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功能性胃肠病(FGIDs)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探讨Hp毒力分型在FGID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8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健康体检者86例、消化性溃疡80例,均采用~(13)C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Hp阳性患者进一步行尿素酶(Ure)A、UreB、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抗体定性检测并分型。结果 Hp感染情况:功能性消化不良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显著低于消化性溃疡组(P0.001);肠易激综合征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P0.05),低于消化性溃疡组(P0.001)。Hp毒力分型情况:功能性消化不良组Hp毒力分型与健康体检组、消化性溃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易激综合征组Hp毒力分型与健康体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消化性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GIDs与Hp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Hp毒力分型可以帮助临床评估FGIDs患者感染Hp后的风险,指导临床对Hp阳性的患者进行选择性治疗,以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提高成本/效益比。  相似文献   

2.
已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 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然而Hp感染是否为消化性溃疡发生的必要条件尚不清楚。此研究调查了活动性胃溃疡或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Hp状况,测算了Hp阴性率。并试图了解Hp阴性消化性溃疡特征,以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并与非糖尿病性消化性溃疡进行比对分析。方法针对该院从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的非糖尿病性消化性溃疡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均进行临床症状、Hp感染率、胃镜特点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Hp感染率、胃镜特点和Hp根除率的表现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症状有差异,可以通过胃镜检查作为区分手段,针对Hp感染的患者,通过延长治疗时间可以提升根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生、复发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 PCR法对 78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后半年、 1年幽门螺杆菌再感染者进行了测定。结果 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 ,Hp根治率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 ,经 Hp根除治疗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未根除治疗组。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在溃疡治疗中 ,根除 Hp感染对减少溃疡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明确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确诊的112例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肝硬化未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123例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肝功能分级(Child分级),行胃镜检查了解两组静脉曲张的情况,分析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与Hp感染、Child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感染率67.9%,对照组Hp感染率7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级合并消化性溃疡23例,B级合并消化性溃疡28例,C级合并消化性溃疡61例,两两组间比较,C级与A级、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19例,轻度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20例,中度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29例,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静脉曲张的合并消化性溃疡44例,与前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不是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而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肝功能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以163例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Hp感染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复制指标,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p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慢性HBV感染者Hp感染率显著升高,有显著性差异;HBV复制指标阳性率在Hp感染组明显高于Hp非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慢性HBV感染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增高;Hp根治后,肝功能无明显改变,但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明显下降。提示慢性HBV感染者Hp感染率明显增高,在慢性肝病患者中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为Hp感染的危险因子,Hp感染的慢性HBV感染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根治Hp感染有助于防治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生、复发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法对6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撤底治疗后6mo,1a对幽门螺杆菌再感染者进行测定.结果:老年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明显高于青年组,Hp治愈率明显低于青年组,Hp撤底根除治疗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未根除治疗组.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在溃疡治疗中,根除Hp感染对减少溃疡复发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PU)与幽门螺杆菌(Hp)有密切关系。德诺片对导致 PU 复发的 Hp具有杀菌活性,因此,我们用德诺片治疗 Hp感染阳性的 PU 患者并与雷尼替丁进行对照研究,以观察其疗效及对 Hp 消长、复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除给予制酸药外尚需抗生素治疗已逐步成为共识。质子泵抑制剂为核心的三联疗法效佳,副作用小。我们用奥美拉唑(Ome)加阿莫西林(Amx)、甲硝唑(Met)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探讨其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生长于胃粘膜表面与粘液层之间的微需氧菌,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已被确认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根除Hp能够治愈消化性溃疡且减少溃疡复发率,有效而又被患者所接受的治疗Hp方案仍在努力发展中.目前任何单一药物都不能满意地根除Hp,经多年临床研究出现了多种联合方案.2004年至2005年,我们采用丽珠胃三联(由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替硝唑组成的三联复合包装片剂)治疗Hp感染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莫西沙星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全球的感染率超过50%,在发展中国家,Hp感染率更高.现已确认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eosa-assod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也将Hp列入Ⅰ类致癌因子.根除Hp已成为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早期胃癌术后及胃MALT淋巴瘤等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必须进行的治疗[1].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 概念 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局限性组织缺损,表浅者为糜烂;深达肌层者为溃疡.组织缺损系由胃酸、胃蛋白酶自我消化所致,故称消化性溃疡.近年发现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关系密切,故对Hp( )者又称Hp相关性溃疡.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CG)及消化性溃疡(PU)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T)及P物质(SP)均和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如胃酸分泌,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胃肠道运动及胃肠粘膜血管舒缩相当密切。Hp感染引起的胃肠激素含量变化,在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胃肠激素和H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胃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Hp)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Hp的感染率为90%。正常情况下Hp主要定植于胃型上皮,也有DU患者十二指肠可见胃上皮化生,可供Hp定植引起溃疡形成。我们对79例DU患者的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Hp感染与DU发病及愈合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与胃溃疡(GU)、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主要指的是慢性胃炎以及小花仙溃疡的重要诱发疾病的因子.据相关统计数字表明[1-3]: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90%以上的患者均存在Hp阳性的情况,对于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而言,治疗的首要原则就是应该将Hp进行根除,Hp根除之后,能够有效地促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疾病的复发率以及住院率等显著下降.常规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方法为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并对根除效果进行分析,以降低Hp感染率。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院收治住院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将其中4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Hp感染率,并在实施相应的常规治疗后对比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治疗后观察组Hp根除率为6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9.5%;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高,在治疗后Hp根治效果不佳;因此,临床上应该根据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维吾尔族消化性溃疡3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维吾尔族(简称维族)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对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维族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资料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32例(占86.68%),胃溃疡36例(占9.4%),男女之比为3.16: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消化性溃疡的高发年龄段为中年,共215例(占56.1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于中青年,共302例(占90.96%),胃溃疡见于中老年,共32例(占88.89%)。(3)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69例(95.83%),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49例(占71.01%)。(4)消化性溃疡Hp检出356例(占93.47%),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Hp检出318例(95.78%),胃溃疡中的Hp检出30例(占83.33%)。结论本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于中青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出血,消化性溃疡Hp感染检出率高,患者无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有 Hp 感染的消化性溃疡除给予制酸药外尚需抗生素治疗已逐步成为共识。以质子泵抑制剂为核心的三联疗法效佳,副作用小。我们用奥美拉唑(Ome)加阿莫西林(Amx)、甲硝唑(Met)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并分析其感染危险因素,为该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消化内科经尿素呼气试验检查消化性溃疡患者600例,分析不同类型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情况,采用药敏试验检测Hp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分析Hp感染危险因素。结果 6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检出Hp感染460例,感染率为76.67%。不同类别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间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吸烟、进食辣食及暴饮暴食、有家族性胃肠道疾病史等会增加Hp感染风险(P0.05),较高的文化水平、进食酸奶可使Hp感染风险下降(P0.05)。分离的460株Hp阿莫西林耐药率为13.04%,甲硝唑耐药率为43.45%,克拉霉素耐药率为21.74%,四环素耐药率为39.13%。结论武汉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较高,主要与吸烟、饮食习惯及胃肠道疾病家族史等有关。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过程中要重视对Hp的根除治疗,依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防止耐药性加重。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3 Warrent和 Marshall报告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以后,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特别是胃淋巴瘤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研究已证实Hp与活动性胃炎有直接关系,称之为Hp相关胃炎。Hp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复发关系密切,特别是根除Hp后能显著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在治疗Hp感染方面有清除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