病机制,病毒主要以潜伏期状态存在于患者中,病毒复制促进病情发展,检测B淋巴细胞EBV-LMP1和ZEBRA的表达率,有助于病情活动指标的判断。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动脉供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临床冠状动脉旁路术(coronaryarterybypass,CAB)始于1962年,当时使用的血管供体为大隐静脉(saphenousvein,SV)[1]。到1968年,胸廓内动脉(internalthoracicartery,ITA)开始用于CAB,并很快得到推广[2,3]。在随访过程中,不少作者发现,术后ITA的通畅率明显高于SV,并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ITA具有与冠状动脉相似的结构和生理特性,而SV却不具备这些动脉特性,这为动脉供体的应用提供了依据[3,4]。此后,不少自体动脉被用于CAB,使CAB有了更多的动脉供体来源。对于…  相似文献   

14.
通通细胞内表达抗HIV-1整合酶单链抗体(IN-sFv)基因,阻断病毒基因组与缩主细胞基因组的整合,进而抑制病毒复制,探讨该基因载体在NIV-1感染基因治疗中应用的意义。方法用带有IN-sFv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SLXCMV/INsFV转染PA317包装细胞,并用包装后含有目的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导SupT1细胞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HIV-1NL4-3病毒株感染表达IN-sFv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与迁移在动脉粥样硬化 (AS)的早期、中期或AS进展期或血管事件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检测VSMCs的迁移效应 ;以MTT法、[3H]-Tdr掺入法、[3H]-脯氨酸标记法和VSMCs计数评价VSMCs的增殖效应 ;将培养的VSMCs分为 5组 ;2 %胎牛血清 ( 2 %FCS)组、AngⅡ组 (其浓度为 1 0 - 1 0 ~ 1 0 - 6mol/L)、Losartan组 (其浓度为 1 0 - 7~ 1 0 - 5mol/L)、MCP - 1mcAb组 (终浓度为 1 0 μg/mL)和阳性对照…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分析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ltMNPV)基因组序列 ,发现第 136个读码框基因表达产物具有病毒囊膜蛋白的基本特征 .计算机预测的SL136蛋白氨基酸序列N端具有信号肽 ,C端具有跨膜区 ,N端区还有一个许多病毒融合蛋白共有的卷曲螺旋结构 .通过PCR扩增 ,我们克隆了S1136基因并分别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BVS1136及重组病毒表达载体 .SDS -PAGE结果表明S1136基因在大肠杆菌和昆虫细胞中均获得了较高的表达 .另外 ,我们还构建了一个瞬时表达载体pUCS1136 ,单独转染Sl-zsu - 1细胞后 ,低pH值环境可诱导…  相似文献   

17.
深圳地区小儿肠道病毒感染的核酸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深圳地区肠道病毒 (EV)的感染流行情况和病毒分型特征 ,我们采用检测EV的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nPCR)方法进行EV感染检测 ,并对临床分离株 5′端非编码区 ( 5′UTR)基因序列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采用TRIZOL LSReagent试剂从疑诊EV感染儿童大便、咽拭子和脑脊液中提取EV RNA ,根椐EV 5′UTR保守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 ,引物序列分别为EVP1 60 :5′CAAGCACT(TA)TT(CA)CCCCGG3′,EVP2 50 :5′TACTTGA(GA)CC TAGTA3′,EVP50 0 :5′…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的病情与宿主及病毒均有关。乙型肝炎病毒 (HBV)C区编码HBcAg及HBeAg ,其调控序列位于前C区及C基因启动子 (CP) ,HBV前C/CP区变异可以通过阻止或减少HBeAg合成和分泌来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直接测序法 ,测定 4 5例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前C/CP区核苷酸序列 ,以探明HBV前C/CP基因区变异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病例选择 :共 4 5例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 (A组 )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2 1~ 5 7岁 ,其中HBeAg阳性 6例 ,抗 H…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与迁移在动脉粥样硬化 (AS)的早期、中期或AS进展期或血管事件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的Boyden小室法检测VSMCs的迁移效应 ;以MTT法、3 H TdR掺入法、3 H 脯氨酸标记法和VSMCs计数评价VSMCs的增殖效应 ;将培养的VSMCs分为 5组 :2 %胎牛血清 (2 %FCS)组、AngⅡ组(其浓度为 10 -10 ~ 10 -6Mol/L)、Losartan组 (其浓度为10 -7~ 10 -5Mol/L)、MCP 1mcAb组 (终浓度为 10 μg/ml)和阳性对照组 (含 5 %的酵母多糖…  相似文献   

20.
采用HSV1、HSV2和HCMV 3种疱疹科病毒的病毒细胞培养液 ,用冻融法、煮沸法、蛋白酶K法、NP40 (乙基苯基聚乙二醇 )法、综合法及改良通用法提取病毒DNA。综合法是将 3种病毒细胞培养混合物各 2ml,2 5 0 0r/min离心 10min ,用2ml冷PBS缓冲液溶解沉淀 ,12 0 0r/min离心 5min ,用 1ml胰酶 (0 2 5 % )溶解沉淀 ,5 0℃保温 18h ,加入等体积的酚 /氯仿 /异戊醇 (2 5 2 4 1) ,30 0 0r/min离心10min ,取水相加入 1/ 2体积 7 5mol/L的NH4 (AC) ,2倍无水乙醇 , 2 0℃放置 30min ,10 0 0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