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高科技产业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但其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着重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接着阐述了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主要选取具有可比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韩国和印度进行论述。最后总结得出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对策,即政府需要在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引导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吸引人才等多个方面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4.
产业集聚在我国近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文章从产业集聚升级的内涵出发,结合我国实际,对产业集聚的初级起因、路径选择做出分析,并根据国内外相关经验对产业集聚中的政府作用这一战略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用来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引导服务作用.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分析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产业集群发展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定位.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府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区域转移应围绕重要交通干线由沿海向内陆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扩张,把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资源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基于区域优势,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的中下游产业。政府在产业转移中主要是发挥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搭建产业转移的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为产业转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应该依靠三个主体,一是宏观主体即中央政府,二是中观主体即地方政府,三是微观主体即研究开发单位和生产企业。关于前者和后者,往往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与此相关的论证相当多也比较充分,不论是中央还是单位、企业,对此都非常重视。但是,如何认识和有效的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 相似文献
8.
非正式制度对经济交易行为有重要影响,当其与正式制度相容时,能有效促进正式制度的实施、执行,两者共同决定经济绩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及我国特殊的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面临大量的制度变迁,导致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不相一致,但政府可以有意识地采取行动,促进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达到制度相容,提高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叶出现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的绩效取决于转轨国家对转轨政策与发展战略的选择。开放经济下 ,为了避免过大的外部风险 ,转轨国家政府还应承担一些新的职能 ,如协调制度转轨与发展战略的关系、掌握中国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等 相似文献
10.
政府行为与产业重组——基于山西煤炭业整合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从中央政府政策和地方政府行为两个方面分析,说明产业政策的不稳定性和地方政府的扩张倾向是造成煤炭产业矿难频发、结构散乱的深层原因,并说明在重组过程中,各层政府之间的行为取向和矛盾冲突。最后分析重组可能产生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论责任政府的回应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应性是责任政府的一项重要属性。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模式,表现为对公民与社会的需求能迅速且有效地回应,具有良好的公共需求导向的公共服务能力。政府的责任性、回应性与服务性是密切联系的,回应性是政府责任的传导机制,政府通过有效的回应,履行责任,实现公共服务的终极目标。政府如果没有有效的回应性与敏捷的回应机制,政府的责任性无法真正转化为有效的公共服务,也就无法真正实现责任政府的服务性。我国政府回应性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这不仅与我国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有关,也与政府管理不善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监督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民众对民主的发展要求越来越迫切,要求政治参与和提高政府回应的呼声不断高涨,因而逐步转变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建立长期有效的政府回应机制,进而不断提升政府回应性成为当前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组织和政府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二者的目标函数是不一样的,其行为往往出现冲突,有时候经济组织在特定的情况下会取代政府组织,引起二者冲突的激化.通过对贵州等地的个案调查和理论分析,我们揭示了两种组织替代的转化条件.由此得出的推论是,当政府的首选为经济目标时,政府组织应尊重经济组织自发演进出来的制度安排,以此来换取行政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影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对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实证分析,与江苏省加以比较,提出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加强金融支持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作为经济发展阶段之函数的政府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转型本质上是一个重新划分市场和政府边界的过程。如果我们把这种市场与政府边界的划分放到经济长期发展的历史中去看,那么,传统意义上的从计划到市场的转型只是政府功能随经济发展而作出调整的一个阶段。随着经济发展中市场范围的扩大以及微观信息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政府的职能应该更多地从微观干预转变到宏观管理,让经济发展本身越来越多地由市场去完成。在此过程中,经济增长的成果是否可以被广大民众共同分享是决定经济增长能否持续的关键。而将经济转型问题放到经济发展这个更大的背景中去思考,则需要建立一个转型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以拓展传统转型经济学的研究。从中国的转型实践来看,中国也只是阶段性地完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市场经济建立规则,使政府职能更多地从微观的干预转变到宏观的管理将是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主要问题和思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宋冬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1):5-13
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现状的考察,我们认为必须从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源重组四个方面同时入手,"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要抓住主要问题并确定思路,具体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调整改造的方式,调整改造的前提,调整改造的微观基础,调整改造的途径,调整改造的资金筹措与运用,调整改造的政策协调,调整改造中的就业问题,调整改造与市场出口,调整改造的规划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风险的高发来自诸多要素的作用。当传统的社会结构被政治发展撕裂时,风险往往同时出现在政治与社会之中;当社会风险只能依靠政治手段方能化解时,国家功能的全面行使则可能消弭社会自我修复的可能性。社会风险因此往往与政治风险联系起来,甚至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危机。但是从逻辑上看,社会风险本身蕴涵着社会成长的内在要求,政府在化解社会风险时不能迷信于压力机制的秩序控制,而应适时调整社会政策以促进政府持续和社会成长,从而从基础上化解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把教育投入区分为政府投入和非政府投入,验证了两者的经济增长效应及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计量结果发现:两类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不显著,但教育质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教育投入对非政府教育投入具有显著的拉动效应.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是一个包含本土化的复合意义概念,它是国际化和本土化、单一性和多样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复杂、对立的统一体,本文以全球化为理论切入视角,分析了世界文化产业中在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上各执一端的两种取向,认为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是既要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产业的交流和互动,又要大力发展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文化产业,以切实提高民族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