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景华  任林森 《华西医学》1998,13(4):486-487
大面积深度烧伤,由于供皮困难,或中小面积深度烧伤没有积极去痂植皮,或因创面耐药菌株感染植皮坏死,长期换药形成残余创面。因肉芽组织老化和顽固性耐药菌株感染,治疗比较困难。现将我科自1990年以来治疗的34例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烧伤残余创面采取全身营养支持、浸浴、根据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外用表皮生长因子及手术植皮等综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烧伤残余创面均愈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浸浴疗法基础上的综合治疗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建琼  吴直惠  周敏 《华西医学》2009,(10):2743-2744
目的:探讨冲浪式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措施。方法:我科自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采用河南省南阳国防科技工业电气研究所生产的型号为GSM-SLI移动式浸浴水疗槽,对21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进行冲浪式浸浴治疗,根据创面情况,一般2~4d浸浴治疗1次,直至创面愈合或手术植皮。结果:21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经浸浴后上皮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创面自行愈合;94例创面感染控制,肉芽新鲜,浸浴3~4次后,混合有3~5cm大小以内创面依靠创周上皮向中心爬行而自行愈合,其余较大的创面经植皮封闭创面。结论:冲浪式浸浴能有效减少创面菌落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64-2866
选择我科于2012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7例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2例)及对照组(45例),两组均予积极的全身支持治疗,创面处理方面,试验组采用每日或者隔日冲洗清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每周行创面分泌物培养,并观察创面情况4w,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第1、2、3、4w,试验组创面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转阴率分别为48.4%,95.2%,98.4%,98.4%,对照组为2.2%,31.1%,73.3%,88.9%,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第1、2、3w,P0.01,第4w0.01P0.05)。试验组创面炎症反应明显较轻,创面上皮化速度快。冲洗清创对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联合方法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后期的残余41面,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患者,采用换药、营养支持、手术等方法以消除创面。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治疗后,32例41面全部愈合,4例基本愈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进行残余创面细菌培养,15例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结论换药、营养支持、手术等联合法效果肯定,是一种颇佳的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全身浸浴疗法治疗4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全身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均采用1:10000洗必泰浸浴液,根据患者病情,每天或隔天浸浴,同时加强护理,观察记录创面愈合情况。结果36例在浸浴治疗5~12次后残余创面愈合,4例浸浴后在经植皮创面愈合。无1例发生交叉感染。结论采用全身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方法经济,简便,疗效显著;及时有效的护理是该方法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正>深度烧伤,特别是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人,在治疗后期常遗留部分难愈创面,称为烧伤后残余创面,其形成原因具有多样性,由于创面较深,周围创面愈合后血循环不佳导致,或由于创面反复感染,致创面难以愈合。手术是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一个常用方法,但因病人往往已较长时间住院,且经过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治疗方法。方法 134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患者,在营养支持、改善内环境等全身治疗同时,局部采用浸浴治疗,外用生长因子、FE复合酶湿敷或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入院时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100%,治疗15d细菌培养阳性率下降至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综合治疗,88例创面自愈,46例采用自体皮移植术,植皮成活率95.65%。结论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采用综合治疗可促进创面愈合;烧伤早期积极处理、缩短疗程是预防晚期残余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应用浸浴疗法治疗深度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浸浴前去除残余创面外层敷料,病人浸于温度为38-40℃的浸浴液中,浸浴时间为20-30分钟。浸浴后给予局部换药,1-2次/日。结果 通过浸浴疗法,较彻底地清除了创面的脓液及脓痂,促进了残余创面的愈合,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反复溃破、感染、经久不愈的特点,我们采取浸浴疗法,清洁皮肤,促进了残余创面的愈合。此方法简便易行,是目前治疗残余创面极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采用湿润烧伤疗法(MEBT))应用MEBO对36例重度烧伤遗留残余创面治疗。结果创面愈合,效果满意。结论MEBO治疗烧伤残余创面有引流通畅、抗感染力强,利于创面愈合、止痛、止痒、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是临床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