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施感动护理服务对医院发展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3年5月以前(包括5月)分娩的产妇实施满意护理服务,对6月(包括6月)以后分娩的产妇实施感动护理服务,选择5月为满意组,6月为感动组,将两组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比较,并将实施感动护理服务后3个月的住院分娩人次与实施前一年同期月对比,观察满意服务与感动服务的差异,以及年同期月住院分娩人次对比增长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满意度调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94,P<0.05);实施感动护理服务后的3个月与实施前1年同期月对比,住院分娩人次平均增长9.1%.结论实施感动服务能促进护理人员更新服务理念,主动提供超期望护理,促进医院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探讨感动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加强护理团队建设,开展"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创造性地为患者提供感动式服务,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性改进,让患者享受热情、周到、细致、规范、舒适、超值、无缝隙的护理感动服务,在温馨、安全、舒心的就医环境中康复,真正达到"进院似亲人、出院是朋友"的服务境界.笔者对感动服务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感动护理"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实施感动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包括再造护理流程、在院实行全程感动服务、组织开展"关怀性护理"及"烛光下静脉穿刺"活动并加强护患沟通;从2007-2009年对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三次进行满意度调查比较.结果:门诊和病区护理服务满意度逐年提高,患者不满意的护士及不满意的事情与使患者感动的护士和感动的事情发展趋势呈反比.结论:具备了较强的对患者实施感动护理的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4.
实施感动护理服务对医院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施感动护理服务对医院发展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 2 0 0 3年 5月以前 (包括5月 )分娩的产妇实施满意护理服务 ,对 6月 (包括 6月 )以后分娩的产妇实施感动护理服务 ,选择 5月为满意组 ,6月为感动组 ,将两组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比较 ,并将实施感动护理服务后 3个月的住院分娩人次与实施前一年同期月对比 ,观察满意服务与感动服务的差异 ,以及年同期月住院分娩人次对比增长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满意度调查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4 .6 94 ,P <0 .0 5 ) ;实施感动护理服务后的 3个月与实施前 1年同期月对比 ,住院分娩人次平均增长 9.1 %。结论 实施感动服务能促进护理人员更新服务理念 ,主动提供超期望护理 ,促进医院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感动服务在门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60例分为满意健康教育护理组(满意组)和感动健康教育服务护理组(感动组),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u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动组总满意率高于满意组(P<0.05),其中护士服务态度、医生耐心解答问题、护士耐心解答问题等具体调查指标满意率于高满意组(均P<0.05).结论在门诊就诊病人中开展感动健康教育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感动服务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增进护理团队建设。[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1年12月实施感动服务前住院的病人480例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2年6月实施感动服务后的病人48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感动服务,确立感动服务理念,创造舒适便捷的住院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注重工作质量的反馈和监督。比较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实施感动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引入感动服务理念,能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团队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罗敏  王英  李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56-1857
在医疗护理服务过程中,品牌体现着一个医院的素质、信誉和形象.随着我国加入WTO,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挑战,医院必须打造感动服务护理品牌,通过护理手段满足患者身心需要,为患者实现最佳的护理,使患者体验到高质量、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护理内涵,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提升医院知名度,从而赢得医疗市场.现将我科实施感动服务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感动服务在门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全彩梅 《现代护理》2005,11(21):1847-1848
目的评价感动服务在门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对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病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60例分为满意健康教育护理组(满意组)和感动健康教育服务护理组(感动组),进行健康教育满意度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u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动组总满意率高于满意组(P<0.05),其中护士服务态度、医生耐心解答问题、护士耐心解答问题等具体调查指标满意率于高满意组(均P<0.05).结论在门诊就诊病人中开展感动健康教育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病人对医护人员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实施人文关怀实施感动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尹建梅  尹建祯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5):1481-1482
护理工作中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把对患者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感动护理是建立在满意服务基础上的人性化互动服务,是创造超过患者期望值的一种新的服务,它体现人文医学的本意,是人文关怀的进一步深化.我院于2005年初存病房开展了感动服务活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开展感动服务 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服务及感动服务的概念,总结了在护理实践中实施感动服务的具体做法及体会:提供人性化服务,架起护患沟通的桥梁;舒适护理,体现医院浓郁的文化氛围温馨护理,体味家中亲人般的呵护。感动服务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的品质,创造了很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C”护理感动模式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比较了2011年9月~2012年9月实施“5C”护理感动模式前后住院病人满意度。结果“5C”护理感动服务后病人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开展前同期水平;科室受表扬次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03次,护士受表扬次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135人次;各临床科室收到感谢信126封,锦旗15面;全院护理服务实现零投诉。结论“5C”护理感动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的有形度,增强护理服务的可靠度,提高护理服务的反应度,深化护理服务的关怀度。  相似文献   

12.
护理实践中的感动服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感动服务的理念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意义。总结了实施感动服务的具体做法:充分尊重病人,创造舒适而方便的环境,提供人性化服务,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注重工作质量的反馈和监督。感动服务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强了护士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了护士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提出了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感动服务的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所中外合资医院的护理服务的理念及实践.分别从优质服务、全程服务、感动服务、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5个方面总结了在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管理服务理念使之成为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服务模式的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患者实施感动服务的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制定“感动服务”活动条例,下发到每位护理人员,同时进行相关培训及督促检查,在活动开展前及开展6个月后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4个病区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施感动服务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活动前(P〈0.05,P〈0.01)。结论实施感动服务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感动服务在门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感动服务在门诊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确立感动服务的目标:为病人提供多方面需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和运用感动服务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感动服务的措施:更新服务理念、换位思考,促进医患沟通、优化门诊就医环境和服务流程。结果开展感动服务前后,病人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0.0%、95.5%,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u=2.59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动服务在健康教育的运用,激发了医患之间的人性化互动潜能,提高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感动式护理工作模式在肝动脉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5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3例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感动式护理,主要包括服务的理念、提高温馨的服务、倡导行为的反思和提高舒适护理以及人性化与多样式的健康教育等工作流程.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投诉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实施感动式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投诉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动服务应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00例肺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感动服务,包括更新服务理念,倡导行为反思,提供温馨服务、舒适护理,个性化、多样式的健康教育及优化服务流程。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投诉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0.659,P〈0.01)。结论感动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降低医疗纠纷,提升了护理服务的品质,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护理感动服务的具体内容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后,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护理服务已由被动服务→主动服务→满意服务之后,进人“感动服务”新阶段。要创造超过患者的期望的所谓“感动服务”,让每个患者都享受到超过个人期望的高品质护理服务,是赢得患者的根本条件。几年来我们实施一系列感动服务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科学的日新月异,人们对健康及医疗护理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门科学性、社会性及服务性都很强的独立学科,只有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才能更好地开展护理服务,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保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1].自2010年01月卫生部要求: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起,优质护理服务便成了当今护理的大方向.开展好优质护理,让人民群众满意,成了各个专科护理的目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感动服务开始被重视.感动服务是现代服务理念的又一次推进,是建立在"满意服务"的基础上的人性化互动服务,是创造超过消费者期望的创新服务[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感动服务理念的形成对高职护生就业率提升的效果。 方法 编排适合进行护理技能综合训练的仿真病例,学生在完成护理技能综合训练的同时进行感动服务训练。 结果 通过换位思考训练和“程序化温馨服务”训练,学生明确了感动服务的标准,能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学生总体就业率为97.3%。 结论 在综合训练中进行感动服务训练, 激发了高职护生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高职护生提高市场竞争力,三年的就业率在高水平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