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某新建医院医务人员2016—2018年手卫生现状,探索多元化手卫生监测方法的应用,评价其效果。方法 手卫生依从性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评估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采用ATP荧光检测法和微生物培养法评价手卫生的效果,分析医院感染率的变化。 结果 该新建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8.15%,2016—2018年依从率逐年提高(χ2=7.807,P<0.05);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达标率为49.08%,达标率逐年提高(χ2=6.645,P<0.05);ATP荧光检测和细菌培养法检测手卫生效果的合格率分别为90.23%和85.03%,2016—2018年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医院感染率为1.77%,2016—2018年逐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1,P<0.05)。 结论 多元化监测可改善手卫生状况,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孙环云  秦玉玲  蒋欣 《中国校医》2018,32(5):340-341
目的 探讨2014—2016年急诊输液室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这2年急诊输液室护理投诉情况,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年内护理投诉共26起,完全属实22起,占84.62%,从责任护士、管理者、患者3方面分析了投诉原因,制订了相应对策。结论 转变服务理念、优化输液流程、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提供人性化便民服务等措施,以降低投诉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PDCA循环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压力容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18年11月河源市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所提供的实施常规管理(设置为对照组)的80包器械和2018年12月—2019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所提供实施PDCA循环(设置为实验组)的80包器械,比较2组实施PDCA循环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压力容器中的使用效果。参与本次研究的护理人员40名,对比实施PDCA循环后其工作能力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96.25%)高于对照组(85%,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评分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压力容器使用中效果显著,器械清洗合格率、护理人员规范性及满意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胡秀平  贾敏  谢爱秀 《中国校医》2019,33(5):399-400
目的 采用棉绳穿一次性鼻氧管,用于固定胃管的效果观察。 方法 选择某医院2016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住院留置胃管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棉绳穿一次性鼻氧管固定胃管,对照组患者采用2条橡胶胶布固定胃管,观察10 d内的胃管固定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胃管固定非计划拔管率和皮肤刺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棉绳穿鼻氧管固定胃管的方法可有效地预防胃管脱管和皮肤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胃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某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49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治疗依从性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患者(χ2=5.33,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 结论 循证护理对于胃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护理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辉利 《中国校医》2018,32(4):288-289
目的 研究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行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将70例患者分成2组,其中35例应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余下35例应用围手术期护理为观察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较好,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露  徐磊 《中国校医》2018,32(5):398
目的 探讨连续性高容量床旁血液滤过在治疗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中抽取91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7例)行连续性标准容量血液滤过治疗,观察组(44例)行连续性高容量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存活率高达100.00%,对照组9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高容量床旁血液滤过治疗脓毒血症疗效佳,患者肾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有较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范丽萍  管秀梅  张鑫 《中国校医》2018,32(10):770-771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在神经内科脑卒中高危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将19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9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并分析比较2组应用不同干预方法后的临床效果,包括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知-信-行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增加患者满意度,从而大大降低卒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0.
梁维  王华  刘志贵 《中国校医》2018,32(11):870
目的 探讨CBL教学法在麻醉科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培训的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为本次研究对象,30名住院医师按照入院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人,对照组住院医师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住院医师应用CBL教学法模式,在研究结束后对2组住院医师的学习情况以及兴趣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以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兴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麻醉科非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施C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潘小叶 《中国校医》2018,32(10):739-740
目的 研究心理干预对青少年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96例于2015年6月—2017年9月来本院诊治的青少年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青少年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消除对疾病的困惑,降低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采取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在本院特需病房住院,符合选入标准的慢性病患者45人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宣教,选取于2016年4月1日—2017年3月31日同病区同类患者45人设为实验组,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提供健康知识宣教、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健康行为。两组干预时间统一为90d,干预前、后采用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量表(AHSMSRS)进行能力测试,结果用SPSS 20.0软件包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健康自我管理能力各维度及总分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供慢性病患者的健康信息,提高疾病知晓度,帮助转变观念,建立健康行为,提高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了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患者(χ2=6.3529,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参照组患者(χ2=4.8913,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其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其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护理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潘小叶 《中国校医》2018,32(11):873-874
目的 研究延伸护理对出院后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出院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延伸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4.621,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χ2=12.590,P<0.05)。结论 对出院后的肺结核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十二导联与三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7年9月在本院进行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检测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三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实验组则实施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对2组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的检测上,使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三导联动态心电图,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9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6.33%,低于对照组的4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3.8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1,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优化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本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生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 以本疾控中心2015年1月— 2017年1月开展的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 2017年1月开始执行全面质量控制管理(观察组),2015年1— 12月采用常规质控管理(对照组),分别在2个时间段中随机抽取出146份微生物检验样本,统计质量问题发生率及发生原因。结果 观察组质量问题发生率(4.7%)明显低于对照组(19.8%,P<0.05);观察组实验室质量影响因素(人员、样本、检验操作、环境、仪器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众多,全面认知影响因素发生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降低质量问题发生率,提升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性目的,是目前相关部门首要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张衣国 《中国校医》2018,32(12):937-938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来明确仙鹤草治疗细菌性痢疾的疗效,以及有否推广和适用价值。方法 随机从2013—2016年门诊病人中抽取60例急性典型菌痢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治疗组,用酒制鲜仙鹤草(50 g)浸取液口服,2次/d。另一组为对照组,用诺氟沙星胶囊口服治疗(0.3 g,tid),疗程均为5 d。结果 治疗组治愈27人,好转3人,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20人,好转4人,无效6人,总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0,P<0.05)。结论 仙鹤草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有肯定疗效,且较常用抗菌药诺氟沙星为优,有较高的适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蒋冠 《中国校医》2020,34(10):798-800
目的 探索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irect observation of pmcedural skius,DOPS)方法在皮肤镜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抽签选取某高校2016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0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在皮肤镜教学中,实验组采取DOPS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皮肤镜检技能考核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实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皮肤镜教学完成之后,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皮肤镜检辨识率分别为80%(16/20)、65%(1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0%。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85%(17/20)的实验组学生对DOPS方法更满意。结论 在皮肤镜教学中引入DOPS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西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设备性能的质量控制水平,为卫生行政部门研究制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卫生标准和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省部分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质控检测。结果 2017—2019年累计检测118台次加速器,加速器质控检测(包括X射线和电子束)总初检合格率为56.8%,总复检合格率为96.6%;二级、三级医院加速器质控检测初检合格率分别为32.0%、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初检合格率最低的指标是辐射剂量示值误差,其次是辐射野均整度。结论 广西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水平有待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加速器质控检测的监督,定期开展加速器质控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