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一起500 kV线路玻璃绝缘子集中破碎8片现象,进行了污秽度测量、成份分析、泄漏电流测量以及火花放电观察。结合运行环境和天气,认为玻璃绝缘子在污秽中成份金属离子和金属氧化物含量比较高,导致绝缘子串上产生长期工频泄漏电流和火花放电。长期工频泄漏电流和火花放电产生的电应力使得玻璃件损伤和钢化层破坏;污秽分布不均以及下雨天气,导致泄漏电流和火花放电集中在污秽严重一侧,玻璃件产生温差,从而产生热应力;在电应力和热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导致了本次集中破碎。  相似文献   

2.
沿海线路复合绝缘子长期受高盐雾、海风侵蚀,为了有效判定沿海线路复合绝缘子运行状态,对沿海某500 kV线路开展了无人机复合绝缘子红外测温,发现部分复合绝缘子多部位出现异常发热,1月后复测发现非高压端发热消失,仅剩高压端仍有温升。针对此现象抽取了8支异常发热复合绝缘子试品进行试验分析,包括外观检查、红外测试、芯棒剖检、水扩散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绝缘子发热均位于护套表层,非高压端发热现象由复合绝缘子表面积污引起,高压端发热主要由端部高场强、积污共同作用引发,绝缘子芯棒内部无酥朽缺陷,绝缘子机械性能良好,短期内仍满足运行要求。针对此次复合绝缘子发热提出如下建议:该线路虽仅运行7年,但外观检查发现复合绝缘子伞套材料粉化严重,同时存在部分绝缘子局部芯棒-护套粘结不良缺陷,建议于下次综合检修时全部予以更换;沿海线路长期处于高盐雾、高湿度环境下,需定期对复合绝缘子开展带电检测,并依据检测情况适当缩短复合绝缘子运行年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一起重金属粉尘地区复合绝缘子闪络故障的原因。对故障杆塔及其相邻塔绝缘子进行实验室检测,开展了电气、机械、材料、污秽成分等多项试验,分析认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重金属粉尘环境中复合绝缘子表面受潮时易产生局部放电,绝缘子耐电弧能力不足导致硅橡胶材料加速老化,运行不到两年即出现伞裙烧蚀穿洞、护套大面积蚀损等问题,防污闪性能丧失,在雨水天气下发生闪络。针对此次复合绝缘子闪络故障原因,提出如下建议:加强对重金属粉尘污染源地区挂网复合绝缘子的巡视力度;对于重金属粉尘污染源地区建议慎用复合绝缘子,可采用玻璃或瓷绝缘子并喷涂RTV涂料、增大绝缘配置;增加重金属粉尘污染源地区运行线路污秽监测布点数量。  相似文献   

4.
刘博 《电瓷避雷器》2021,(1):234-240
500 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运行10年以上,出现伞裙粉化、对折开裂、异常发热等缺陷.为了分析其中的原因,对故障绝缘子进行外观检查、红外测温、额定拉力试验、硬度测试、机械性能测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解剖试验,结果表明500 kV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在户外环境里长期运行,受到电、光、热、污秽等因素的影响,绝缘子伞裙表面污秽受潮放电,导线电晕放电等将产生高能带电粒子,在放电产生的带电粒子及太阳紫外光子的作用下,硅橡胶材料分子中的Si-O-Si主链和Si-CH3侧链将发生断链,引发硅橡胶性能劣化,表现为粉化、劣化现象;对故障绝缘子发热部位进行解剖,芯棒表面明显酥朽,芯棒缺陷处的玻璃纤维明显裸露,表面存在一定的蚀损痕迹,环氧树脂严重缺损,颜色呈现棕黄色,结合芯棒解剖结果分析异常温升是由于芯棒酥朽老化引起的局部放电等过程产生.  相似文献   

5.
自然条件下聚合物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的污秽情况对比在交流和直流试验设备上对普通的聚合物绝缘子和玻璃绝缘子进行了2~5年的试验。有机硅橡胶绝缘子的表面污秽电导率比玻璃绝缘了小3~4倍,并且随着污秽程度的增加,这种差别增加到10~15倍。实验证明,表面污秽...  相似文献   

6.
根据三峡—华东直流输电线路的污区分布及盐密预测,综合分析玻璃绝缘子、瓷绝缘子和合成绝缘子的机电性能及运行维护方面的优缺点,提出了绝缘子型式的选择方案。认为在轻污秽区域,以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为首选型式;在重污秽区域,以合成绝缘子为首选型式。  相似文献   

7.
第五章污秽地区用绝缘子在运行中,除过电压外,还有在污秽地区出现的污秽层问题。它对绝缘子强度来说是一种值得重视的负荷。污秽层是由沉降物构成的,它含有盐,并在湿润时在绝缘子表面上形成了导电层,可以降低电气设备的电气强度。沉降物的种类可以从很稀薄的灰层到很厚的坚固的附着层。潮湿的种类和强烈程度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雾、毛毛雨、凝露、雪、冰和含盐的海水等。在表面上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导电层,它足以在工作电压下导致闪络。污秽层引起的预放电可以对某些绝缘材料引起永久损伤,还可能影响避雷器动作。  相似文献   

8.
关于污秽条件下交流绝缘子选取中的修正因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西安电瓷研究所自然污秽试验站和污秽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导出了污秽条件下交流绝缘子选取中的修正因数。该修正因数考虑了条件下污秽度测量值与人工污秽试验中的污秽度测量值间的差别,考虑了绝缘子外形上的差别。该修正因数只适用于当地条件,它代表了一特有的污秽性质、污秽沿绝缘子表面分布以及污秽现场特有的气候条件(如潮湿条件)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车顶支柱绝缘子作为动车组牵引供电系统最为重要的外绝缘设备之一,将受电弓与车顶进行电气隔离。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动车组车顶的支柱绝缘子会暴露于自然空气中,在不同的自然气候环境下其伞裙表面也会主要呈现干燥、湿润及污秽3种不同状态,而且在高速气流下,绝缘子表面极容易吸附污秽。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具有良好的憎水性,电力系统普遍选用其作为车顶支柱绝缘子。为探究它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绝缘特性,在高压实验室对试品绝缘子分别进行干闪、湿闪、污闪试验,获取相应的闪络电压。结果显示,此种绝缘子污闪电压远低于干闪和湿闪电压,且呈现伞裙表面污秽等值盐密越高,污闪电压越低的趋势。因此,及时清理绝缘子表面污秽,使其始终保持低污秽覆盖的状态,对列车稳定运行及车厢内乘客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污闪是造成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之一。对高海拔、重污秽地区某110 kV输电线路的运行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通过污秽测量,绝缘试验以及高海拔地区绝缘子统一爬电比距进行修正计算等综合分析,得出随着环境污秽加重,线路跳闸杆塔绝缘子绝缘配置不满要求是引起本次线路污闪跳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调爬、及时清扫、涂PRTV防污涂料、采用复合绝缘子等措施,防止污闪跳闸发生。  相似文献   

11.
故障绝缘子的发热机理及其红外热像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绝缘子故障主要指绝缘电阻劣化和表面污秽.在分析讨论引起绝缘子发热的电阻劣化和表面污秽机理基础上,利用绝缘子等值电路模型分析了绝缘子在电阻劣化和表面污秽时的发热规律以及实际运行绝缘子的热像特征.结果表明:低值、零值和污秽绝缘子的发热规律和热像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故可用高分辨的红外热像仪来检测和分析实际运行中的绝缘子运行状...  相似文献   

12.
户外高压绝缘子污秽问题,是目前各国电力线路及配电设备的严重问题之一。常常由于污秽闪络造成大规模停电事故。因此,污秽问题受到很大的重视,各国都进行了许多试验研究工作,以求判断绝缘子的污秽闪络特性。除了进行自然污秽试验以外,对人工污秽试验方法进行了大量工作,希望得到一种较好的方法: 1、能近似地模拟自然污秽情况,其试验结果对绝缘子的评价与实际运行结果吻合程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绝缘子污秽分布的非连续特征,开展了非连续污秽分布对陶瓷XP-70与玻璃LXP-70绝缘子交/直流放电影响的实验研究。首先,基于紫外脉冲原理搭建了污秽绝缘子放电紫外脉冲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非连续污秽分布对绝缘子交/直流放电紫外脉冲与泄漏电流的影响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非连续污秽分布下陶瓷绝缘子交流放电紫外脉冲数高于全污秽绝缘子放电紫外脉冲数。全污秽陶瓷绝缘子直流放电紫外脉冲数明显高于其它污秽分布下绝缘子放电紫外脉冲数。玻璃绝缘子不同污秽分布下交/直流放电紫外脉冲数在不同电压等级下表现出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全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高于非连续污秽分布绝缘子泄漏电流,洁净绝缘子泄漏电流小于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不同干带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表现出差异化。绝缘子污秽非连续分布对泄漏电流表征污秽程度产生偏差,在实际中,可结合绝缘子放电紫外脉冲与泄漏电流检测综合评估绝缘子污秽程度。  相似文献   

14.
绝缘子是输电线路的主要构件之一,它直接关系着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针对云南电网某输电线路发生的玻璃绝缘子掉串事故,从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两方面研究了玻璃绝缘子掉串的原因:由于闪络电弧和工频续弧通过玻璃绝缘子钢帽内部产生的高热,使钢脚脱出,引发掉串事故。  相似文献   

15.
绝缘子污秽闪络是威胁输电线路外绝缘防护的主要故障,为了寻求一种可靠的非接触式绝缘子污秽状态在线检测方法,本研究以高光谱成像技术为基础,通过人工污秽试验制备了5个污秽等级下不同类型的污秽绝缘子样品,随后通过高光谱成像平台分别获取了不同污秽状态下绝缘子样品的图谱特征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空间聚类实现了绝缘子表面污秽等级的评估,并结合主成分计算结果和伪彩处理可以实现绝缘子表面污秽分布的可视化。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实现污秽状态的分类和识别,识别准确度均在93%以上,其中复合绝缘子的污秽等级识别率最高到达了96.5%。本研究为绝缘子污秽状态的可视化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同时为后续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现场污秽检测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220kV三凤线N38~#地段污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绝缘配置的适应性进行了探讨。测定了产生严重串弧绝缘子的盐密,结合在线监测记录到的泄漏电流、环境变化以及绝缘子表面积污不均匀分布试验,论证了盐密在划分污秽等级时的局限性。空气污染形成的酸雾及沿海盐污随风漂浮,加速了外绝缘降低,动态污秽不会以沉积方式滞留在绝缘子表面。推荐使用采集到的RH—I曲线监视外绝缘的变化,用以指导外绝缘配置及状态管理。同时也证实了使用环境相同,爬距、高度相等,钟罩玻璃绝缘子的耐污水平不如双伞瓷质绝缘子,涉及到有效利用系数,值得设计运行部门给予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三种绝缘子性能及其在特高压线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三种绝缘子的预期寿命、失效检出率、机械强度、尺寸重量、电击穿强度、电压分布、耐电弧性能、掉串事故、耐污性能应用场合和经济性分别进行比较。结合日本和俄罗斯特高压线路绝缘子选型经验,比较了我国±800kV直流特高压线路和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绝缘子选型区别,得出主要结论:在我国特高压线路上,Ⅱ级及以上污秽地区可考虑采用复合绝缘子;0和Ⅰ级污秽地区可考虑采用玻璃绝缘子;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上应考虑采用复合绝缘子。对于复合绝缘子在特高压线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导线侧挂若干个玻璃防污绝缘子来改善芯棒脆断;合理设计复合绝缘子的均压环来改善电压分布不均匀;采用合理的招弧设计来改善雷击闪络性能;采用2只组合结构来改善工频大电弧性能。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新几内亚巴布亚大学的实验室中,研究了被海藻污秽的(暂时在66kV电压下工作的)132kV线路绝缘子样品。对新的和已污秽的绝缘子进行了干、湿放电电压和耐受电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干燥情况下新的和已污秽绝缘子的放电特性大体相同。但是,在湿的环境条件下,污秽绝缘子的放电电压比新绝缘子的约降低了1/3。由此得出结沦,海藻的增加,特别是在绝缘子上部表面,会使湿放电电压大为降低。指出,绝缘子表面严再污秽和海藻量增加是  相似文献   

19.
研究室外绝缘子表面的积污规律,预测一段时间内特定气象环境下绝缘子表面的积污量,对输电线路防污工作极为重要。基于流体力学和两相流的理论,研究了低风速条件下绝缘子近表面大气的流动情况,分析了污秽颗粒在近表面流体中的受力特征,建立了低风速条件下污秽颗粒在绝缘子近表面的动力模型。结果表明:低风速条件下空气在绝缘子近表面作层流运动,污秽颗粒在层流中所受的主要作用力包括:重力、浮力、气动阻力,以及因层流而产生的Saffman力,并给出了相关力的计算公式和污秽颗粒的拉格朗日方程。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列车处于高速运行状态时车顶绝缘子的积污特性,建立了车顶绝缘子外部3维流场模型,研究了高速气流作用下车顶绝缘子周围的流场特性。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分析了车顶绝缘子表面的积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速气流通过改变车顶绝缘子外围的气流分布进而影响污秽颗粒的碰撞特性,导致绝缘子两端部伞裙的积污比中间伞裙严重,伞裙上、下表面的污秽规律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