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治疗对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PICC肿瘤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人,实验组接受认知疗法,对照组未给予;治疗前后,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病人生存质量问卷(QLQ-C30)评定.结果:实验组治疗后SAS、SDS、QLQ-C30中的疲乏、疼痛、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得分高代表较严重的症状或问题)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SAS、SDS、QLQ-C30中的疼痛、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认知治疗可以降低PICC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利于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可以在PICC肿瘤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肿瘤科心理护理的质量和病人满意度,进行人性化护理新模式的应用探索。方法 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肿瘤科住院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评定;并采用问卷对患者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行调查分析。结果两组间护理前比较,SAS、SD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间比较,实验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满意度较对照组(91%vs 71%)显著增高(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行PCI术治疗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1年用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实验组SAS、SDS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实验组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内实验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用于PCI术后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较好,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脏移植患者康复期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移植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对照组满意度为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移植患者康复期采用整体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结直肠手术术前定位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择延边肿瘤医院2008年6月至2018年6月直肠癌手术患者84例分为实验组(行术前定位)及对照组(未行术前定位),通过门诊调查问卷及电话随访的方式,通过比较两组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满意度测量表评分,评估两组术后1、3、6个月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造口定位是提高结直肠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九型人格分析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血液透析患者1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透析护理和九型人格分析的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同透析时间各型人格变化情况和透析前后情绪变化、生存质量、治疗依从性情况;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人格类型均会出现改变。(2)透析护理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稍有升高,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析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患者护理后依从性、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1),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优于对照组(8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血液透析可以使患者的人格出现变化,结合九型人格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透析后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82例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41例,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41例,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SAS、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得到显著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规律性排便及造口自理能力均有显著性改善;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12%,而常规组为80.49%,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明显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10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则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行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把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46)与实验组(n=46),对照组给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7.6%,对照组满意度78.6%;实验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的满意度和心理状况均好于对照组.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80例并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实验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以及出现的并发症,同时调查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SDS和S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出现率(5.0%),比对照组(27.5%)低,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手部湿疹(chronic hand eczema,CHE)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收集CHE患者240例, 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221例,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AS)及湿疹患者生活质量量表 (Eczema Quality of Life Scale,EQOLS)测评受试者人格特征、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等心理社会因素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 相关性。结果:EPQ量表得分比较,CHE组内外向(E)维度得分显著低于NC组(P<0.01),神经质(N)维度得分显著高于 NC组(P<0.01);精神质(P)维度和掩饰(L)维度得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E组的SDS量表和SAS量表得 分均显著高于NC组(P<0.01)。EQOLS量表得分比较,CHE组的疾病、心理、生理、社会各维度、量表总分及总体生 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NC组(P<0.01)。CHE患者的皮损程度和与瘙痒水平与SDS,SAS,EQOLS量表的疾病、生理、 心理、社会各维度、总体生活质量、总分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HE患者个性更偏内向,情绪不稳定;抑 郁、焦虑水平较高,生活质量水平下降,且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评价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290例经过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1年1月之前入住我院上述科室的290例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实施优质护理以来,全院的护理工作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患者满意度也由原来的95.2%提高至现在的100.0%;观察组SAS得分为(33.89±7.76)分,SDS得分为(32.55±8.98)分,对照组SAS得分为(46.81±11.89)分,SDS得分为(41.21±10.20)分,观察组的SAS和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院自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以来,患者的满意度与基础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地改善,焦虑、抑郁的情绪基本消失,说明大力开展与推广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大大提高医院护理的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消除低沉的心理状况,应在护理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宣传。  相似文献   

13.
李静  曾佳乐  石惠 《当代医学》2022,28(3):77-80
目的 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用积极心理干预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0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服药依从性、生活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4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20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共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调查简表(SF-36),在2014年10-12月期间,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进行入户调查,选取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各50例。对患者及其照顾者共同进行心理干预,随访2年,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二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变化。 结果 ①多数患者患有1种以上疾病,且92%的照顾者为患者的配偶或子女;②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的SDS、SAS、HAMD-24、HAMA量表干预前、第1年、第2年的分值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SF-36量表的8个维度干预前、第1年、第2年的分值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多种慢性病共存情况较严重,家属成为患者主要照顾者。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不仅能减轻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也能减轻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二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柳  程丹丹 《医学与社会》2012,25(10):77-78
目的:观察和探讨户外活动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影响的研究。方法:选择武汉市某医院4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正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增加户外活动作练习,以关节功能锻炼。进行户外活动前及活动后一个月均运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焦虑和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的改善均明显忧于对照组。结论:进行户外活动并在户外活动过程中溶入了特定的关节功能锻炼后,患者自理能力、生活的独立性和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患者的不良心理也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张洪群 《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2):122-123,125
目的 研究心理行为干预对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对21例术后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应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3.0)》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生活功能和焦虑、抑郁情绪的评价.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除便秘项目的评分外,干预后QLQ-C30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P<0.01),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前后SAS、SDS≥51分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浙江某三级甲等中医院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中医健康教育微课的应用效果,为提高IBD患者中医健康素养、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浙江某三级甲等中医院消化科自2019年1月至6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IBD患者80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问卷、中文版IBD生活质量问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构建IBD中医健康教育微课。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IBD中西医健康知识口头讲解、中医健康教育处方等方法进行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IBD中医健康教育系列微课进行宣教。干预后两组患者再次采用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中文版IBDQ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测评两组患者对宣教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宣教后实验组IBD患者中医养生保健素养、IBDQ得分明显提高(P<0.05,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IBD中医健康教育微课的应用,能显著提高IBD患者中医健康素养,促使患者做好疾病自我管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增加患者满意度,可为今后IBD患者的中医健康素养干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艳丽  孙娟  马玲  谢长好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2):2163-2165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7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RA患者共86例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舒适护理,以此为时间界限,2014年3—12月45例患者设为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2015年1—7月41例患者设为舒适护理组,实施舒适护理,内容包括躯体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以及其他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情况,分别于入院时、出院前1 d进行问卷调查,录入数据后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和SF-36评分差异。 结果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和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SAS、SDS评分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F-36评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干预后,舒适护理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而SF-36评分中各个子项目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舒适护理能帮助调节RA患者心理状态,缓解长期病痛导致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树立健康、乐观的心态,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及其相关性,为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症状自评量表(SCL 9O)、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癌症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进行测试,并分析癌症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结果:癌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积极应对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症患者的SCL 90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突出表现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及精神病性四个方面。癌症组不仅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SDS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显示癌症患者有较多的抑郁、焦虑情绪反应。积极应对得分与SCL 90总分、总均分、阳性症状均分、强迫症状等因子及SAS、SD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0.005),消极应对得分与SCL 90(除阳性症状均分、躯体化、偏执因子外)及SAS、SD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0.005)。结论:癌症患者存在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应对方式是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