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清 《中华建设》2007,(3):27-28
曾有人估计,在30米深度范围内,开发相当于城市总面积1/3的地下空间,就等于全部城市地面建筑的容积,即不需扩大城市用地,就可使城市的环境容量增加一倍,说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有很大的潜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基金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佘廉 《中华建设》2007,(7):46-47
地下空间的开发是未来我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地下空间开发的特殊性使其在开发之初就面临着投融资的问题,即依据什么原则来进行投融资以及选择什么模式来进行投融资。文章提出了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专项基金的融资设想,并论证了建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专项基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基金的募资方式、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省际速递     
《长江建设》2008,(12):8-9
上海:大力开发31处地下空间 上海已建成1000多万平方米的类型多样化的地下建筑物和建构物。上海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正处于机遇期,近期规划已确定31处重点开发地区。根据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目标,到2010年,配合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在城市若干重点地区建设一批骨干性的地下空间工程,逐步形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良性运行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4.
省际速递     
上海:大力开发31处地下空间 上海已建成1000多万平方米的类型多样化的地下建筑物和建构物。上海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正处于机遇期,近期规划已确定31处重点开发地区。根据上海市地下空间概念规划目标,到2010年,配合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在城市若干重点地区建设一批骨干性的地下空间工程,逐步形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良性运行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5.
陈亮  陈寿根 《吉林水利》2010,(4):23-26,34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工程安全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合理的监测手段可以有效预测工程的安全状况,以减少甚至避免事故的发生。本文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的远程实时监测预警技术,分析了实现此类技术的条件及若干关键技术,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文丹 《水电站设计》2023,(3):64-69+89
基于中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目标及发展重点,确定城市CBD区域、旧城更新区域、重要的TOD轨道站点区域等为地下空间开发的重点区域,并根据各区域特点提出地下空间规划利用方式建议,进一步探索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协调机制”及指标。  相似文献   

7.
向阳 《中华建设》2007,(9):24-26
在城市地面空间越来越拥挤的当今世界,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千方百计地利用地下空间。以期拓展人类的憩息发展之所。然而障碍在于如何破解地下空间无数道技术和安全难题。令人欣慰的是我国有一大批科学工作者,已开启克难之旅,本期刊发的人物专题的主人翁,就是其中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基于生态城市目标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规划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的探讨,使之用以评价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开发规划水平,并使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春 《中华建设》2007,(3):31-31
在建设所谓未来城市中,应从为人类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高度,尤其是节能与环保等方面认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的价值和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机动化的迅速推进,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缺,城市空间容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有效突破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瓶颈,土地空间开发利用已逐渐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转向地下空间开发。为顺应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趋  相似文献   

11.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是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中的一个内容,也是广州市为配合2010年亚运会召开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广州市目前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城市超大型地下空间.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5.4 hm2,规划地下总建筑面积约44万m2,地下3层.介绍了项目北区的给排水及消防系统设计,并对城市超大型地下空间的给排水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彭康 《给水排水》2020,46(7):91-95
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是广州国际金融城项目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包括地下商业、地下车行隧道、综合管廊、人防以及地铁、新型轨道等功能的综合型项目。介绍了地下空间建筑工程的给水排水设计,并结合"地下空间缓冲区"的概念,对排水管线出户的几种方式进行了比较和探讨,为超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给排水设计提供一些经验及总结。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的世纪,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的世纪。这话没错,城市地下空间在加强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城市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2014年修改)结束了一个月的公示期,规划中提出,展开地下公共空间系统、地下交通系统、地下市政系统和地下综合防灾系统的综合部署,逐步实现城市新区及更新地区的立体化开发,建立系统化的地下空间网络体系,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宁波市规划局局长王丽萍表示,原先版本的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要求,亟须进行修改。据了解,去年10月以来,强台风"菲特"导致宁波暴雨淹城,引发众议,宁波城市排水系统、地下管网规划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在此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正会上,就地下管网规划问题,宁波市城管局局长李谦进一步强调,宁波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地下管网安全问题,地下管网规划急需改善,建议成立固定的部门联动制度,引领管线工程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与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5.
建高楼、挖地道、修地铁。迅速发展中的武汉正“上天入地”。谋求更大的城市发展空间。地处武汉大都市中心的王家墩中央商务区。作为武汉首个CBD。将展现这样一幅令人神往的“地下新城”图景: 绵延的地下轨道长廊四通八达。近5万个地下停车位将马路上奔驰的汽车吸纳进去。行人摩肩接踵的步行街。川流不息的地下物流中心。鳞次栉比的商业店铺、文化休闲场所……一座面积达270万平方米的超级地下新城有望在15年内建成。如此图景。为我们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放大了无限美好的想像。本刊记者为此专访了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地下空间研究课题组组长余廉博导。以期在解读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问题时。撩开未来地下新城神秘的面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对城市地质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城市地质信息可视化管理系统涵盖城市的地质结构、地热信息、水文信息等专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方法对各专项信息进行处理,构建具有整体涌现性的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可视系统,使城市地质信息可测、可视、可控。研究成果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具有普遍意义,为菏泽市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地质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赤壁市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道路的新建和拓宽改造也在日趋完善。而被称作"城市生命线"的地下综合管线是城市道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道路的新建和拓宽改造建设中,充分利用道路有限的地下空间对这些管线进行合理的布置,这就是管线综合设计的关键。城市道路地下管线通常包括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电力电缆以及各类通讯电缆,这些工程管线经由城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日益呈现出深层化特点,开展城市环境下深层化探测技术研究对于保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对被动源面波法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二维观测系统在城市地下空间深层化探测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长排列线性台站被动源面波观测系统.该观测系统具有探测深度大、布置灵活、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偏线噪声...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能给城市照一张X光片的话,我们将会看到地下互联贯通的洞穴交织,像被镂空的混凝土雕塑。城市这个建构极其复杂的合成体,好似悬浮在空中的茶园,脚底下遍布着地下水泥森林。事实上,饱受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困扰的中国各大城市,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地下造城"运动。然而,"地下造城"也意味着安全、成本和管理等诸多风险。据记者调查,我国在宏观层面的管理指导、法律规范的前瞻性以及技术的保障性都还存在短板。能否合理规划、安全施工?能否规范经营、有效管理?这是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所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市在新建地下综合管廊时多从单一角度考虑解决地下管线布设和检修问题,与其他地下空间工程(如海绵城市、轨道交通等)衔接较少。这种重复开挖建设各种地下空间工程的过程,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化利用,造成巨大的浪费和城市制约。以"地下市政综合体"概念,为新区集约型建设和通过建设手段解决城市病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