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氯-4-硝基苯基糖苷是一类重要的糖基酶底物试剂,在相关酶抑制剂制备、酶生物活性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D-半乳糖为原料,通过4步反应得到中间体D-岩藻糖;再经乙酰化制备1,2,3,4-三-O-乙酰基-α,β-D-吡喃岩藻糖,溴代反应获得1-溴-2,3,4-三-O-乙酰基-α-D-吡喃岩藻糖,通过溴代糖与2-氯4-硝基苯酚偶联,立体选择性获得2-氯-4-硝基苯-2,3,4-三-O-乙酰基-β-D-吡喃岩藻糖基糖苷,最后脱除乙酰基保护得标题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β-D-岩藻糖苷酶底物试剂,用于酶活性测试,其合成方法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
以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合成了4-甲基-7-羟基香豆素(Ⅰ),再经酯化得到4-甲基-7-乙酰氧基香豆素(Ⅱ);采用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APH)、HO·、Cu~(2+)/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自由基氧化DNA的反应体系对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试;通过淬灭2,2'-偶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二苯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2,6-二叔丁基-(3,5-二叔丁基-4-氧代-2,5-环己二烯)-对-甲苯氧(galvinoxyl)自由基体系探索了化合物还原自由基的能力,进而探究了羟基对香豆素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抑制AAPH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每个化合物Ⅰ能够捕获1.61个自由基,而化合物Ⅱ不能捕获自由基;在抑制HO·和GS·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体系中,化合物Ⅰ相对空白硫代巴比妥酸活性物质(TBARS)吸光度分别为76.5%和64.1%,化合物Ⅱ相对空白TBARS吸光度分别为87.1%和81.7%;化合物Ⅰ能够捕获ABTS+·、DPPH·、galvinoxyl自由基,而化合物Ⅱ仅能够捕获ABTS+·和DPPH·两种自由基;化合物Ⅰ抑制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活性和捕获自由基能力均优于化合物Ⅱ,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没食子酸丙酯-富马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没食子酸丙酯分别与5种富马酸单酯酰氯反应,制得了5种相应的3,4 二羟基 5 (反 β 烷氧羰基丙烯酰氧基)苯甲酸丙酯,这些新化合物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没食子酸丙酯-富马酸酯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没食子酸丙酯分别与5种富马酸单酯酰氯反应,制得了5种相应的3,4二羟基5(反β烷氧羰基丙烯酰氧基)苯甲酸丙酯,这些新化合物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以芦丁为原料,利用苄基选择性保护羟基,脱去芦丁糖,再经Williamson反应及脱苄基,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总收率63.8%。其结构经IR、~1HNMR、~(13)CNMR及MS进行了表征。分别采用邻二氮菲法和DPPH法测定了标题化合物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标题化合物较槲皮素具有更强的清除羟基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6.
孙凤梅  毛广秀 《化学试剂》2020,42(2):115-120
通过2-甲基-5-氨基喹啉和取代水杨醛缩合反应,合成了10个含喹啉基片段的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IR、LC-MS和元素分析技术确证了产物的结构,并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在不同浓度时淬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在测试浓度0.02~0.10 g/L时都表现出一定的淬灭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率主要集中在19%~35%之间,但是4-溴-2-甲氧基-6-{[(2-甲基-5-喹啉基)亚氨基]甲基}苯酚在浓度0.06 g/L时表现出特别优异的活性,清除率高达43.1%。目标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变化对活性的影响不明显或者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以α-紫罗兰酮为原料,经烯丙位氧化、选择性还原得到3-氧代-α-紫罗兰醇,3-氧代-α-紫罗兰醇与溴代四乙酰葡萄糖反应得到3-氧代-α-紫罗兰醇-四乙酰基-β-D-葡萄糖苷,最后脱去乙酰基得到3-氧代-ɑ-紫罗兰醇-β-D-葡萄糖苷。目标化合物经IR、~1 H NMR,~(13)C NMR,MS表征。  相似文献   

8.
采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对甲苯磺酸(TsOH)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苯甲醛与L-抗坏血酸反应生成(顺)-5,6-O-苯亚甲基-L-抗坏血酸和(反)-5,6-O-苯亚甲基-L-抗坏血酸,与D-异抗坏血酸反应生成(顺)-5,6-O-苯亚甲基-D-异抗坏血酸和(反)-5,6-O-苯亚甲基-D-异抗坏血酸.1HNMR数据表明,两个反应所得到的顺反异构体均为不等量.应用Chemoffice 9.0的3D模块中半经验分子轨道(MOPAC)程序计算的结果表明,两个反应顺式异构体最稳定构象的能量均比反式异构体最稳定构象的能量低,优势产物均可能以顺式异构体为主.以5,6-O-苯亚甲基-D-异抗坏血酸合成为例,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合成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以间苯二酚为原料,在酸催化下与乙酰乙酸乙酯发生取代、环化脱水反应,得到4-甲基-7-羟基香豆素(1),化合物1再经酯化获得4-甲基-7-乙酰氧基香豆素(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hydrogen spectroscopy,1HNMR)、核磁共振碳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arbon spectroscopy,13CNMR)和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仪(ultr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 electrospray ion source mass spectrometer,UHPLC-ESI-MS)对合成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多种自由基氧化DNA的反应体系来检测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包括抑制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2,2’-azobis(2-amidinopropanehydrochloride),AAPH)、HO?、Cu2 /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引发的DNA氧化反应。此外,还通过淬灭自由基体系,探索了化合物还原自由基的能力,其中自由基包括2,2′-偶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ate) cationic radical,ABTS ?)、二苯苦味酰肼自由基(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2,6-二叔丁基-(3,5-二叔丁基-4-氧代-2,5-环己二烯)-对-甲苯氧(galvinoxyl)自由基,进而探究羟基对香豆素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合物1不仅能够很好地抑制AAPH、HO?、Cu2 /GSH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也能够捕获ABTS ?、DPPH、galvinoxyl自由基;2)化合物2仅能够抑制HO?和Cu2 /GSH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捕获ABTS ?和DPPH两种自由基。3)化合物1抑制自由基引发的DNA氧化反应活性和捕获自由基能力均优于化合物2,说明化合物1具有较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以D-果糖为原料,经过内酯化反应、酰化、羰基还原、再次酰化4步反应合成2-C-甲基-α-D-呋喃核糖四苯甲酸酯(化合物 d),总收率为10.60%。采用1H-NMR、13C-NMR和MS等方法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在2-C-甲基-D-核糖酸-1,4-内酯(a)的合成中,结合反应条件确定了最佳原料为D-果糖和氧化钙;通过对还原剂剂硼氢化钠﹑四氢化铝锂和红铝的比较,得出红铝为中间体2,3,5-三苯甲酰氧基-2-C-甲基-βD-呋喃核糖(c)合成的较优还原剂,还原收率可达96.20%;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三乙胺作为酰化反应的缚酸剂,酰化收率可达75.84%。  相似文献   

11.
以D-天冬氨酸和D-脯氨酸为原料,先合成N-叔丁氧羰基-D-天冬氨酸-β-苄酯和D-脯氨酸甲酯盐酸盐,然后经DCC缩合得直链二肽,再经Pd/C催化氢解,HCl/Et2O脱Boc保护,最后弱碱性条件下成环得环(D-天冬氨-D-脯)二肽,结构经ESI-MS、IR、^1HNMR、^13CNMR等表征。  相似文献   

12.
仝红娟  唐文强  张彦民  刘斌 《化学世界》2019,60(11):799-803
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2-甲氧羰基环酮(2-甲氧羰基环戊酮、2-甲氧羰基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反应得到2-甲氧羰基环酮缩乙二醇,再经过碱性条件下酯水解得到目标化合物2-羧基环酮缩乙二醇,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GC-MS表证。并以2-甲氧羰基环戊酮和乙二醇的反应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影响缩酮产物收率的因素。确定最佳缩酮合成条件为:n(乙二醇)∶n(2-甲氧羰基环戊酮)=2∶1;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n(TsOH)∶n(2-甲氧羰基环戊酮)=0.05∶1;溶剂为甲苯;反应时间为16 h;反应温度为11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化合物2-甲氧羰基环戊酮缩乙二醇收率为59.5%,化合物2-甲氧羰基环己酮缩乙二醇收率为73.1%。  相似文献   

13.
以D-果糖为原料,经过内酯化反应、酰化、羰基还原、再次酰化4步反应合成1,2,3,5-四-O-苯甲酰基-2-C-甲基-β-D-呋喃核糖(化合物d),总收率为10.60%。采用1HNMR、13CNMR和MS对中间产物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在2-C-甲基-D-核糖酸-1,4-内酯(a)的合成中,结合反应条件确定了最佳原料为D-果糖和氧化钙;通过对还原剂硼氢化钠、四氢化铝锂和红铝的比较,得出红铝为中间体2,3,5-三苯甲酰氧基-2-C-甲基-β-D-呋喃核糖(c)合成的较优还原剂,还原收率可达96.20%;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三乙胺作为酰化反应的缚酸剂,酰化收率可达75.84%。  相似文献   

14.
1 前言 含氟α-氧代酯、含氟α-二酮、含氟β-氧代酯和含氟β-二酮都用来研究二羰基化合物的异构、向碳性、立体异构和反应能力。含氟二羰基化合物广泛用作制取各类杂环化合物的嵌段结构。特别是在制取一系列喹诺酮医药品(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方面获得很大成就。在这些抗生素上都有氟苯酰基醋酸的结构组份,而对某些抗生素来说含氟β-二羰基化合物作为生产它们的原始物质。  相似文献   

15.
林润锋  张珩  钟武 《化学试剂》2011,33(2):161-163
2-(2-氨基乙氧基)乙醇溶于乙醇,用叔丁氧羰基酸酐(Boc2O)进行氨基保护得,N-叔丁氧羰基-2-(2-氨基乙氧基)乙醇,与1-氯-6-溴己烷在正已烷及50% NaOH和四丁基溴化铵作用下缩合,得N-叔丁氧羰基-2-(2-(6-氯己氧基)乙氧基)乙氨,最后在二氯甲烷及三氟乙酸混合液中脱保护,得标题化合物,总收率11...  相似文献   

16.
以鸟嘌呤核苷(Ⅰ)为原料,经羟基保护得到2',3',5'-三-O-乙酰基鸟嘌呤核苷(Ⅱ),Ⅱ与三氯氧磷反应得到2-氨基-6-氯-9-(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基)嘌呤(Ⅲ),Ⅲ再进行重氮-烷硫化反应,生成2-烷硫基-6-氯-9-(2',3',5'-三-O-乙酰基-β-D-呋喃核糖基)嘌呤(Ⅳ),Ⅳ与醇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同时脱去糖环保护得到8个6-烃氧基-2-烷硫基嘌呤腺苷化合物(Ⅴ)。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13CNMR、IR和HRMS表征,同时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血小板凝聚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测试浓度为10μmol/L时,6-(2-呋喃甲基)氧基-2-丙硫基腺苷具有较高的抗血小板凝聚活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丁基锂在-78℃攫取(α-烷氧羰基)乙基膦酸二乙酯(1)的活泼氢得到碳负离子2,其进攻三氟醋酸酐产生三氟乙酰基膦酸酯(3);不经过分离,直接用Grignard试剂进攻三氟乙酰基膦酸酯(3),由HWE反应选择性地合成了以Z-式为主的β-三氟甲基-α-甲基-α、β-不饱和酸酯(4),按1计,三步反应的总收率为59%~92%,Z-构型反应产物是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18.
简单介绍了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的地位和重要性,分析并选择了其合成路线:以D-吡喃葡萄糖为起始原料,经乙酰化、溴化、水解三步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产品经1H-NMR分析确认为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并对各步反应条件进优化,溴化收率高达87.3%,比文献报道提高了14.0%,其总收率达到50.6%,比文献提高了约6.0%。同时该工艺路线更安全、环保,操作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9.
以N-叔丁氧羰基-L-酪氨酸甲醋酯原料,经乙基化反应,再与无水乙二胺进行酯交换反应,然后用三氟乙酸脱除氨基保护基,最后用氢化铝锂还原酰胺基制得标题化合物.该工艺避免了高压、氢气、乙硼烷等对设备、安全性要求高的条件,反应温和可控,反应周期短,安全性高,收率高.  相似文献   

20.
段志芳  樊美杉 《化学试剂》2016,(11):1045-1050
以自制7-羟基黄酮为先导化合物,将其与过量1,2-二溴乙烷反应得到7-溴乙氧基黄酮,该化合物与3-取代苯基-1,2,4-三唑-5-硫醇类化合物缩合反应,所得化合物进一步与乙酸酐或溴乙酸乙酯反应,共设计合成了6个新型的醇溶性的含1,2,4-三唑杂环结构的黄酮衍生物,分别用IR、1HNMR及13CNMR、ESI-MS、元素分析对这些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初步测定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包括清除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亚硝基自由基(NO·2)和2,2-二苯基-1-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以及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浓度为0.5 mg/m L时,多数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均弱于对照药物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